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D3 2016/6/19 续 20号补写
看到一种灰了吧唧的鸟,不要问我是哪种,名字都好难记,我们叫它鸟A好了。比家养鸡小一号,Peter说它的巢非常大,重达20公斤,要半年多才能造好。它们对住房的要求相当高,并不会住很久,两三年后会弃旧巢再造新巢。平均寿命差不多有50年(这里很多鸟活很久。Peter随手一指一只鸟,说平均寿命300年!),也就是说鸟A一生会用10多年造20来个巢,真的是用绳命在造巢!!另外有一种鸟,鸟B,特别喜欢鸟A的巢,一旦发现有旧房子腾出来了,会立马搬进去。当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现成的房子之前,鸟B也会随便搭一个。大自然是多么宽容而且多元,勤劳努力自立自强的,可以享受高品质快节奏生活,不讲究的,也能活出自在闲人的味道!这种各安其命和谐共赢的鸟态度好值得我们学习!老天爷告诉我们,只要期望和能力匹配了,就都好了。
下午去一个马赛人的村子民俗游了,被狡猾的当地人敲了一笔。
上车后发现一个身着当地服装的小黑人儿坐在副驾驶位置,是民俗游的导游,也是村长的儿子,叫Siatoti,精明强干,有领袖气质。一上车就和我们互动,教了简单的几个马赛语,介绍一会儿的活动项目,用词简单达意,目光坚定自信。肯尼亚人重视教育,受教育程度85%,全英文授课,他们的孩子高中毕业就可以讲流利的英语,找到OK的工作。
到了村子,哩哩罗罗出来一排男女,唱欢迎歌跳祈福舞,Siatoti邀请我们一起跳,我们只好拿着手杖懵头懵脑的跟着跳了一会儿僵尸舞,跟着节拍屈膝弓背,手杖在地上点一下,一个动作就完成了,总之非常之不美。最后一个人唧咕唧咕开始带着大家祈祷,每段结束了大家要一起喊“Nai”!这个就是马赛语“阿门”的意思,他们都是基督徒。这些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是精心设计的流程,缺一不可。


第二步就是进村子参观,据说房子都是女人盖的,男人的任务是放牧和安保,那些房子好像叫圆形茅屋,黑洞洞的,又小又破,感觉和鸟B盖的房子有一拼。

第三步是介绍马赛人的生活习惯。先表演了钻木取火。用的是驴粪、橄榄木和松枝。他们把驴粪捏碎时有风,被刮了一脸,但我想这一定是有机的。随后给我们介绍草药,都是预防为主,治疗各种跌打损伤蚊虫叮咬,最后是种壮阳的,服一剂怎样,服两剂怎样。Siatoti说他爸爸也就是村长大人72岁,有7个老婆,17个儿子,凭借草药他老人家还奋战在一线。


第四个环节是购物,其实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还在后面。我们一行人首先被打散,他们采取人盯人战术,我们提出想在一起被拒,那时候已经完全无力抗拒,人家唱也唱了,跳也跳了,Nai也Nai了,从踏进村子的那一秒整个程序已经启动,放弃抵抗才是唯一出路!我挑了两个黑乎乎脏兮兮的小木雕,发现居然可以还价。盯我的人叫Richard,长得像木乃伊里面那个光头坏人,他在左臂划了个十字,后面写5000,我说500,他教育我说500 is very small money,而且卖东西的钱他们各家要一起分,这些钱会拿来帮助妇女们。我说我只买我认为值的东西,妇女们需要帮助我可以捐钱。我的反应出乎Richard意料,话没接起来,周围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男人,看到Richard略显狼狈他们很兴奋。Richard说你打算捐多少,我说donation is not for negotiation,周围人哄堂大笑,把Richard气坏了。最后的结果,Richard同意我1000块买小木雕,我爱捐多少给妇女们都可以。猜我捐了多少?

最狠的环节来了,他们把我们带进了教室,里面密密麻麻坐满了孩子,3、4岁到7、8岁不等,有了购物的经验我开始盘算到底给多少钱能脱身。孩子们非常听话可爱,在老师的带领下拍小手唱马赛语的祝福歌,很好听,后面直接过渡到一首英文儿歌,配合舞蹈动作,让人忍俊不禁!老师发言,中心思想就是学校要扩建需要帮助,问我们愿意吗,我们说愿意。给我们一个花名册似的东西,我们参考前面人的数目,捐了2000。程序结束,大家终于尽欢而散!

其实也正常,发达的旅游业带来的滚滚客源,客观存在的贫富差距,想把日子过好的迫切愿望,加上一点点是人就会有的懒惰和贪婪足可以让这样的程序在任何合适的地方发生。Sincerely enjoy and appreci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