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拿你的青春去喂狗
首先,你得挑一条好狗。
我昨天看见一则广告片,说到5局王者荣耀的时间,等于读完《老人与海》。我想到,游戏是一个不错选择,而且喂狗的时候,还能给你真实的快感。
不过貌似自己的青春喂了狗的感叹,更多的还是因爱情而起,若不是似乎不足以堆积足够的愤懑,那这句话就显得缺少力量,本身的美感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除了游戏、爱情,我举不出更多的例子了,这些“狗”常常以细细碎碎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却成不了规模,以至于当我们回忆青春的时候,得不到“青春都喂了狗”的愤懑感,实在是太可惜了。

不过也没必要为找到这条合适的“狗”而特别费心,毕竟拿自己的青春去喂狗,是一件文艺而愤懑的事情,处心积虑去找,显得太过于功利了,功利是美感的大敌。
而愤懑呢,哪有人处心积虑找愤懑的,除非有病。
不管怎样,找到合适的对象后,就要开始筹划付出。
喂狗的青春必须要呕心沥血的付出。
什么瞻前顾后,什么患得患失,都不是喂狗的正确姿势,得不到那种快感。
那些说“等我事业有成了再娶你”的男人,他们把“事业有成”和“娶你”放在一起权衡,比一个市场上卖鱼小贩的斤斤计较还要世俗。小贩的计较中还混杂了追求生计的美感,他们纯粹是在保留,是不可能得到也不可能理解“青春都喂了狗”的快感的。
但是他们却不失为我们喂狗的对象,这里,我把他们补充到喂狗的对象的部分。
呕心沥血的付出,说起来简单,而很多人甚至都不理解呕心沥血是怎样一种感觉,性格研究的人说他们天生性格平和、适合冷静客观的工作等等,但也许他们也在朋友圈表达一些“再不疯狂就老了”的惆怅、对“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向往,我猜他们也需要拿自己的青春去喂狗的那种酣畅淋漓的愤懑。
所以拿一些过来人的经验进行一下教学。
可以做一些傻事。
首先,我建议选取一个特殊的地点。这样做不是为了让你的傻事被更多或者更少的人看到,而是为了,让你在多年后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有更强烈的记忆点.
而且这个地点最好是特殊的,不那么轻易变动的,比如你是学生,我就建议你不要选择校门,以我的经验,每毕业走掉一批很优秀的学生,校方貌似就有资金修缮一遍校门。我的初中学校,不仅改了校门的样式,甚至连位置和方向都彻底改掉了。
在缅怀那些在老校门口发生的故事的同时,还是郑重地提醒大家,不要选在校门口这种容易变化的地方,这种地方适合感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岁月是把杀猪刀”之类,却不太适合感叹“自己的青春都喂了狗”。
好的选择是那些比较有标志性的地方,比如《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里的雕塑。
假如男主后来做出什么让女主绝望的事情,女主因缘际会再次回到这里,感叹一句自己的青春都喂了狗,布拉格的文艺气氛将这种悲情、无奈、愤懑以及领悟后的洒脱都衬托得美如夕阳,又如此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简直美得可遇而不可求。
那假如男主没有做什么让人一次性绝望的事情呢,如果成就这种美呢?
那就靠内心戏了——发自内心地鄙视他。
当然,这还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你得和你选定的这个“喂狗”的对象分开,最好提前好些年就分开(如果刚刚分开就能有“喂狗”的感慨,那大概可以划入让人绝望的类型里了)。
我只是想教大家如何拿自己的青春去喂狗,并不想破坏你们现有的感情。而且抛下现有的对象只为追求拿自己的青春“喂狗”的快感,虽然很悲壮,也有种血淋淋的快感,但毕竟不同于拿自己的青春去“喂狗”这回事儿。
而且你也不排除抛下ta的过程中横生枝节,为鸡毛蒜皮的事儿或者山盟海誓的事儿撕得很难看,那就丝毫没有美感了。
说清楚为什么要提前分开了,但还要强调一个必要条件,一定要保持联系。可以从ta周围的人那里,了解到他又干了些什么,运气好的话,这里面就已经有很多机会鄙视他了。
你也可以直接跟他保持联系,看看他对你的态度和怎么看待曾经的感情。这是最大的一个坑,几乎很少有人能过这一关还不沦为“喂狗”之叹的对象的。之所以会分开,总是有一些不合的地方,在ta心里在你心里都是如此,这些地方往往会在分开后慢慢被放大,会有悔恨,至少也会有淡然。
就算他仍对当年的时光念念不忘,在你们咸一句淡一句的对话中,你和ta都会发现,对方会慢慢变得普通,就好像你们之间总共只有那么点剩余的缘分,聊着聊着就消耗光了,多巴胺的分泌也停止了。
归于平静和平淡是必然的,更有甚者,可以从稀松平常的言语中惊讶地发现,你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人,你喜欢享受闲暇ta认为这属于偷懒,你认为的平等ta认为你太高傲刻薄了。
“青春时候爱的,原来不过是个薄情的人,或者傻逼。”
以上这种方法呢,总归还需要一个人配合。
可是还有一种一个人就可以实现的方法。
可能在单位楼下的停车场找车的时候,可能在自家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排队买单的时候,就是这种很熟悉的地方你常常遇见却没有怎么在意的人中,就有可能存在你的“虚拟主角”,一个不小心的眼神触碰,你就可以开始你的独角戏了。

你同样遵守“呕心沥血地付出”这一原则,去接近ta,去探索ta,去惦记牵挂ta。ta的一举一动都牵动你的想法,你会揣测他说的每一句话,其中必定有一句你认为是刻意告诉什么,你会留意他下班回家的时间,如果晚了个半小时那肯定是又开会了。
独角戏的高明之处在于,ta不需要按照某种设定的方式行事,只要你不小心触碰到的这个人,并没有在你注意到ta之前注意到你,就OK了,直白的讲,就是还没确定对方的心意,就把自己暴露得血淋林的,最后却发现自己对对方来说,不过是个路人。
所以那些对感情保守,一定要对方表白了甚至求婚了才付出感情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机会拿青春去喂狗的,这与前面讲过的一条相互印证了。
这种方式,痛感来得最快,也最强烈,夹带悔恨、羞耻等多种负面情绪。
但和以上任何一种方式一样,感叹完自己的青春都喂了狗之后,也总会发现青春的其他的使用方法,切勿沉迷于拿自己的青春喂狗。
首先,坦白这篇内容是仿写的,仿的一个日本的剧作家、导演、诗人寺山修司的《“死得漂亮”——日本自杀学入门》。
跟朋友说我要仿一个“如何拿你的青春去喂狗”,她问,为什么是喂狗?这很明显是开玩笑问的,而她是一个十几年的狗麻麻,即使是认真问我也能理解,于是我认真地回答她,用其他似乎就表达不了一种愤慨。
没错吧?拿自己的青春喂狗,总是要表达一种愤慨的吧?其实没必要,若你视青春为一段时光,它总会逝去的,若你视青春为一种状态,那它离不离开是你可以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