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品心|一次别样的禅修之旅
品茶品心|一次别样的禅修之旅
来源:禅修茶道微信公众号
作者:博山正觉寺 禅修茶道

2017年10月5日下午,秋季佛商禅修班的学员们齐聚博山正觉寺般若楼二楼——这次可不是听课、听讲座,大家都以打坐的方式盘坐,在禅修茶道品茶课讲师的引导下,集体开启一场别样的禅修之旅——禅修茶道之“品茶品心”。
首先,台上几位禅茶师为大家展演了禅修茶道从“洗杯烫盏”至“静心泡茶”的五道工序。

禅修茶道,集禅修、茶道、音乐、养生为一体,融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于一身,引导学人品茶参禅,品茶品心、体悟禅茶一味。
禅修茶道是博山正觉寺的特色之一。禅修茶道,动作端庄典雅优美,不仅适合个人禅修,亦具有很好的表演性和观赏性。
“禅修茶道”“禅茶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禅茶师们仙子般飘逸脱俗的气质、行云流水般熟练而又从容不迫的动作看得台下学员们聚精会神,展演结束之后,大家立刻兴致勃勃地跟着讲师妙皿师兄学习泡茶的动作。

很快,学员们用自己面前的茶具,或熟练或生涩地泡出了第一道茶。
妙皿师兄指导大家,继续熟练泡茶工序,并把自己泡出的第二、三道茶分享给其他人喝,每个人至少分享给三个人。
大家开心地泡茶、品茶,妙皿师兄指导着大家:
品,为什么是三个口啊? 上面一个口,底下两个口。 三口才能品出味来……

大家品着自己的茶,品着别人的茶——好神奇呀!每个人面前的茶具、使用的方法、冲泡的茶叶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每个人泡出的茶汤味道却各不相同!

为什么会这样? 来听听学员们怎么说:

学员分享(济南 周建锋)
我平时喝茶比较少,因为像我这样比较瘦的,中医称为“脾胃虚寒”,顶多也就喝点红茶。
今天的茶喝了一下,还是挺有感触的。
我学国学,也研究一些气功,好多年了,所以从我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
人的这个念头是念念相续的,一个接一个。受外界变化的影响,念头也随之相应改变。比如,这里灯光强一下,我也会把眼睛侧一下。这是一个方面。
从另一个方面讲,泡茶,它从把茶叶放在杯子里面,到倒水,再冲泡,最后倒在每个人的杯里,就像一个因和果的关系。泡茶是种下一个因,茶汤的滋味便是那个果。在泡茶的这个时间段中,其实泡茶者的念头已经施加在了茶汤里面。除了茶叶本身的质地、性能之外,又添加了我们人的念头的影响。品茶的时候,一个味觉敏感的人是可以品味出泡茶者泡茶时的念头的。
打坐的时候,我们会观照自己的念头,但是打坐时产生的念头是无迹相可寻的,抓不住。
泡茶的时候,产生的念头会影响茶汤的味道和口感,如果一个觉知敏锐的人喝一下,就能感受到茶汤味道的细微差别,这样就可以进行返观,返观泡茶时我们自己的念头。
这是通过茶道来修行。

是呀!这里头有很大的学问。
泡茶人的信息 泡茶人的心态、状态,都反映在茶中
你心态好,很欢喜,泡出来的茶就顺,就甘甜 心态不好,沮丧,泡出的茶就咽不下去 这是很自然的事
学会品自己的茶 学会品大家的茶 让茶告诉你 自己的长处短处 别人的优点缺点
让茶告诉你,如何取长补短 让茶成为你修行的老师
期待更多的学员们加入禅修茶道大家庭!
摄影:曾庆琪 于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