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
乡土,故乡,重点大抵就是土,崭新时髦的,而或看起来时髦的,大概和乡土没什么关系,回家就是这般,穿着再新的鞋,一脚踩进躲不开的泥里,不由得叹口气,还得抬脚继续踩...
往事,也就这么踩出来了。
记得小时候奶奶和我讲她的故乡,因为她和爷爷的湖北音很重,加之厂区里湖北人很多,姥姥姥爷又是山西人,我很少觉得自己出生的地方是故乡,我把爷爷奶奶的故乡当作故乡。
而我也就回去过三次,很小的时候,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给奶奶扫墓的时候。
前两次都觉得,唉,一点都不喜欢那边的人,亲戚们人很好,但武汉市里的人真的不喜欢,心里还纳闷,我怎么是这里的人呢?
慢慢地,去了外地上学,直到上大学,我也还说,自己的籍贯是在湖北。一次次出去,再一次次回来,甚至在有段时间里,在家待了将近两年,那段时间家就是我所面对的全世界...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也许就是这么一两年罢,无论是对他人,还是自己对自己,说,这个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的家乡,如果对方实在有兴趣聊下去,我也会提提湖北山西什么的。
其实印象中的这个家乡是什么呢,是浓重的我至今也很难连成句说的家乡话?还是地道的特色菜?其实一个省的特色是有很多,但小小的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市,没有那么多拿出来讲的点,也没有什么值得骄傲而或深深记住的大事件。
反倒是老火车站那里的涵洞,家附近一条长长的能通到河堤的卖小商品的街道,有点不规整也不够宽广的河堤,河堤畔的垂柳,路边扎摊的小店端出的滋滋冒热气的砂锅面,早午饭的点大锅里盛出的胡辣汤,喜欢凑热闹的人们...
每次坐火车回来,转车后总能看到各种脏乱差,然后心里一咯噔,马德我回来还能不能适应了,但这种思维往往只能维持几秒,家门口的泥土踩一踩,无论过了多久没回来,似乎很快就适应了,在家的生活慢慢的,甚至会觉得,好像一直是这么过的罢!
这两天在看汪曾祺老爷子的书,数数人间滋味,本道是想写点故乡的滋味,却不知怎地念叨了这些,回了家,反而更多了些愁眠,能写的吃的大抵有很多,景也有更立体的存在,但我们都熟悉这些,写给熟悉这些的人看,自然需要些不一样的明月。
然而乡土也没有奇迹,没有特殊,在外的烦恼,回到乡土也别想躲掉,出去未见到的人,回了乡土,怕是也难重逢,但也有那么一点不一样,这也是你长大的乡土,千思万缕,我又多想了你一遍。
月是故乡明
思思
中秋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