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另一半
书名:《天空的另一半》 作者:[美]克里斯多夫,[美]邓恩 译者:吴茵茵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版次:2014-3 阅读时间:2017.8.15-2017.10.8
这本书看了快两个月了,从来没有一本书会让我花这么长的时间看完。韩寒说拿到一本好书,要么是一口气读完,舍不得放下,要么是一点一点慢慢看,舍不得一下子看完。这本书无疑是一本好书,之所以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无疑是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这种绝望,可是又不能不往下看,绝望的背后又透着点点希望。
每次跟父亲因某些原因闹矛盾的时候,父亲总是会赌气地说:“要是当初没有送你念大学就好了。”我不知道父亲是发自心底的这么想,还是只是一时之间的气话。听到这样的话,我的心里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悲痛,毕竟我是那么感谢父亲能够支持我完成学业。可是,如果父亲后悔当初支持我继续学习,那么我又该报以何种心态呢?
我出生在中国一个偏远的小乡村里,贫穷而又落魄。在我出生之前,中国就已经解放了女性,禁止裹小脚,养童养媳。待到我出生之时,女性已经拥有了家庭的话语权,在家中可以撑起半边天了。现在甚至还发展到丈夫不敢忤逆妻子的意愿,人们戏称“妻管严”。我很庆幸生在这样的中国,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获得工作的权力,获得健康的权力,甚至更多。作者谈到,中国和卢旺达在赋予女性权力方面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榜样,正是因为赋予女性更多的权力,结合着市场经济的活力,女性的能量得到了释放,提升了国民生产总值。最后真正受益的不仅仅是女性自己,更多的是国家和人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男人,一种是女人。新生儿的自然出生率在不受到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男女人口的比例趋近于1:1 。这个世界上,笼统地说,一半是男人,一半是女人 。男人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关注,政治权力,生存的权力,受教育的权力等等。就算所有的男性都已经近乎完美,那也只是半边天,想要努力地撑起整片天恐怕也只是枉然。男人最终还是要依靠女人才能撑起整片天。既然这是已经既定的事实,为何不更好的赋予女性更多的权力呢?女性的崛起实际上是在为男性分担压力,当然,男人也不用担心女性会一手遮天,男性都办不到的事情,加诸在女性身上只会更难。“比起拥有一个奴仆,拥有一个伴侣更让我开心!”这句话是出自非洲传统家庭丈夫的口中。
非洲,中东等地区的女性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女性几乎没有任何权力。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孕产妇死亡率在非洲和中东居高不下;女性的教育得不到保障,在偏远的山区尤为严重,女性几乎不识字,就算有教育资源,父母也更倾向于送男性上学。一个贫穷的家庭,根本无法负担两个孩子的教育费用。女性的生命安全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因此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呢?首当其冲的是孕产妇的死亡,其次是女性瘘管的病痛以及性病的传染,再者是女性被贩卖沦为娼妓,最后还有女性提前步入婚姻(十三四岁就已为人妇)。女性的生命安全和教育得不到保障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只会把女性推往痛苦的深渊。如果不出手改变或阻止的话,这些痛苦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依然存在。
幸运的是,转变在发生,人们正为此付出努力。改变女性赋权的现状没有那么容易,但至少我们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一百年前的美国,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经过几十年的争取和努力,种族歧视也渐渐缓和了;一百年前的中国,裹小脚的女人遍地都是,经过几十年的改变,小脚女人已经消失不见。只要我们努力争取女性赋权,女性赋权的现状也会发生改变,我们需要的是时间和争取。现在有很多的公益组织正在致力于这项事业,为非洲的偏远山村建立学校,为患有瘘管的女性提供医疗救助,为偏远山区的女性提供小额贷款。或许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是正是这小小的努力就可以给身处痛苦的女性带去希望!
《新海峡邮报》关于此书的评论是这么说的:任何对于本书的评论都应该用这五个字开头:读书很重要!关于父亲的抱怨,我会忍不住想,要是我没有继续学习,我过得又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我想我现在应该在广东或者在深圳的某个车间里做着一线的工作,每天加着班,拿着一份不多不少的工资,说不准家里还有一个小孩,如果是一个女孩的话,现在正在考虑生第二个小孩。当年我身边没有继续念书的同学都过着如出一辙的生活,如果我没有继续念书的话,我也逃不脱这个恶性循环。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完成学业之后,虽不至于让我多赚好多好多的钱,但是我拥有了可以自我选择的权力。我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不结婚。我想这大概也是父亲后悔的原因吧!当初那个事事听他指示的小女孩,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但父亲不知道的是,这种自我选择的权力是一种进步!对此,我很感谢我完成了学业,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