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命72:金庸假说真黄裳
黄裳大器晚成。三十八岁中状元并非其最大成就,而是六十七岁那年遵照宋徽宗旨意开始刻书——《政和万寿道藏》。这部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的大书,对中国道家文化的保存与承传功劳巨大。 此事惊动了千年后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将黄裳写进《射雕英雄传》,还虚构他为《九阴真经》的作者,武功盖世。黄裳当时可能在地下笑岔了气。不过,人民需要黄裳在屏幕上身手敏捷神出鬼没,为平庸的生活增添一点欢乐。他们大多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黄裳,可能比武林高手更高——为校对这部“道藏”,黄裳是逐字逐句细心看过的,然后意外地成为深谙道家学问的高人…… 《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记载黄裳——颇从事于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那时的黄裳,可能早已看淡当年中状元的荣耀了吧?大宋王朝总共出了118位状元,很多都在五十岁左右去世,而黄裳“鹤立鸡群”地活到八十六岁,是他们中寿命最长的。这可不仅仅是幸运吧?也许与他深入道家文化乃至成为一个修炼者有关。 但人们更喜欢一个关于幸运的传说——黄裳1082年过关斩将闯入殿试,当时宋神宗在考场溜达,发现黄裳这个接近中年的男子相貌、气质不凡,就留意了他的卷子内容,感觉很对胃口,因此记住了他的名字。 但确定名次的时候,宋神宗没能听到宰相念出“黄裳”,就很不满。怎么?我感觉好的考生竟然完全不入主考大人的法眼?于是命令他们去查找这个考生试卷。最后从“第五甲”的一堆卷子中发现了。就是说,主考大人们对黄裳的评价,与宋神宗的个人感觉别若天壤!那么,谁是主考官呢?有两个名字至今如雷贯耳: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陆佃(陆游父亲)。但宋神宗可不管这些,当即将黄裳钦点为状元,谁也别阻挡!就这么着,宋神宗还不解气,将主考大人们斥责一通,罚他们每人三十斤铜——是不是用于铸铜钱呢? 晚年遨游于道家学问的黄裳,肯定发现了更美好的东西,所以后来没什么真实故事流传下来,与他避世有关。他的大名主要依靠“道藏”而流传,后来竟然有人冒名刊印其他经书,陆游在《渭南文集卷五•条对状》中有提及。 金庸把黄裳说得神乎其神,也没错,只是不该让他参与武林斗争。真正的道家人物,肯定有惊人的功夫,但不在于和凡人交手。另外,《全宋词》收录黄裳作品五十三首,评价很高: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这种清雅文人,咋能去江湖打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