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第4天:上午维也纳市区继续,下午去布拉格
早上在住的地方附近的面包店吃罢早餐,乘地铁绿线U4,到Stadtpark站下,去逛城市公园(Stadtpark)。城市公园是维也纳最古老的公共花园,最早建于1857年。当年小约翰施特劳斯还在此举办演出,现在小约翰施特劳斯的金色雕像则是游客必来拍照合影的景点。事实上,地铁绿线旁边的维也纳河(Wien-Fluss,现在看只是不起眼的水沟)就流到城市公园,城市公园地铁站出来也是要跨过这条河道(水沟)的桥才进入公园。河道里没什么水,两岸都是涂鸦,看起来有点糟糕,但仍然不妨碍一群海鸥在水面上嬉戏。城市公园也不大,稍微转转就走了一圈。有很多椅子,估计周围上班的人中午会到这里来吃午餐。今天是周一,上午公园里人很少,除了在小约翰施特劳斯雕像那里看到几个游客之外,只有工作人员在修剪树枝或者清扫垃圾。我们闲逛了一圈,最后老爹坐在池边的椅子上喂鸽子,招来了一大群。鸽子们完全不怕人,在老爹周围围了一大片,还有胆大的站到了他手上。






离开城市公园的时候我特意去看眼下公园旁的维也纳溜冰俱乐部洲际酒店(Vienna Ice-Skating Club-Intercontinental Hotel)。去年7月波兰世界遗产大会把维也纳老城区列入了世界遗产濒危名录,就是因为这个项目过于高大破坏了老城风貌。虽然在现场看并没有觉得有多大影响。建筑本身体量是挺大,跟维也纳老城其他建筑比的话,但位置已经在比较外围了,视觉上感觉也没有高大到特别突兀,anyway。



上午还有点时间,我们决定继续去补之前落下的点。沿着Lothringerstraβe路走,经过贝多芬广场(Beethoven platz)和黑山广场(Schwarzenberg platz),就看到了拐角的金色大厅(Wiener Musikverein)和路对面的卡尔教堂(Karlskirche)。除了卡尔教堂外其他几个点都不怎么起眼,卡尔教堂则因其两个浮雕立柱很是醒目有特点不容错过。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教堂前的水池已经排干了,萧索的秋季,教堂前也没什么晒太阳的人群,偶尔有几组游客经过,环形的座椅上只有一个拉手风琴的孤独艺人。










之后我们又绕回老城去看了眼维也纳国家歌剧院(Die Wiener Staatsoper)。1869年环形大道上第一座竣工的大型建筑,盖了8年之久,外观看挺端庄气派的,不明白为什么当年的维也纳人会不满,导致设计师压力大到自杀。继续压马路走到城堡花园(Burggarten),比想象中还小的一座花园,这季节没什么花,工人开着割草机倒是把草坪修剪得很整齐,功课没做足我们错过了莫扎特的雕像,但误打误撞经过弗兰茨约瑟夫的雕像。然后可喜的是,这时候天竟然放晴了!本次出行终于又见蓝天了(除了夜里)。激动地咔咔拍照,抓紧时间又溜达回了老城,霍夫堡宫、鼠疫柱、圣史蒂芬教堂又走马观花了一遍,最后从Stephansplatz坐地铁回住处取行李了。









从维也纳去布拉格的大巴要去紫线U2的Stadion站坐。我们怕误了车结果到早了。刚好逛了商场超市和吃午饭。爹妈吃不了油腻的西餐于是找了家店面很小的寿司店,结果服务员小哥看了我们两眼就自然地跟我们讲起了中文,果然又是辛勤劳作的华人开的店。想吃汤面但并没有只好吃炒面,老爹也仍然觉得比西餐好吃= =||
之后就坐大巴往布拉格去了。大巴上的小哥blablabla开始讲德语捷克语和英语介绍停靠站点、可以免费要一杯饮料、想点别的小吃也有等等,语速惊人,尤其讲捷克语的时候完全就是毫无缝隙。一路看风景,风车、田地、杂木林、湖、农庄,一派乡野风光,感慨真是地多人少,真是与自然融为一体。进入捷克境内后路边的牌子更加无法看懂,但建筑风格上似乎与奥地利有所差异,房子变得更多红房顶也更可爱一些,也有了一些高层的现代建筑。说个路上经过了捷克第二大城市布尔诺(Brno),还看到了老火车站(?)。布尔诺的交通就已经以有轨电车为主了,路面一大半都被轨道占据。
最后,日暮时看到了特别美的晚霞,可惜在车上完全没法拍,在手机上涂了涂画了个感觉。
维也纳的两天一直阴天,真希望在布拉格能遇上好天气啊。









相关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