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本书进阶合格“吃货”
“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人们乐于探索饮食的奥秘。
在9月19日的木果读书会·行业探秘(关于“吃”,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中,
嘉宾崔小鱼与我们分享了生物学与味道的相互影响、心理学对于食物选择的影响、食物的人文色彩以及糖成瘾的趣闻。
关于吃的话题总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对于广大“吃货”读者来说,想必一次分享不能尽情满足大家对于吃的终极幻想,那么,对于想进阶成为一名合格“吃货”的小伙伴,嘉宾崔小鱼还贴心准备了升级版书单,一起来,进入“吃”的世界吧!
1

《The Sushi Economy》
作者:Sasha Issenberg
中文名:寿司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美食的诞生
内容简介:
上一代时,寿司还不流行,几乎全球所有的渔民都把捕获的金枪鱼以很低廉的价格卖给当时的猫奴。然而到如今,金枪鱼与牛排齐名,每磅价格数百美元,已然成为令人垂涎的奢侈食品。这是一个奇迹。这种世界上最流行的食物,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从籍籍无名发展到遍布美国的大街小巷呢?无论你是寿司爱好者,还是刚接触寿司,在了解这种流行食物背后真实的历史、错综复杂的商业奥秘以及国际知名度之后,都会为之震撼。
2

《Food and Culture》
作者:Pamela Goyan Kittler / Kathryn P. Sucher / Marcia Nelms
中文名:饮食与文化
内容简介:
《饮食与文化》一书讲述了美国最常见的民族和种族群体的健康、文化、饮食和营养习惯的最新信息,包含关于饮食文化趋势的先进解读。因此,餐饮服务业中的营养师、厨师等职业可以通过学习本书,在服务不同种族和宗教时避免敏感事件。本书涵盖了重点民族、宗教以及区域团体,包括美洲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墨西哥人和中美洲人,加勒比岛,南美洲,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太平洋岛民,Balkans人,中东人,印度人,美洲地区。
3

《世界是肥的》
作者:Barry Popkin
译者:杨桂玲 / 叶亚萍
内容简介:
目前世界上体重超重的人口已达16亿之多,远远超过了营养不良人数(700万)。这个数字在50年前是相当滑稽的,因为半个世纪以前,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营养问题是饥饿。今天的世界,在技术领域、全球化演变、政府政策和食品工业等方面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给人类的饮食和运动带来了深刻影响。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超重蔓延的世界,人类的机体也日渐衰落。30年来,在生活变化给人体构成带来的影响方面,巴瑞·鲍勃金一直进行着开拓性研究。他跟踪研究了肥胖在六个大洲的演变情况。《世界是肥的:流行、时尚、政策以及商品正在使人种变肥》通过对四个家庭以及作者本人家庭的研究,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生活和食品系统的变化,并且揭示了人类不断变胖的原因在于新的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方面)与人体生物进化的冲突。
4

《蔗糖史》
作者:季羡林
内容简介:
经过了几年的拼搏,《糖史》第一编国内编终于写完了。至于第二编国际编,也已经陆续写成了一些篇论文,刊登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杂志上。再补写几篇,这一部长达七十多万字的《糖史》就算是大功告成了。书既已写完,最好是让书本身来说话,著者本来用不着再画蛇添足、刺刺不休了。然而,我总感觉到,似乎还有一些话要说,而且是必须说。为了让读者对《蔗糖史》更好地了解,对《蔗糖史》的一些写作原则,对《蔗糖史》的写作过程有更清楚的了解,我就不避啰嗦之嫌,写了这一篇序。我不是科技专家,对科技是有兴趣而无能力。为什么竟“胆大包天”写起来看来似乎是科技史的《糖史》来了呢?关于这一点,我必须先解释几句,先集中解释几句,因为在《蔗糖史》内还有别的地方,我都已做过解释。但只不过是轻描淡写,给读者的印象恐怕不够深刻。在这里再集中谈一谈,会有益处的。不过,虽然集中,我也不想过分烦琐。一言以蔽之,我写《糖史》,与其说是写科学技术史,毋宁说是写文化交流史。
5

《On Food and Cooking》
作者:Harold McGee
中文名:食物与厨艺
内容简介:
人类文明的可悲之处在于我们有能力着手测量金星的大气温度,而且还真的这么做了,却不知道甜点舒芙蕾的内部化学反应。所幸我们有哈洛德·马基,他将食物与科学联系起来,从此改变了我们对食物的理解和想象!《食物与厨艺》系列丛书透过科学之窗探究食物的滋味、香气、质地、颜色和营养,并透视人类的饮食文明,宛如厨房中的罗塞塔石碑,完美呈现了生命延续的无穷奥秘与无边魅力。
《食物与厨艺》系列丛书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巨著,从食物来源、分类到加工烹调,涵盖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美学知识甚至是宗教知识。本书论述渊博、举例详尽、无所不包,文字却又平实近人,插图也相当翔实有趣,适合一般家庭主妇阅读,以掌握厨房里的食物主导权;也适合餐饮业管理者或食品营养学科的学生自修,了解烹饪的物理、化学变化;更适合一般民众神游其间,领略食物的奥秘之处。
6

《上帝之饮: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作者:[美] 汤姆•斯丹迪奇
译者:吴平 葛文聪 满海霞 郑坚
内容简介:
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乐,这六种最常见的饮品,已远远超出了自身的物理属性:它们曾充当货币、用于宗教仪式、象征党派政治立场、引发哲学及艺术灵感、彰显上流社会的权贵,甚至成为征服异国或平息内乱的武器,也抚慰着普通民众的艰难岁月,它们深刻影响着世界历史不可逆的进程。
啤酒曾被人们当作工资和货币,一度成为财富和繁荣的象征,却如何被葡萄酒从“文明饮品之冠”的宝座上赶了下来,取而代之?
作为曾经最强盛最伟大的民族、茶文化的前驱,中国却为何会遭到毁灭性的的殖民化侵袭?令人发指的鸦片战争摧毁了腐败的清政府并加速了英帝国的强大繁荣,这一切与茶叶又有何关系?
当今的社交新宠可乐,如何由一杯冒泡的苏打水成为拥有全世界粉丝的美国国饮?
本书作者基汤姆·斯丹迪奇,以独特而敏锐的视角,通过大量翔实丰富的史料记载,生动描绘了这些饮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成为全世界都无法抵挡的魅力之饮。
7

《Food Inc》
作者:Weber, Karl (EDT)
中文名:食品公司
内容简介:
食品公司是制造食品的企业,《食品公司》从快餐业入手,逐步向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延展开去,揭露了大型食品公司经营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惜改变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生长周期,从而在经营上取得丰厚的利润的黑幕。
而代价却是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