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防猝死指南

这是一篇非常不正经的文章,请谨慎阅读
猝死,与装逼、自恋并称为「21世纪年轻人三大绝症」,并且为三大绝症之首,都是无药可医的。
世界上的病那么多,为什么偏偏猝死让人这么害怕?
首先,光听名字就很可怕。
猝死的「猝」的发音,是先用舌头尖顶着上颚,然后从丹田激起一股浊气,上涌至口腔,以雷霆之势冲破舌尖的阻碍,由唇齿之间喷薄而出,强大的气流最终化成一个「猝」字。多么干脆,多么利落,多么势不可挡。

比猝死发音更可怕的,是擦死。更干脆、更利落,更势不可挡,而且更加尖锐。
查了一下国外对猝死的解释,光看名字我就惊呆了。「Sudden Death」,简直是直白到令人发指!说好的医学专有名词呢?让我一个英语只有6级水平,体重却有150斤的年轻人就这么显而易见地看懂了?医学的神秘面纱说扒就扒了?

为了引起大众对猝死的重视,我强烈建议为猝死设置专有的英文名称,字母起码不能少于12个,越生僻越好,要达到看一眼就能感受到这个单词不简单的效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越简单,越容易被忽视!
猝死的发病,比它的名字可怕不止一万倍。
记得以前看《死亡笔记》,夜神月用一本死神遗留在人间的笔记本,万里之外杀人于无形,凡中招者,会立刻因为心脏麻痹而猝死。虽然是漫画是虚构,但是病理却是非虚构。
与漫画一样,现实中的猝死,发生之前也是毫无征兆,不可预料,一经出现,片刻毙命。从睁眼到闭眼,也就几个扎眼的功夫,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快。

当然了,如果运气足够好,发病4分钟内有人恰好在你身边采取急救措施,如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还是有一定几率可以救回来的。不过一项数据可能会让人精神紧张而引发猝死。
我国每年有约50万人因心脏原因猝死,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如果4分钟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大脑就会遭受不可逆的损伤,解释的方式简单点,救回来也是植物人儿。一旦超过8分钟,那就是名正言顺的猝死了...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尤其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身体素质处于人生的黄金期,猝死这种专欺弱小的霸凌者,本该没有任何机会找年轻人麻烦。然而近些年,猝死却多发于年轻人之中,有的年龄甚至远未到年轻的标线...
2012年,金山游戏员工发生猝死,享年25岁;
2012年,网店女店主睡梦中猝死,享年24岁;
2013年,华南师范大三男生宿舍猝死,享年21岁;
2013年,奥美中国员工办公室猝死,享年24岁;
2015年,河南一小学学生上课中猝死,年仅15岁;
排除先天恶疾的因素,导致年轻人猝死的原因,「过劳死」是其中之一。
过劳不是熬一次夜,也不是加一天班,而是长期积累而获得的一种debuff。年轻人身体是好,可架不住心气儿高。
职场崇尚狼性文化,校园崇尚学霸文化,家庭崇尚别人家的孩子文化。成天被这些文化熏陶,有点心气儿的年轻人不把自己逼成知乎里的成功人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努力过,生怕被「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这句话啪啪打脸。

所以你能做2套卷子,我就做4套。你能设计10张图,我就设计20张。你加班到12点,我就不睡了,早上直接去喝胡辣汤。并非是和你竞争,拼命只为快一点活成想象中的样子。
令人心痛的是,很多年轻人,猝死在了拼命的路上。
当然,绝大多数年轻人,不会剑走偏锋,该上进上进,该懒散懒散,有工作就好好做,有娱乐就好好乐。这样的话,貌似就能摆脱猝死的阴影了吧。
然而并不能。

熬夜并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也有可能刷微博。体力透支也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也有可能是连蹦了5天迪。
这是一个食色性也的世界,你有限的精力无需被工作耗尽,半夜一点姐妹打call的海底捞火锅就可以,好哥们神秘邀约的迷之大保健就可以,连刷三晚的韩剧就可以,连续一周的节食也可以。
我们都过着黑白颠倒的日子,该入睡时辜负了夜晚,该振奋时辜负了白天。我们也都过着饕餮盛宴的日子,可惜我们只长了饕餮的嘴,却没有饕餮的胃。
亚健康的作息+亚健康的饮食=亚健康的我们
因为年轻,这个年龄段专属的活力掩盖了亟待调理的躯体,要不是你扒着地铁扶手随时可能睡着,要不是你脖子后面那根凸起的青筋,要不是你眼里布满的血丝,没人会对你身体状况产生怀疑。导致你猝死的暗流只是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你再往前走一小步的机会。
所以有句广告语说得好: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这显然也包括了猝死。

那么对于年轻人,该如何防范呢?
1.投个好胎
算了,这个太难了,过。
2.少看点心灵鸡汤
尤其是那些劝你努力的心灵鸡汤。
不愿意努力的人,不会因为鸡汤而改变,但的确能让他们睡个安稳觉。
愿意努力的人,会因鸡汤而加倍付出,但他们早已经在努力路上了啊,所以别再拿那些不切实际的标准去刺激已经应得掌声的人了。
3.多想点自己的好,少想点自己的差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尤其是当你选错了对比对象的时候。在上进的人眼里,看到的全是自身的不足,而你们的行动力会迫使自己在现实世界去弥补这种不足。
有些不足是可以弥补的,有些不足是无法弥补的,还有更多的不足,是不需要弥补的。
补足了还好说,失败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对猝死的引发,可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4.老生常谈系列之早点睡觉
「天睡我睡,天醒我醒」,这显然不现实...
你唯一要做的,就是上床之后不要玩手机。相信我,睡前玩手机耗费的时间,通常比你吃一顿火锅还要久...
5.老生常谈系列之吃好喝好
吃一周清淡的和吃一周油腻的,上厕所的味道你自己闻闻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6.大便小点劲
大便特别用力这种行为,会让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内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如果你平时又熬夜又胡吃,那你在上厕所的时候,可真得小心了。
若必须要使劲,不使劲就拉不出来,那你应提前做一下热身运动。
7.尽量不要撸铁
还记得小时候,听我表哥讲他一个同学,上学时候就有健身习惯,工作以后经常加班,到家通常都12点了,但仍然没有放弃健身的习惯,于是每天夜里12点以后,成了他的健身时间。
当时我特别佩服那个大哥哥对健身的热爱,现在想想,那哪是健身啊,分明是自残。而现实情况是,像他那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我。
最近工作有点忙,出差了几天没有锻炼,就想着结束后补回来。在外地时间安排也比较紧凑,睡眠肯定是严重不足的,回来后又经历了一个不眠的夜晚,然而我竟作死般地在隔天跑去健身房撸铁了。
猛地一提杠铃,就感觉到脖子后面一根青筋直跳,上连大脑下接脾胃,像一条小蛇在我皮肤之下殊死挣扎,似乎随时要跳出来,撞得我脑仁发懵。我心想这种情况,再这么练下去,怕是要糟糕了,所以我一咬牙一跺脚,决定还是慢慢地用劲吧。
所以,如果我仍旧安然无恙,那第7条可以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