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言发展有敏感期,我们要如何抓住敏感期并给予最好的帮助?
我们大人一般都会认为学习语言是听别人说一句,自己模仿说一句。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从我家大宝身上发现很有趣的现象。我们夫妻两从小跟他说的是普通话,所以他从会讲话开始说的就是普通话。有一次奶奶从家里带了地瓜出来,奶奶说:“这个是自己家里种的胡子(奶奶家乡话地瓜的说法,自然音调都是家乡话)”。小家伙马上就告诉我:妈妈,这是胡子。他说的胡子没有奶奶的家乡口音,就完全是普通话的强调。我们的笑喷了:“你这说的是客家普通话吗?” 我想了想,孩子学语言其实不止学到听到的发音,更多的时候其实已经内化了这种语言的发音体系,自动将他听到的所有声音转化成他能识别和表达的音调。后面我去找了些书来看:证实了我的想法:儿童1-4岁是语言的敏感期,这个时候他们可以接受学会任何语言,彼此不打架。
原因之一是:大脑负责学习这些语言的皮层是相互区隔的,不会占据已有空间。在孩子4岁前这段语言敏感期,你给同时几种语言的环境,他都能轻易学会。大家一定都发现了一个现象:比如一个两岁多的孩子,此前都由讲方言的爷爷奶奶带,由爸爸妈妈接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爸爸妈妈讲的普通话。说起来孩子学习语言真是一件神奇的事。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接触的声音各种各样,有讲话声,也有很多其他的杂音,他就能够从这些声音中提取一种语言来学会。其实心理学上一直对孩子是如何学习语言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但迄今都没有解释的很明白。因为人真的是太复杂了,好多都说不清楚,所以人才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原因之二,有研究说他们一定掌握了这种语言背后的语音机制,对声音可以高度识别,自动转存。如果这时候跟着爸爸妈妈移民到讲英语的国度,大人用几年时间都讲不了地道的英语,孩子没几个月就学会了。对于孩子来说,学语言就是有这种优势。所以说抓住语言敏感期尤其重要。想让孩子学英语的话,抓住这个敏感期也可以学得更轻松。
面对孩子的语言敏感期,我们做父母的要做些什么才有助于孩子的语言潜力得到充分发展呢?结合我自己的一些实践感触我觉得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及时回应
宝宝在3个月左右开始就会发出嗯嗯啊啊,咿咿呀呀的声音了。这个时候做为我们看护人要及时的做出回应。你可以经常跟他说:“对啊,妈妈现在在喝水呢,你要不要喝?”“嗯,这个杯子是红色的,好看不。”.....有些人会觉得好傻的感觉,我第一次做妈妈的时候就会觉得,好傻的感觉,孩子又听不懂,老是自己自说自话。这点老一辈的人其实做得很好呢。我家大宝在月子里的时候,我婆婆就会跟他咿咿呀呀说个没完没了。到了两三个月的时候,她把宝宝抱在怀里,双手托住宝宝的头,让宝宝正对着她。宝宝嗯啊一句,婆婆也跟着嗯啊一句,你一句我一句的像极了祖孙两在聊天呢。我觉得这样还挺好玩的,后面我也经常这样跟宝宝聊天,宝宝开心的不得了。后来大宝说话挺早的,一周一就开始蹦单词了,到现在也是一个话痨。所以我想要想宝宝变话痨,自己首先要变成话痨。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亲子互动呢。 别让电视变成保姆了
我听过一个妈妈,挺注重孩子教育的,她认为孩子一定要自己带才好。所以辞职做了全职妈妈。但是她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看电视的危害。做过全职妈妈的人就知道,其实家务真的是做不完啊,当她在做家务的时候,就让宝宝在看电视,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宝宝能够准确无误的说出每句广告。是不是觉得宝宝好厉害?可是你知道出现了什么问题了吗?宝宝根本不懂跟人交流,甚至都不能与人对视。我们学习语言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与人交流的。电视由于是单方面输入式的,所以宝宝即使学会了说话,但是仍旧不会语言交流。其实现在的父母普遍都认识到了电视的危害。其实我们可以更好的利用电视,比如跟宝宝一起看,时不时讨论一下,然后看完了也可以叫他讲给你听。然后时间上控制一下。 讲故事可以从很小的时候开始 大宝在6个月时候,我开始给他读故事书。有人说:孩子听得懂吗?有意义吗?他会坐下来听你讲吗?起初我也不知道有没有意义,我只是在一些育儿书上看到说,阅读培养很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从几个月开始要给他读书。我觉得阅读培养确实很重要就照做了。我发现有时候他会很安静的坐下来听,有时候他不理我,自顾玩他自己的。有时候他还会不耐烦,要求出去玩。我就顺着他,他乐意听得时候,讲久一点。他不乐意听得时候就不讲了。有一次我拿出一本书的时候,他居然冷不丁就说出了书的名字。哈哈,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听不懂,其实他都听进去了呀。 当你想纠正宝宝发音的时候,要讲究方法 当宝宝开始表达的时候,很多词说出来是没有那么标准的。有的会有口吃,有的老是发错音。有些家长就觉得应该要告诉宝宝正确的发音,经常说:“错了,不是这样说的”“不对不对,宝宝你怎么又这样说话?”久而久知,你发现宝宝基本不说话啦。你说我家宝宝说话怎么这么迟?其实是宝宝的自信心被打击了。其实你可以换一种方式说:“你是。。。。这个意思吗?”说出正确的话就是了。 学习语言的过程,需要很多的语音刺激 这边要说的爸爸的重要性了,其实宝宝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多种声音的刺激。研究表明:宝宝从出生开始就会喜欢听爸爸的声音。其实我想可能还跟爸爸的一些说话方式,语言动作跟妈妈不一样,给了宝宝更丰富的刺激。 孩子的学习跟我们想像中的传统的学习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一套学习系统。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应他内在的发展需求,给他提供最适合的环境。不着急焦虑,也不放任不管。静待孩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