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UBLIC》
這本書似乎看了有二年多。中英對照著。
記得在系裏G先生的休息室,與X君,H君一起的時光。一章一章的念書。然後提問,討論。
記得在長江路的時光,一杯茶,兩本書,書上壓一枚鏽鐵。
記得在惠南的時光,发誓每天讀兩張,卻堅持不了三天。
記得在新橋的時光,看兩天,歇一個月……
好在還能有始有終。或許它有始終吸引我繼續的瑰寶。
記住這本寶書:
《理想國》,戴維斯、沃恩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柏拉圖以一個關於靈魂不滅的故事作結,把信奉的真理投向冥界。
與所有已熟知的冥界模式相同,在這個故事裏,也有天堂和地獄,善者升天,惡者下地。可兩者的界限究竟怎麽區分呢?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都是正義與邪惡並存的。沒有一個人一生絕對只做正義之舉,也沒有一個人終身邪惡。在死後,法官的判決依據是什麼呢?善與惡究竟是怎麼計算的?按照數量,還是程度?除了通往天堂和地獄的洞口,是不是還需要一個中立的洞口?
一千年的輪回之後,拉赫西讓每個靈魂拈鬮,根據拈到的序號自主選擇來世的生活模式。第一號靈魂一時貪婪選擇做僭主,沒料到有朝一日却要吃掉自己的兒子。是這樣,善與惡完全來自每個靈魂挑選來世的生活時那一段時間的思考。一旦挑選完畢,就要過那種生活。第一號靈魂他的來世是惡,吃掉孩子是他不可逃避的命運,他在人間並沒有實踐善的希望。那麽,蘇格拉底不停勸誡人們行善舉,做善者不是無意義了嗎?既然在投胎之前已經規定好將來的命運。所謂“美德任人自取”,命運的紡錘一錘定音,無論在人間是不是忠實的追求智慧,不是都無濟於事了嗎。第一號靈魂,是不是可以直接下地獄,開始第三輪循環了...
有些靈魂選擇變成動物,這個,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就算俄爾菲痛恨婦女,她也沒必要變成天鵝,她可以選擇做男人。阿雅思對前世耿耿於懷而不願投胎做人,但他完全可以選擇與前世不同的生活模式而沒必要做一隻獅子。人是最高級的動物,這些靈魂怎麼可能選擇做動物?如果生活模式真的可以選擇,那誰也不願意做一隻螞蟻,或者蟑螂,或者其他卑弱可憐的微小生命。那人間的這許多螞蟻從何而來?
大都數靈魂的善惡出現互換,原來去過天堂的善良靈魂將開始惡的生活,而原本十惡不赦的靈魂因為謹慎選擇而過上善的生活。他說靈魂不滅,但前世今生是天堂與地獄的輪迴,也就是善惡的輪迴,那靈魂究竟是善的,還是惡的?忽善忽惡的東西會是永恆的嗎?永垂不朽者必然是不變的呀。
2010年2月
記得在系裏G先生的休息室,與X君,H君一起的時光。一章一章的念書。然後提問,討論。
記得在長江路的時光,一杯茶,兩本書,書上壓一枚鏽鐵。
記得在惠南的時光,发誓每天讀兩張,卻堅持不了三天。
記得在新橋的時光,看兩天,歇一個月……
好在還能有始有終。或許它有始終吸引我繼續的瑰寶。
記住這本寶書:
《理想國》,戴維斯、沃恩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柏拉圖以一個關於靈魂不滅的故事作結,把信奉的真理投向冥界。
與所有已熟知的冥界模式相同,在這個故事裏,也有天堂和地獄,善者升天,惡者下地。可兩者的界限究竟怎麽區分呢?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都是正義與邪惡並存的。沒有一個人一生絕對只做正義之舉,也沒有一個人終身邪惡。在死後,法官的判決依據是什麼呢?善與惡究竟是怎麼計算的?按照數量,還是程度?除了通往天堂和地獄的洞口,是不是還需要一個中立的洞口?
一千年的輪回之後,拉赫西讓每個靈魂拈鬮,根據拈到的序號自主選擇來世的生活模式。第一號靈魂一時貪婪選擇做僭主,沒料到有朝一日却要吃掉自己的兒子。是這樣,善與惡完全來自每個靈魂挑選來世的生活時那一段時間的思考。一旦挑選完畢,就要過那種生活。第一號靈魂他的來世是惡,吃掉孩子是他不可逃避的命運,他在人間並沒有實踐善的希望。那麽,蘇格拉底不停勸誡人們行善舉,做善者不是無意義了嗎?既然在投胎之前已經規定好將來的命運。所謂“美德任人自取”,命運的紡錘一錘定音,無論在人間是不是忠實的追求智慧,不是都無濟於事了嗎。第一號靈魂,是不是可以直接下地獄,開始第三輪循環了...
有些靈魂選擇變成動物,這個,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就算俄爾菲痛恨婦女,她也沒必要變成天鵝,她可以選擇做男人。阿雅思對前世耿耿於懷而不願投胎做人,但他完全可以選擇與前世不同的生活模式而沒必要做一隻獅子。人是最高級的動物,這些靈魂怎麼可能選擇做動物?如果生活模式真的可以選擇,那誰也不願意做一隻螞蟻,或者蟑螂,或者其他卑弱可憐的微小生命。那人間的這許多螞蟻從何而來?
大都數靈魂的善惡出現互換,原來去過天堂的善良靈魂將開始惡的生活,而原本十惡不赦的靈魂因為謹慎選擇而過上善的生活。他說靈魂不滅,但前世今生是天堂與地獄的輪迴,也就是善惡的輪迴,那靈魂究竟是善的,還是惡的?忽善忽惡的東西會是永恆的嗎?永垂不朽者必然是不變的呀。
201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