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爱,然后才是所谓优秀。
实践证明,少喝酒是个伪命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喝。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但应该也并非不可能,所以还是要坚持一下。
炜程昨天说和房东打了两场麻将,虽然是因为少人,暂时替一会。我还是坚决地认为不可。他是安逸的中年人,而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其实喝酒的害处也一目了然。不仅伤身体,而且耽误时间——本可以做更多有趣的事情的。
我们能很容易地给别人正确的建议,但到了自己身上,却不断妥协,这是人性的弱点。
帕斯卡尔在《思想录》里说:人只是一根芦苇,自然中最脆弱的,但他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不需要整个宇宙动用武力去碾碎他:一团蒸汽,一颗水滴就能杀死他。但是,当宇宙去碾碎他的时候,人会变得比杀死他的东西更高贵,因为他知道他死了。而宇宙比他强的地方,宇宙自己都完全不知。
人本身卑微,是思考让人高贵一点。
周六开家长会。黑压压的一大屋子人。不会是孩子的父母亲都来了吧?上课时,学生分在两个教室,没觉得有什么压力。家长会时走上讲台,迎着那么多道热诚的目光,真是倍感责任重大。
孩子的问题有些是家长的问题。这样说有点刺耳,但为了孩子,也不得不这样直接。当我和留下的几名家长交流时,我也分明感觉得到,我给她的建议,她并没有听进去。她只是自顾自得说。
倾听是一种能力。我可能需要再重复一下这句话。倾听、甄别,之后才能改变。
也许写成文字好些?可以反复地读。
孩子写作业磨蹭的问题。如果不是他做事的风格如此。很可能是家长的这种行为导致的:就是当孩子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之后,你又不容分说的交给他一些习题让他做。久而久之,他弄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反正要不断地写,还是慢慢写划算。于是这期间他摆弄摆弄纸片,画个小人,上几趟厕所等等。
解决的办法是明确:认真完成作业后你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家长或许会反驳,不让他再学点吗?再学点当然好。但他不愿意啊。强迫没有价值。而且他自己做的事也并非浪费时光。
书籍、玩具、电视也是学习的媒介。石悦——就是当年的自治区理科状元,我们宁城人的骄傲,喜欢游戏,大学时就开始玩国外的游戏并且录成视频。这看起来不务正业,但现在却是她谋生的手段。
不愿意和你交流?
如果孩子和你说任何事你的反应都是质疑、否定,他就肯定慢慢沉默了。交流需要对方的回应。最好是鼓励、赞美。
妈妈,今天我们体育课累死了。如果孩子回家这样向你倾诉。
你第一句话应该是,“是吗?怎么个累法,说来我听听?”因为你表现出了兴趣,他才有了倾诉的欲望。于是你们两个能亲亲密密地开始一场温馨的会谈。
而不是“这都是为你们好,中考体育不是有加试吗?”
最可怕的回答是“让你减肥你不减,这么胖,跑不动吧?”
这还怎么聊下去?他肯定一扭头走了啊?
你要学会欣赏你的孩子。你不会把他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光彩夺目的小孩交换的吧?
当然不会。
所以他是你最贵重的宝贝。别让成绩、名次毁了你对他的爱。
首先是爱,然后才是所谓优秀。
孩子不往家拿作业。说作业早就做完了。
如果考试的名次还可以。就相信他,如果你觉得需要督促检查。就告诉他必须拿回来。
他老是忘啊?家长很无奈。
那就惩罚他。
小时候家里穷。屋里没有暖气。冬天非常冷。所以早晨起床成为一大难题。父亲的解决办法简单有效。直接把棉被拎走了。
你只好穿衣服。不然怎么办呢?
正确的事情必须坚持。家长和孩子,就像老师和孩子一样。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你坚强坚持,妥协的就是他了。
手机的事也是如此。让孩子玩手机利弊衡量一下,当然是弊端更多。那就拿走,不让他看到得到。
错误的事就像毒药。这样说,您可能就增强一点紧迫意识。一点点下毒的事您坚决不做吧?
还有这样的问题:我也说他了,他就是不改啊?!
那您先改。说既然不起作用,就想点别的法子。孩子的改变从家长开始,因为您改变自己还是容易的多。
把现实看清楚。残酷隐藏在温和的面纱之下。别希冀什么奇迹,幻想。不正确的想法、做法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毫无疑问。
不要放弃,不能推托。世界上没有谁对孩子的爱比你更多。所以你要最努力,最坚韧,最用心。
教育是门艺术。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
方法对了,你就会看到孩子的转变。方法有偏差,就和孩子沟通,改正。这是你陪伴他成长的方式,这是人生最美的过程。
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