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伦太郎》:每个人都有病,让叔来拯救你们这些迷途羔羊们吧!
原创 2017-11-07 叔魅力又爆棚了 李慢慢的wuli板凳儿
沉迷工作,日渐消瘦,美人在怀,不为所动
hi,大家好,今天要聊一部讲心理医生的电视剧《Dr.伦太郎》。

日剧的职业剧划分非常精细,就拿医疗领域来说,最常见的有外科医生、急诊室医生、实习医生,这样的科系几乎都有血淋淋的外伤、紧急救治的状态,以及直面生老病死,因此也最能展现人性的戏剧冲突。
而这一次的医疗剧的不同之处,则是关注人的内心,毕竟社会生活越来越高的压力,患上心理疾病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在这部剧里,每个看似光鲜的人,都有难以倾诉的心理疾病。
不管是外交发言人这样的“大人物”,他觉得那些记者都不怀好意,就想抓住自己言语的漏洞,狠狠打击他;

还是茫茫众生中的“小人物”,她只是个身材胖胖的OL,工作很积极努力,人缘也很好,但突然得到晋升却被公司同事孤立,抑郁到只想跳楼。

拯救他们的,正是雅人叔演的心理医生,他就像是个牧羊人,引领迷途羔羊们走向幸福之路。

不过,医生这个群体也一样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多年前的一次医疗事故,导致病人失去记忆,全家人都被痛苦折磨着,病人的母亲每天都要被女儿问,“你是谁?你真的是我妈妈吗?”
事故中,认为切除负责记忆功能的海马体,病人存活时间会更长,并主刀手术的脑科医生,和深受病人信任,反对伤害记忆的手术,却没能坚持自己意见的心理医生,都为选择错误而痛心。

脑科医生的视觉神经被压迫,几乎失明,而心理医生从此离开大医院,自己开诊所,嗜吃甜食来缓解压力,以致依赖症。

医院的院长,一心想要扩建新的医院,跟政治家往来,讨好他们,想要获得拨款支持。可当他投靠的大政治家出了严重的问题,新医院没戏了,他突然遭受打击,也变得暴躁易怒,面部神经麻痹,控制不了自己的表情。

(话说,半边脸一抽一抽的,这是模仿北野武大爷吧?看来真是个超常用的梗,出现在太多作品里啦!)
主角伦太郎心里也有难以跨越的“大疙瘩”。
他青少年时期,母亲似乎有了情人,他很瞧不起这种行为,故意在家不理妈妈。后来,当妈妈卧轨自杀后,他才知道当时妈妈抑郁症已经很严重了,自己的不管不顾,无疑加重了妈妈的病情。
这也是他立志要成为一名拯救人心的医生的起因,如果当时自己再多一点点倾听和理解,妈妈也不至于那么绝望。
跟伦太郎有感情纠葛的女主角,是一名高级料理店的艺妓,只表演给政府高官和企业家。伦太郎第一次被带来参加高级宴会,她就关注着他。

这女孩像谜一样,有时她可以放电迷倒任何她想迷倒的男人,有时却又单纯清澈的像个孩子。

对,她其实是个双重人格患者。
她从小生长在单亲家庭,母亲也是艺妓,游走于不同的男人之间,不管女儿死活。
妈妈外出玩乐时常常好几天不回家,冰箱里连番茄酱都被女儿吃光了,只剩下一颗一颗的糖,小小的女孩只好每天吃一粒糖,喝点自来水,苦等妈妈回家。

当妈妈年老色衰无法再用美色换钱时,却又染上了赌博的坏习惯,大手大脚花钱的生活一旦没了钱,就逼唯一的女儿去当艺妓,千方百计、软硬兼施要钱花。

小时候被抛弃的感觉太强烈,女儿拼命想讨妈妈喜欢,可每天取悦不同老男人的自己,又特别痛苦,因此才发展出第二个人格——强势的、超级妩媚的、敢做懦弱的自己不敢做的事。

接受伦太郎治疗后,她的两个人格都怕自己会被消灭,想要先杀掉对方,只留自己,但伦太郎的治疗方案则是让她们合二为一。

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会产生依恋,而医生反过来爱上患者,也是非常可能发生的。

甚至在治疗开始之前,她对伦太郎就产生了爱慕之心,时间越久,越担心“医生对我好,只是因为我是患者”,爱情得不到回应更加痛苦。
但对伦太郎来说,她确实是一个不寻常的患者。

面对她,他可以敞开心扉讲自己小时候与母亲的故事,甚至愿意为了她放弃医生这个职业,和患者恋爱违背医生的道德伦理,不仅会被医院开除,还会被舆论抨击。

当伦太郎下定决心在母亲墓前求婚时,她却拒绝了,还有更多的人等着你来拯救,那才是你更应该发挥价值的地方。
啊,确实呢,伦太郎重返诊室,世界上少了一个美满幸福的丈夫,却多了很多人在他的帮助下,卸下心头重担。

放掉到手的爱,或许更深沉。
板凳儿姐姐李慢慢
每个人都有病

点击可回顾近期精选哦:
超嗨~我家小哥哥第一次参加电竞比赛啦!|慢慢的初次电竞观战记
《黑色笔记》:这是一个女人独自划着小船向波涛汹涌的黑暗大海出发的故事
还能在哪看到我:新浪博客、微博、知乎、豆瓣、今日头条、uc大鱼、网易新闻、一点资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