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老乐枪

一日,上官文露读书群某兄问我对音乐的看法,我说挺喜欢。此兄说他对音乐不感。我说音乐就像解药,能解很多东西。当然,我指的深层次的心理和思想层面的。对音乐无感没什么,只是少了不少乐趣。就如同进了宫当魏忠贤,虽然吃挺好喝挺好也能活九千岁,不过终究少了很多很大的乐趣。我一直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器官,这些物件给人的不光是身体的硬性需要,也是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就如同舌头可以尝遍美味,要是什么味都尝不出来,那才真叫无感,想来也是极痛苦的。
耳朵除了接受声音的信息外,还给大脑反馈了某种接近灵性的特殊的刺激。很多人都有这种体验,夜深人静时独自听音乐,听到某些旋律会泪如雨下。音乐对人的刺激就是这样入心入魂,高于书本文字。越是追求精神享受的人,越是对音乐有更深的追寻。爱因斯坦快离世时被人问起这一辈子还有什么遗憾的,老人家说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钢琴曲了,这是最大的遗憾。又快到年底了,最近跟经因群的人说要交很多作业,是啊,人也好事也好,收官很重要,最好别留遗憾。可惜我没有艾加兄弟的好心态,有些事不完成心里总是觉得亏欠谁似的。前段时间写了一些平克弗洛伊德的东西,引得不少人关注,很欣慰,好东西分享一下是很有意思的事。虽然那是50年前的东西了,不过现在的文青们听了依然觉得震撼不已。所以我把时间又往前推一推,好家伙,这一下就是200年前了。这次写的音乐依旧另类,依旧小众,依旧不被大众所重视,却是正经的波西米亚----捷克古典音乐。
熟悉古典乐的人都知道,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纳切克是乐迷们比较熟悉的古典音乐界的捷克三杰。根据年龄我分别称爷几个为斯大爷,老德,小切。斯美塔那生的早,德沃夏克名气最大,雅纳切克是后生而且读过村上春树1Q84的人对于此君应该不陌生。
我本人听的最多的,也最熟悉的当然是老德,他耳熟能详的自新大陆第九交响曲、幽默曲及斯拉夫舞曲已经成为了风靡世界多年的经典音乐。作为古典音乐入门级别的乐曲,老德的曲库里真是不少,虽然说是入门级别的,但是都很优秀,旋律优美水平也很高。我觉得被所谓的专家不屑,可能是因为老德音乐中深藏的波西米亚风格精髓。这与严谨正统的德国音乐有些格格不入。老德面相似一莽汉,你把他当成收破烂的大爷都不为过,但这也不能怪他。谁让他父亲是个生猛的屠夫呢,而且从小把他往法式高级屠夫的方向精心栽培。一心一意让儿子继承父业。不过天才总是天才,德沃夏克在他舅舅家的时候偶然被一个音乐伯乐发现,德沃夏克对音乐的感觉让这位老兄眼光大亮,终于说服了他的屠夫老爹把他送到了维也纳,并最终培养成为了一名小提琴家。
流传较广的斯拉夫舞曲是一套由8首钢琴作品组成的专集,老德借此享誉欧洲名声大振。不过他这也确实是有贵人相助,中间人勃拉姆斯功劳大大的,正是这位超级明星的推荐,出版商才找到老德,作品得以顺利出版。这颗大树真是靠的好。此后,老德在指挥方面也开始崭露头角。再后来,从布拉格去到美国,住在美国的波西米亚聚居区,在美国完成的音乐是真正的波西米亚的精华。而老德也是整个19世纪依靠版税致富的,且是非常少有的富豪之一。到了19世纪末去纽约当音乐学院院长的时候,老德的年薪已到达70万美元,在那时简直是天文数字。
回到音乐本身,老德的第九交响曲中第四乐章可谓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不过我却偏爱第二乐章,这部分散发的浓浓的思念的感情是令人无法忘怀的。旋律中夹杂着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勾起了童年的美好回忆。我想这个乐章对于当下中国数以亿计的离乡人们来说,在精神层面的共振可能非比寻常。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那首著名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在大提琴协奏曲领域里这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我一直觉得很奇怪,一些很好听的音乐旋律却充满了忧伤,这简直无解,这部b协奏曲就是如此。
相比德沃夏克,斯美塔那的家境稍好些,父亲是个酿酒师,收入还不错,算是当时的中产。业余时间也玩玩音乐什么的,估计要搁现在父子两俩都是摇滚青年。斯大爷年少就成名,6岁已经能够举行钢琴独奏会。青年时期历经坎坷的斯大爷在成年后成为了教师、作曲家、指挥及音乐评论家,是现代波西米亚音乐的始祖。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一个主旋律型的作曲家,重在歌颂祖国,不过他是真的爱国,真的。音乐中充满了强烈的名族情感。跟我们的歌唱祖国、上甘岭什么的是一个道道。斯美塔那比德沃夏克年长,对他也颇有提携与关照,曾亲自指挥德沃夏克的交响曲。
不过斯大爷的命不好,30岁到35岁混的不行,家破人亡。5岁的小女儿夭折。50岁开始失去听力,不久在追求另一享受时不幸染上梅毒,这个……,而后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到去世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已完全失去了听力。最后死在精神病院里,就活了60岁。这不幸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柴可夫斯基与舒曼,同性恋在当时可是大禁忌。当然大悲痛还少不了贝多芬。斯大爷留给世界最重的就是他的《伏尔塔瓦河》,是《我的祖国》六首组曲中的一首,基本所有推荐小孩听的入门的古典乐曲里都有,没事听听增加一些爱国细胞是非常好的。
雅纳切克的音乐我听的极少,也就前些年看村上春树小说时他反复提及了那首小交响曲,可能切合小说的主题吧,村上提到的其他的舒曼,巴赫的作品都还可以,这首小交响曲说实话,我听了没太享受,结构居然是5个乐章的,而且是小雅写给捷克军队的,确实有些怪怪的。小雅活的长寿的多,最出名的是歌剧。他在当时也不出名,50多岁了依然默默无名。去世很久后才慢慢被人挖掘出来,可能跟他作品中的民间音乐素材有关吧。我说不好。
瞎扯了不少,也纯粹是入门级别的叙述,评论是专家们的事。如果给某兄或某人能够有缘进入这个更深邃的音乐世界的话,我觉得也是极好的事,可以先从德沃夏克听起。记得第九交响曲的第二和第四乐章,幽默曲,小提琴协奏曲,最后带上斯大爷的《伏尔塔瓦河》。
据说今天雾霾要加重加速来京了,只能躲在家里,除了看娃,也就写写作业。花了三小时,今天算是完成了众多作业中的一小篇,满意不满意呢,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