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那些歌
记得听过一期ONE,讲人生的第一盘卡带。卡带这东西如今大概只能在旧货市场的某个角落安寝。我想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几个谈不上帅但还算干净的男孩儿的海报贴满了音像店,店员告诉我他们的名字—后街男孩。那应该是我第一盘卡带,后来也买过一些,大抵不过男孩组合。高中后不久音像店里的卡带消失不见,统一换成了CD,一张薄薄的盘子,共同点是盗版。那家店生意火爆,每到学生放学店里的姑娘总是一副团团转的可爱模样。我那会听西城、听孙燕姿、也听李玟,对了,还有布莱尼。我将一张布莱尼深V到肚脐的性感海报贴在床头,整个高中也没看腻。朋友来我家常讳莫如深地打量那幅画,一副好像我对着它做了什么不可告人之事的神情,不,我贴她不是因为生理冲动,因为她是布莱尼。 高三的时候我的CD已经能占满一层书架。我将至高无上的女声由孙燕姿让给滨崎步,男声则换成了eagles。eagles很适合看书听,尤其当事情没有头绪的时候,那缓慢却节奏分明的沙哑嗓音会帮我抽丝剥茧,考试前来上一曲,好像突然就多了些底气。至于滨崎步,其实唱功一般,有些现场惨不忍闻,远不如eagles的演唱会惊艳,我对其钟情是因为人,虽晓多半归于整容,仍旧无法自拔。她唱功差却有些好歌,李玟反之,这有些可惜。 大学我听起了摇滚,U2如飘云端,老崔似坠火海。我对老崔很矛盾,一方面他的歌太牛逼,反面他又是个色棍,吊儿郎当的样子放在二十出头是不羁,现在这个岁数是老不正经。老崔人过时了,歌不会过时。我也听些独立乐队,有一年在迷迪听到羽果,一发不可收拾,谢晖报出“春晓”,台下的人开始疯狂,这让我不明所以,待古筝前奏响起,我只想和他们一起。 年纪大了,加上流行民谣,我开始听起赵雷,这个沉默寡言的音乐人个性太强注定不会大火,我不晓得他火起来会怎样,多半不适合他。李雨亦然,这姑娘的歌和赵雷一样惊艳,也和赵雷一样唱些人生,我会特意去买正版,因为某种意义上我们类似,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最近听回杰克逊,过去不喜欢他的歌,现在甘之如饴,有时候时间是个好东西。记得他和布莱尼同台,两人皆是最好的状态,耀眼到无以复加,看后不禁潸然,我将对二人的记忆定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