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干了这碗豆汁儿!
汪曾祺先生曾被挑衅过“你敢不敢喝豆汁儿?”
胡金铨先生在谈老舍先生的书中说过:“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
网络上一搜,对豆汁儿的评论多为“大杀伤力生化武器”。
究竟是什么样一种神奇的食物?
对一名吃货来说,面对如此富有挑战性的小吃,就像一个攀山爱好者听说有座高峰多么险峻,迫不及待想要征服它。
经老北京指点,舍弃了水准大不如前的磁器口豆汁店,选了錦芳小吃。
如果您对服务员说要“豆汁”,没人懂,须得在“汁”后加个微微卷舌再拉长的“儿~”字,“豆汁儿~”才通,这可算是我第一个京片儿发音了。
“豆汁儿套餐1个!”“好嘞!”
首先吸引眼球的,是犹如贪吃蛇头尾相连再一扭的焦圈,其实就是油条换了个马甲,不过焦脆。
一小撮酱萝卜丝,这俩都是豆汁儿的绝配。
这一碗荡漾着幽幽绿光,绿光中又透着鼠灰色的稀汤,就是豆汁儿了,空气中飘荡一丝不可名状的气味。突然想起儿时动画片里巫婆那口黑锅咕噜噜冒着泡的药汤,我咽了口口水。
舀起一勺,闭眼吞下。
口感像稀豆浆,正庆幸也不是那么难喝嘛的时刻,腮帮子开始紧缩,口腔中返回一股腌了几天却没成功,败坏了的酸豆角酸汤味,还混杂了馊潲水味。
眼泪水差一点滴下来的当口,迅速嚼一口极咸的萝卜丝,就缓解了。
继续交替来几口,咦,还喝出点别样滋味来了。隔壁的北京大叔大妈投来了“孺子可教呀”的赞许眼神,热心地传授经验:“您别闻,直接闷。一口焦圈,一口豆汁儿,一口萝卜丝,我们都这么吃!”
同行朋友见状,自告奋勇也要尝尝。囫囵吞了一勺,神情凝滞5秒后面目扭曲,吐舌作呕吐状。引得我大笑。
第一次喝豆汁儿的经历实在太有趣了,值得记录!
绿豆渣发酵后煮成稀汤,是为豆汁。北平城里人没有不嗜豆汁者,但一出城则豆渣只有喂猪的份。——梁秋实《北平的零食小贩》
番外篇 锦芳的鲜花玫瑰饼
外皮酥脆,内里玫瑰馅甚至连花瓣都看得清,浓烈芬芳,一口一个,优雅精致,理应是出现在格格家的饽饽(注:糕点)。比噎死人的枣泥糕胜出九条街!
锦芳小吃
地址:北京市磁器口大都市街南一楼(磁器口地铁站D出口左手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