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都不愿付出心力的事难道指望别人为你细心呵护?
工作后还能遇到三观相合的朋友不容易,我很幸运在运动中结识一位。她是医生,我们常常运动完一路说话一路回家。昨天我们交流的是:自己都不关怀自己的身体,难道交给医生来当心?
在医院工作,最常见的是病,在慢性病、恶性病多见的科室里,最常听到的话是“医生,都交给你了,你说怎么弄就怎么弄”。这是让医生最无力的一句话。其实,医生给出的所有都只是建议,最终,你要根据对自己身体和经济条件的把握,权衡出一个选择。而很多人,根本不具备这样选择的能力,因为他们根本从来没有去了解自己的身体。这种了解包含两个方面:
1、感知自己的身体并与之对话的能力。首先你对自己的身体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自我评估:我的健康水平总量如何、我容易得哪方面的病(有的人容易感冒、有的人肠胃弱、有的人有家族病史等等)、我对哪些东西比较敏感(不仅是药物敏感史,还可能是一吃某样东西就容易拉肚子,一到某个季节容易生某种病这类)。其次你最好能够感知自己的身体,包括对于掉发、长痘、口气这些表征的察觉,对于自己身体胖了瘦了、僵硬了、松弛了这些变化的观察(很难令人相信,我居然感知到受精卵在身体里着床,于是我几乎是还未到一个月就觉得自己怀孕了,进而在第一个月例假日第二天就测出了中队长,除了验孕棒没有借助过任何辅具来确认周期和怀孕)。最后,假如你生病了,要有能和身体对话的能力,这个药或方案对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合适,有没有起作用,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还是没有变化或者更坏了……这最后一点听起来很悬,但有医学理论支撑,我在下一点说明。
2、基础的医学知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最大的不同在于两点:一是治发生VS治未病;二是靶点治疗VS系统强化。而已我这位医生朋友的观点看,到医院里来看病的,大多缺少一步叫“早干嘛了”。想想是呀,早一点保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的生活习惯,何至于年纪轻轻就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多做一步早、多做一步勤,你可以不必这么频繁地去医院,花钱受罪,花时间等受罪,完 了还得谢谢医生。其实不管你是不是从医,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治未病,还有在疾病不幸到来时能具备最高概率选对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以及面对疾病时的从容。
撇开常见病不说,到了“医生,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全听你的”地步的病,其实是有多种治疗方案的,而有点医学知识的人会知道,没有所谓的最佳方案,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案。对于别人管用的方案也许对自己并不管用,因为恶性疾病的突变段都不一样,如同世上没有两片一样的叶子。有了这个基本医学知识,你就不会对医生说的“某某某通过这个方案,现在挺好的”这类的话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同时,你也有必要分辨哪些是治疗疾病的药、哪些是安慰剂、哪些是创收药,因为在医院,钱真的就是纸片,好钢要花在刀刃上,你不花时间和脑子,就用钱去填学费。
没有医学知识,也是当今大量医患矛盾频发的原因之一。那些散尽千金的人是不能接受居然没效的结果的,于是认为一切都是医生的责任。他们的逻辑是:我都按你说的做了呀,你让用的我都用了呀,所以肯定是你的责任!
所以,现在”医生,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全听你的“听起来是不是句笑话?生病的是你的身体,你在过去没有了解过它、关心过它,现在也不愿意花时间去研究它,却指望一个外人,一个流水线操作者比你自己更当心它,是不是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