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25周年之肖骁师哥的分享会
昨天肖骁师哥回校做分享,原来他是我们学校的啊!
我去看了,我觉得他是一个有趣的人,就算只是唠嗑应该也是很有趣,但是他一进来我周围的妹子除了拍拍拍就是录小视频…
其实我觉得他讲的很有意思,他讲了网生艺人=网红+艺人+一点点的自己
他说现在我们应该要有“艺人思维”也就是把野心写在脸上,这是一个需要资本变现的时代
他说他在自己父母面前都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人,在镜头面前就更不可能了,但是,他,是一个真诚的人。
真诚是礼貌和得体 真实的话虽然很好,如果伤害到别人就不那么美好了
他还通过引用马老师给他们群里分享的链接,告诉我们要学会深度思考,所谓的“学渣逻辑”是不可以的,“学渣逻辑”就是第二手记忆 听别人说 (学习习惯)有时会产生不好的导向 缺乏了深思的能力,每个人在解读自己所认识的领域是都会带有主观的色彩,啊,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很多地方都推出了的一些“好书精要解读”
我一直觉得这种读法不好,没有时间可以少读一点嘛,为什么要这么功利地想多读多汲取,没有读过原著就只听着别人告诉你的所谓的精华就好像在吃别人已经吃过的东西,而且,每个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也不一样,也许原著里有些你觉得非常有意思,可以get√到你某个点的东西,帮你解读的不一定觉得有趣呢,那岂不是错过了?

不得不承认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可以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所谓的“干货”,哈,真是诱惑人
继续回到师哥的分享会
他说现在形容一个人很厉害都不用一些形容词了,比如满腹经纶,博学多识… 而是单纯地用牛逼? 哈,他说他带了个不好的头,让我们不要学他
我们语言能力不应该如此匮乏 年轻人要好好说话
他说真正想学习的话不是看两集《奇葩说》就可以学到的,我们通常会误以为自己很努力,而现在很多所谓的知识性的节目销售的是“焦虑感”
《奇葩说》能学到的是一个方法 并不是并没有所谓的辩论技巧 所谓的思考方式
我们看了一期会觉得,哇!好像又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好厉害啊!但事实上,我们掌握了方法论,没有去思考的话,这些都是没用的,用不了两天就会忘记,然后再看再感叹,止步不前
看完节目或者看了文章以后,应该反思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要去实践 如果只是看就只是单纯地缓解了自己的焦虑感而已
就像他这一次的分享会,如果只是听了或者沉浸于看到了明星校友的喜悦,那真是浪费时间了
他是真的很有吸引力的,一开始大家都是来“围观”因为他是名人啊!可是后来都渐渐被他讲的内容吸引,开始倾听
他说在学校,他学到的是分寸感,他也许会说脏话,到纯粹为了娱乐效果 而不具有攻击,他学到的除了专业技能,更多的,是在圈子里的一种求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