记忆1
白鹿发了一篇摸鱼的文,我也瞎说说。
我们这代人的童年总是伴随着父母的中年。
父亲家里兄弟五个是老大,自然少不了操心受累。顺其自然的也是过日子的好手。春天挖野菜,夏天抓鱼,冬天打柴火。
夏天总是伴随着阵阵的雷雨,大雨过后家乡的伊逊河多多少少会涨起大水。翻滚的河水夹杂着泥沙呈现出黄泥一样的颜色。老爸说,大雨过后河里的氧气少了,鱼都跑到水面上了。现在想想应该不是氧气的原因吧。湍急的河流,小鱼儿们自然抗不过自然的力量,所以才会游到水流缓慢的浅滩吧。
这时候就是人民们发挥智慧的时候了。有用网捞的,有拿鱼线钓的,五花八门。爸爸把铁丝威成铲子外框的形状,然后用线绳系着半截蚯蚓栓在铲子头上,大概能栓三四个。左手拿着工具,右手拿着一个轻质的铝盆。把蚯蚓探入到混黄的河水下,一会儿猛然的提起把鱼扽到铝盆里,看似笨拙不一会也逮了小半盆。我总是不服气想自己试试,爸爸另作了一个给我可总是抓不到,我把自己的笨拙怪罪于工具的不好用,可是换过来依然抓不到鱼。
毕竟大雨不常有,抓到的也竟是泥鳅啊什么的小鱼。鱼抓回来,放到大盆里,倒入清水,饿它半天,吐吐泥(现在想想鱼怎么可能会吐嘛,只不过是把肚子里的屎拉干净吧)。把鱼捞出来沥干水分,大一点的清理干净内脏,小一点的直接和清理完的一起下锅炸。放点盐,真是不多的吃食了。不过没清理过内脏的鱼吃着是苦的,我总是避免夹到。
河边有不少的稻田,还有灌溉的水渠。一次夏日的午后,水闸关闭了,渠里还有浅浅的水。我和父亲拿着盆准备去抓鱼。在一人多宽的水渠中间有一条用石头磊的大概三十公分左右宽高的石挡头。我把手伸近石头缝里,顿时感觉到一窝子的鱼把我的手包裹了起来,我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大喊着叫爸爸过来。那天我们抓了一满盆的鱼,甚至装了满满的两袜筒。
据说豆腐和这种小活鱼儿一起炖的话鱼就会钻到豆腐里然后被做熟,这种菜我吃过一次,但是汤里没有鱼,豆腐里我也没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