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粒之旅▶去捕捉废墟上的光

前言
旅行莫不是把人生浓缩到几天,把世界缩放到某地点?
你会发现,任何可提供参考的旅行攻略,其实和任何可提供参考的人生模型一样,是不可复制的。
*出发之前
2017年的十月初,国庆,连着中秋有8天假期。若是平时,国庆不出门,或者中秋不出门,也无妨。但是两个假期放在一起给浪费了,倒是不甘心得很。九月一开始,就不断在网上搜索旅游的信息,也不断分享给朋友们,怂恿她们和我出游。 找旅伴向来不是一件易事,我总是告诫自己不要轻易的结伴出游,不仅仅是因为传说中的“旅行分”事实上的确威力无穷,对于我来说,或者更害怕在旅程中会与人建立更深的关系。杨丽萍曾说她是生命的旁观者,来到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我也想冷眼旁观这世界,但是人生却轻易容不得你置身事外,喜爱和厌恶,热烈和冷淡,终究是一丝一毫都要你细细品尝。 树小姐是我的大学同学,和我是那种我找她借钱她二话不说就转钱过来的关系。当然,我和她做朋友,并不是因为她仗义,而是因为她有钱。在我们还少女心满满的时候曾同游迪士尼,毕业后也为了维系塑料姐妹情不得不一起去了爽爽的贵阳,都是让人非常舒心开心的经历。这是一篇没有攻略的游记。因为男友力max的树小姐包揽了全部的功课,找资料,拟行程,订酒店,订车,换美金,网购门票,我拎着行李就加入了这个至尊vip团,连钱都没给。如果你非常想看带攻略的游记,此处墙裂推荐树小姐的游记给你。 【#失落的柬埔寨 不完全游玩记录http://www.mafengwo.cn/i/7811371.html】
*抵达:淡淡然掠过神秘又美丽
游荡在绿意葱葱的暹粒,残垣断壁的暹粒,总是觉得好像是被上帝扔到了一罐抹茶味的巧克力里头,没有知识背景的视角就是这么肤浅。喜欢抹茶又抗拒巧克力的树小姐,和喜欢巧克力却对抹茶无感的我,一起来到了口味新鲜的暹粒。 9月29号,为了赶第二天一早的飞机,那晚下了班我就去了广州,和树小姐住在以前大学里面的酒店,16年十一我去越南的时候,是29号的飞机,前一晚同样选了这家酒店下榻,同样是树小姐来陪我睡了一晚。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会一起出发。还有不同的是,去年这一晚她没收了我的kindle,说一个人出去旅游不要做阅读那么冷清的事情。今年,她自己背着我带了iPad和kindle。 广州机场的国际登机口,如果每年都去一次,其实对完成环游世界这个梦想也没什么帮助。但是生命不息,浪荡不止。我不止一次,在奔波的旅途中思考旅行的意义,最后也只得出了一个毫无意义的答案——你需要这些时间来思考“意义”这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因为办理值机手续的时候,树小姐没有认真对待挑选座位这个步骤,系统自动给了她一个两边都已经有人的座位,我只能在她前两排选了个靠近通道的位置,希望有人愿意和我们换一下。结果我的旁边是一对情侣,而树小姐则在她左边那个不知道以哪种语言为母语的外国小姐姐和右边那个行动超级不便的老人家之间反复犹豫,无从开口,只得作罢。事实上,坐到一起也没什么大的意义,因为飞机还在上升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把飞机餐也睡过去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乘坐任何交通工具我都能一出发就睡着,应该是这么多年来总是一个人往返在路上练就的能力吧。

暹粒的机场和国内机场的光鲜亮丽全然不同,三角的房顶,连成一片的落地玻璃和绿植,让它看起来像是某个东南亚特色十足的SPA店。我们为了填入境单的事情又折腾了好半天,因为在越南经历过被海关要钱,我填入境单的笔迹比高考时还认真。排队的时候,我特意挑了个看起来年轻点的女海关,我跟树小姐说,那些是老油条的柜台看起来很容易被潜的样子。树小姐先过去,我在后面看到她又是脱眼镜又是看镜头的,还有点懵,怎么别的柜台没见到别人有这些动作啊,但是看着她顺利入境了,我也是暗暗松了口气。结果到我的时候,竟然又被要钱了!(我看起来就是软柿子吗?)然后我发现,入境其实不需要脱眼镜和看镜头,海关小姐大概是发现了用当地话和树小姐的沟通非常不顺畅(又或者是树小姐装疯卖傻了),她直接从柜子里拿出来一张10元人民币,用让我不得不称赞的中文悄悄地示意我:人民币。尽管当时我不确定如果不给钱她给不给我过关,但是我身上只有百元大钞,并且我确定她并不会找零给我,所以我一脸正义地说,我没有钱,所有钱都在我朋友身上。她顿时没了好脸色,和旁边一个原本在协助游客填单的不知道啥岗位的小哥说起话来,就算我听不懂也知道是在吐槽我,极其不耐烦地盖了戳,得到放行的我立马溜之大吉。 随后我们坐上了酒店来接机的车,司机小哥很是热情,给了我们冰水和毛巾。毛巾上有很好闻的味道,但说实话,免不了担心闻过之后我们会晕倒,小人之心地认为连瓶装水也有可能装满威胁。虽然我在路上遇到的人都是淳朴又实在,但是有谁说过,侥幸心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关于出门在外的各种细节,还是保持警惕为好。我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世界上有坏人,否则我就会被过去的经验蒙蔽双眼。当然事后我还是可以满意地评价,酒店的接机服务真的值得点赞。

预订酒店真的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因为整个过程充满了博弈的乐趣。两个人各自找资源,再分享给对方,关于金钱,关于品味,不仅是探索自己,也是在度量对方。在达成共识之前,这随时都可能成为还没出发就影响你兴致的第一个分歧。好在树小姐是个大气的白羊座,她竟然还允许我在不做任何功课的前提下,任性地要求住一家五星级酒店。

酒店的服务出奇的热情,让我不禁有些怀疑,我是不是没有住过真的五星级。享受完一番来自酒店经理的嘘寒问暖,我们预定好了当晚的spa,打算收拾一下就出门去博物馆。虽然飞机也算不上坐了很久,但是毕竟出了国就感觉舟车劳顿,洗澡,换衣服,梳妆打扮,结果是一折腾就到了下午两点,掰开树小姐从广州带来的一大块面包,草草地解决了午饭之后,我们就出门了。
从酒店去博物馆非常近,步行十分钟就到了,途中还有tutu招呼你上车,还没来得及思考完要不要上,就看到博物馆在前头了。

在游览一座城市之前,先去看看它的博物馆,大概就是社交礼仪里,在正式交谈前先认真看看对方的名片那个步骤。逛博物馆也甚是有趣,总是想着能从眼前的种种件件,能拼凑出历史的模样。但这个博物馆讲了很多关于宗教的东西,创造之神梵天,毁灭之神湿婆,守护神毗湿奴,还有各种神,各种神兽,我挺努力地想让自己投入到此情此景,去体会艰涩难懂的宗教背景,其实仔细想想,人在认识自己的时候尚且片面,又如何能读懂神,如何能读懂是神创造了历史,还是历史创造了神。
我戴着讲解器游游荡荡,看着树小姐认真观赏的样子,感觉自己像是个不得不好好呆在枯燥的历史课堂的坏学生。她偶尔来给我说道说道她从展板上看来的故事,我也给她分享了一个我大概花了十来分钟才勉强读懂的有两个妻子的神的情史,那三个神的名字就够绕蒙我的。博物馆里有一个展厅,感应到游客进来就会熄灯接着突然开始播放视频。大屏幕里播着吴哥窟的介绍片,有一段说随着春分时吴哥窟最壮丽的日出,你能看到吴哥窟从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为了看清这个奇妙的过程,我在黑灯瞎火的展厅里看了三次视频,最终我发现我应该品位的是这个解说词的夸张还是借代什么的手法,而不是当真以为每年春分会有奇迹般的幻象。当我们看完最后一个视频,走到了卖纪念品的商店,明显两人都松了一口气。



出来以后,我不知道要去哪。反正树小姐说去哪就去哪。我们坐了tutu,去了老市场。今天的既定行程剩下了订好的晚餐和spa,晚餐前无处可去的我们在一家咖啡店呆了很久。树小姐点了热情果冰沙,她说了我才知道热情果原来是百香果,尝了她的冰沙我还以为是番石榴。我的西瓜汁特别好喝。西瓜汁总是好喝的,更别提是在这被夕阳暖暖包围的街边橱窗旁喝下去。

在太阳下去的更多之前,我们决定出发了,去找晚餐的饭店。树小姐在tripadvisor上找了这家餐厅,貌似是个法餐,原来怕语言不通,让酒店那位服务我们的经理帮忙定了,树小姐还不放心,又自己打电话去确认了。不知道走了多久,走到我惊觉天都黑了,我们还没有到,小巷深深,我们已经远离了热闹的老市场,我实在不敢相信,这陋巷里能有什么像样的西餐厅。
尽管预定时就听说这餐厅小,当我们见到它到底有多小的时候,还是震惊了。我们到的时候还差几分钟才到预约的时间,餐厅的门还没开,里面有个装西装的服务员在忙活。我们透过落地玻璃往里看,里面放着由四五张餐桌拼接成而成的一张长桌,放着蜡烛,酒杯,被卷成花的餐巾,围着长桌有约十个座席。除了长桌以外,餐厅里已经放不下,而且的确也没有其余的桌子了。我萌生出一种奇怪的构想,难道是互不相识的客人都在这一个长桌上假装聚餐吗?这实在是太尴尬了!
但我很快就发现我对于尴尬的理解还是有限了。服务员先生已经看到了在门外徘徊的我们,非常绅士地赶来开门,问我们是不是预订了的那两位客人。然而得到确认之后他并没有邀请我们进去就座,而是告诉我们,室内已经被一团来自香港的客人包场了,他们怀着十分的歉意为我们安排了露天的座位。我赶紧刹住想迈进餐厅的脚步,疑惑地想,露天的座位指的是门口像给路过的人歇脚的那张桌子吗?上面竟然还正儿八经地放了个小铁牌:RESERVED。嗬?

我们最后还是坐下来了。坐下来之前,我拍掉了桌布上爬着的虫子。我们走了很远的路,不曾想到最后连餐厅的门我都没进去过。隔着落地玻璃,里面柔和的灯光和我感受不到的空调组合出别样的情调,我说不出那是那什么,只隐约觉得有些不安。服务员是真的对我们有着万分的抱歉,他非常积极地搬来一个落地扇,就是你在夏日宵夜档那常见那种,笨拙地给我们设了一档巨大风。我们的头发凌乱着,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
树小姐很崩溃,因为是她选的餐厅。她非常担心我因此对她产生不满,不停地开解我,大排档法餐也是个新鲜尝试。其实到目前为止我仍然没感觉有什么不妥,大概是因为服务员非常绅士。我们面对菜单里的AB套餐两个选项,共同回忆起我们在香港某网红西餐厅选AB套餐的经历——那真是我吃过最糟糕的牛扒,仍然是闭着眼各来一份,能share是件妙事。但只有一个套餐里搭配了一款白葡萄酒,这餐厅连水都不给一杯(我忘了是因为我们没问他要,还是要了他说没有免费的水),为了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可怜,我另外点了一杯可乐。菜上的特别慢,一开始我以为是我饿坏了,后来才知道,玻璃窗里外时间的流逝速度是不一样的。在我们不满的目光里,香港团友喜气洋洋地,嚣张地从车上下来,经过我们,仿佛很庆幸只有他们提前预定了座位似的,他们在玻璃窗里面,落座,畅谈,欢笑,他们等待食物的时间似乎快许多。我们隔着玻璃,仿佛是不配和主人一起用餐的女仆,在他们说不清的目光里,我的不安明朗起来,我们的附赠菜式是两人份顶配的尴尬。

我和树小姐自嘲,每次遇到只能选AB餐的餐厅,都是厄运。但不得不说,餐厅的食物真的很棒,每一道菜放进嘴里,都让你知道你等待的分秒都经由厨师的手烹成了佳肴,不曾浪费。餐厅的服务也很棒,帅帅的服务生总是跑出来,向你介绍每一道菜的特点,问你的评价,顺便聊聊外边儿的蚊子真多啊。
买单的时候,主厨出来了,再一次问我们对食物的评价。鉴于这词汇量有限,真心的赞美听起来倒是和客套话没什么差别。只不过结束用餐的时候,即使口语拙劣,也硬拉着主厨尬聊几句,好让玻璃窗里的人眼巴巴地看着主厨在外头聊天没在忙活他们的食物,是我们一整晚唯一被胜利的光辉笼罩的时刻。

走的时候我们再也不要步行了,打了tutu一路回酒店,享受了spa,我睡着了。spa之后上的冰茶水和糕点,味道一言难尽。
*欢迎来到人间天堂,众神的居所
次日,我们就开始为期三天的大圈小圈外圈游了,我丝毫没做功课,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毫无概念。
当我们用完早餐,包车的司机大叔已经准时在酒店门口等候了。大叔是个不善言辞的大叔,用树小姐游记里的描述就是因为是假期已经预约不到有中文服务的司机,没想到我们的大叔英语也不怎么好。我们每天的对话就是早上好,睡得好吗,下一站是哪里,明天几点接你们?但是大叔一路上对我们都很周到,我是说,经过艰难的沟通之后都会对我们有求必应,当然我们也没有提过什么过分的要求,除了在荒郊野外让他帮我们买了话费充值卡,和坚持涉水去洞里萨湖。每次我们游览完一个寺庙出来,他总是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对我们招手,仿佛不管我们是去了五分钟,还是两个小时,他都在原地等候。这一点我和树小姐都感觉很神奇。尤其有一次,我们本来约定了从寺庙的南门进北门出(大概是这意思吧),不料北门封了路,我们只能转由侧门离开,因为丛林里信号实在太差没法联系上大叔,我们一路都很担心就这样失联了,结果一出去就看到大叔使劲朝我们招手,我和树小姐都开心极了。我们一致认为如果司机是个能聊天的好向导更显得这项服务比较完善,但我们也还是很喜欢英文不好但淳朴可爱努力工作的司机大叔。
三天的游览,让我见识了吴哥遗迹。这世界上最大宗教建筑群,被称作俗世的须弥山。每走进一座神庙,就像幸运地获得某位神许可去参观他家的客厅。即便是如今这些建筑仿佛是吴哥王朝那颗已经停止跳动的心脏,枯竭,颓废,任人宰割地躺在那,你还是不得不敬畏,因为这颗心脏跳动时迸发的活力,你几乎可以想见。石头都倒了,碎了,无所谓,那仍是神的庙宇,仍能感受神对它的赞许。因为哪怕衰败了,它仍是奇迹。
吴哥王朝的历代神王,把大兴土木(事实上都是石头)修建庙宇视为新权力合法化的开端,更将自己统治下的王朝比前任兴盛的标志放在了神庙的规模和精巧上。作为接受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现代人,我始终无法深刻体会过去宗教与政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那古老的年代里君王对权力的执着,权力对神力的依赖,和人们对神和王的信仰,激发出的极致的创作激情和能量,彰显于吴哥遗迹里的工匠精神,是今时今日的文明再无法重现的。被效率和理性吞噬了的我们,注定无法再铸造此等辉煌。
第一天我们去了吴哥王城,巴戎寺是我们整个行程的第一站。因“高棉的微笑”闻名遐迩的巴戎寺,爬上层层陡坡,顶端有54座宝塔,每座宝塔的四面都有一张微笑的脸,据闻巴戎寺是柬埔寨的传奇君主闍耶跋摩七世自我膨胀的经典体现,因为这些微笑姿态都是根据他的脸打造的。有人认为巴戎寺建造的时代柬埔寨被划分为54个区域,因此这意味着神的目光将全方位的注视着这个国度。我们去的时候人很多,想来是大家都是从微笑开始认识高棉。这里的颜色很单调,大片大片的褐色,女孩们都穿大红色的裙子来,让裙摆扬起来,是最热门的和巴戎寺合照的姿势。



从巴戎寺的顶层下来我们已经迷路了,得问路才找得着方向。后来发现其实跟着人群走就是了,寺庙一个接一个的等着你。不远处就是巴芳寺,我们远远地观望了一下,没有走近。天气很好,绿油油的草地中矗立一座破败不堪的巨大的寺庙,一时间竟分不清哪处是自然,哪处是工艺,它们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它们在兴盛到衰败的历史进程结下深厚情谊,雨露滋养着青草,青草为神庙输送着生命力。



我们沿着小圈一直走,其实游览小圈并不轻松,因为寺庙实在太多了,应接不暇。与其说欣赏,倒不如说我们只是在观看,这些由至高无上的君主们献给神的,献给父亲母亲的,献给功勋赫赫的将军的各个神庙,他们连存在的理由都值得一一细究,我们确没那兴致,更没那功底。肤浅如我,看多了,倒是感觉疲累了。景区的午餐让人皱眉,折合人民币约60元吃了个不熟的泡面,心里十分后悔早餐为什么不认真吃饱。后来的几处寺庙我们都草草了事,司机大叔让我们下车的时候我们都有些不情愿了。明明是自己安排的行程,倒像是大叔给我们布置的任务似的。其实神庙虽然看起来大同小异,但是在布局,大小和细节之处都各有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只是看你有没有这个能耐了。有些寺庙走廊纵深,百转千回,走得人晕头转向;有些寺庙有很多阶梯要爬,比如茶胶寺,爬得人气喘吁吁。要说有什么相同之处,大概是每个寺庙外头都要盛情邀请你买东西的孩子,他们会用中文和你说“姐姐,我没有钱读书”。在豆蔻寺,我们遇见了一个老师模样的人在给一群年轻人讲解什么,年轻人们认真的做着笔记。一对欧洲夫妇请了向导,我跟在旁边听到向导说隐藏在塔内的砖刻才大有看头。我去瞄了瞄,许是光线差的缘故,我什么也没看清。逛了一天寺庙,我们在接近傍晚时上了巴肯山。说巴肯山是个看日落的好地方,每天只许300人上顶层的平台。我们去得早,转悠了一圈又下来了。和300人挤在一起看日落,对我来说有些欣赏无力了。



回去之后我们又到老市场附近吃了晚饭,暹粒的市区很小。当晚找了一家柬埔寨风味的餐厅,我们去的时候还没有人,走的时候就几乎满座了。我们品尝了Amok,这道香蕉叶烤鱼似乎是柬埔寨的国菜,不过好像可以选换成鸡肉或者猪肉,所以我们最终吃的不是鱼?我们还点了冬阴功,即使感觉和泰国的比起来,柬埔寨的冬阴功口味温和了许多,但整个旅程中我们总是点这个汤期盼着下一次点的时候会来一份泰国风味的,事实上始终没有。突然想起暹粒这名字的含义,就是“打倒暹罗人”,这样的暹粒怎么会跟风做泰式口味呢?

第二日我们起了个大早,去看吴哥窟日出。被一条矩形的护城河围在中央的吴哥窟,需要走过一条引道才能进入。为了看日出,我们去到的时候天仍然漆黑,但是游客已经相当多,虽不至于用接踵摩肩来形容,但许许多多的人在黑暗中共同朝着一个方向前进,形成一种庄严的朝圣氛围。往里走时,我一直听着有些古怪的脚步声,直到自己迈上引道,才发现那竟是塑料的浮桥。走到观赏日出的地方距入口有些距离,人们排队穿过狭窄的甬道,坑洼的地面藏了一夜的雨水,手电筒的光偶尔晃过眼前,让你勉强看得清路。跟着前面的游客,好不容易走到了宽阔的地方。最佳观赏位置附近已经人满为患,尽管前面还有路,但人们纷纷止步,好像有一根看不见的线阻挡了人们的去路。人们站在一起,都屏息等待着,有一声惊叹已然到了喉咙,呼之欲出。我们一起守候云破日出的时分,为吴哥窟每日一次的重生献上今天的千人赞歌。

然而周围渐渐亮了起来,我默默寻思着太阳得爬到哪个位置,才能有这么亮,也不太好意思点破今天是看不到日出了。直到旁边有人默默地收起三脚架,当地的小孩盛情邀请往外走的游客去他们的早餐店喝杯咖啡,大声吆喝着:请记得,是11号摊位。树小姐说,走吧,我们也进去看看吧。

走进吴哥窟,你开始明白为什么说“庙即城市”,气势磅礴的吴哥窟,让你直面“伟大”的含义。据闻修建吴哥窟的石块是从荔枝山上采集的,放上竹筏顺着河流漂到此处,当初这工程是怎么样的热火朝天,光想象就让人叹为观止。中心寺庙有三层,一路上去,浮雕和神像的故事,对我们来说有些遥远和晦涩。到顶层的楼梯要到时间才开放,游客已经开始排队了,我们也站到队伍里。有工作人员巡视队伍,检视每个人的服装,有着装不规范的游客被请出队伍。 上顶层有限制人数,我们来得算早,拿了牌子就能上去了,后来的人就得等上面的游客下来才能上去。按照吴哥窟的象征意义,第三层,被认为是天堂。爬上去的楼梯特别陡,是告诫我们,往天堂的路不好走。旅游app介绍这里为“爱情阶梯”,原因是某对夫妻来旅游时,因为阶梯上没有扶手,妻子摔死了,丈夫悲痛欲绝,捐赠修建了扶手。这个故事听起来更像个事故,让人在登上去的时候只感觉到危险,丝毫感受不到爱情的浪漫。在顶层,你可以找个角落静静地观赏吴哥窟。走在年久失修的回廊,得时刻注意脚下,不平坦的路让你随时可能崴脚。

来去匆匆的游客那么多,人们在神庙中穿行,抚摸着支撑神庙的石柱,呼吸着的空气里带着数个世纪以来积攒的灰尘,却好像没有人真的走进了吴哥窟。我看着看着,游客们开始倒退,缺了一角的石柱恢复了原貌,地面的砖又长回整齐的样子,色彩鲜艳起来,络绎不绝的人前来朝拜。忽而又在相机的咔喳中清醒过来。吴哥在静止了的时间里,在另一个时空。我们经过吴哥,我们被注视着。

游完吴哥窟,我们回酒店吃早餐。这是前一晚我们决定好的,因为在短暂的停留里,五星级的早餐真的不容错过任何一次。树小姐告诉我,早餐有气泡酒供应。怀着“气泡酒算什么酒”这样大无畏的精神,我们各自给自己倒了一杯,不曾想这杯酒差点促使我们走上网红的道路。在去往下一个景点的路上,我们发现酒精开始起作用了,我们脸都红了,莫名地兴奋起来,我们在车里拍了一个30秒“桃花妆”速成视频,把听不懂中文的不苟言笑的司机大叔都逗乐了。

这天我们游大圈,去了圣剑寺,蟠龙水池,塔布隆寺,似乎都是top10的景点。大圈的景致和小圈的不同,几个寺庙都各有特色,让你不会再轻易产生视觉疲劳。和寺庙长在一起的参天古树,被淹在水里的树林,对我来说都是前所未见的新奇,那棵树——得用全景相机拍才面前拍得完的树,想必是树小姐值得载入交友史册的同类。



因为早上起得早,当天的行程也很早结束了。我们回酒店放下行李,让大叔带我们去老市场吃午餐,午餐有很好吃的炒南瓜。然后找了家SPA消遣了一下午。晚餐前又开始下雨,我们冒雨去了一家原先看到感觉环境不错的餐厅,又是柬埔寨菜,是比较平淡无奇的一顿了,饮品反而有趣一些。


暹粒的天气真的神奇了,雨好像是调了闹钟似的,到点就开始下。一晚上连绵不断的雨下完,第二天依旧能一本正经地晒起来。要不是看到满大街的雨水还没排完,你根本不相信前一晚下过雨。天气仿佛给白天在吴哥的废墟里穿行了一天,晚上不想再参与到pub street的热闹中的游客找好了借口,诺,这不是下雨了嘛。所以这一天又结束了。

最后一天的外圈游,从市区出发,到第一站女王宫就要差不多一小时。沿途也没什么好风光,不过都是乡村小路。我和树小姐便一路聊着天。忘了对话是怎么开始的,也忘了是怎么结束的。总是能和树从生活繁琐的点滴聊到过去,再聊到未来。我们说25岁真的是个奇怪的坎,不仅仅因为护肤品广告都把它列为皮肤保养黄金期的分水岭,我们到了25岁才明白,它真的不一样。树小姐分享了学生时代的一件事,是关于她和某位同学的对话,她说回想起来仍然很惊奇,怎么自己当初会有这样的觉悟。我忘了那句话是什么,我只记得树小姐说着说着眼眶红了,一时间我竟然差点也跟着掉眼泪。眼泪并没有掉下来,我们随即都笑了。从18岁相伴走到25岁的我们可以分享很多,槽点,笑点,我们也互相扶持,即使没在一起,也用言语陪伴对方走过彼此生活中的不如意。唯独我们不能分享痛。因为我们不擅长表达痛。我们碰杯大笑说去他的生活,却轻描淡写其实过不去的哀伤。幸而在路上,把包袱打开,都随风而去吧,若神听见,请神指点吧。

这天我们遇上了不好的天气。到女王宫的时候,我们在雨丝里欣赏了她的艳丽。有别于用青砂岩建造的其他寺庙,朱砂岩建成的女王宫在阴天里呈现出一种妩媚的感觉,而精巧的神话浮雕又显出她的端庄不容侵犯。女王宫是个很完善的景点,游客很多,以至于你很难静下心来感受她。景区里还有很多卖饰品和衣服的店,我们逛了一圈,最后在一家店完成了“巨额交易”(我们本来打算一分钱不花),因为那家老板娘的中文太好了。她还很努力地在这宗生意过程中跟我们学了一个新单词:均码。

到了崩密列的时候,不知道是雨,还是暴雨后留在丛林树叶上的雨滴还在淅淅沥沥的下着,我们没有带伞,司机大叔问我们要不要把后备箱的雨伞给我们,我们原打算轻装上阵就冒点细雨罢了,走了两步还是赶紧出来找大叔拿了伞,幸亏了咱俩这惜命的觉悟,滂沱大雨来得让人措手不及。

崩密列是令人震撼的,它被毁的彻底,除了已经倾斜到危险角度的墙体被钢架支撑住以外,它未经任何修复。石头都是绿色的,就像在这丛林里和其他树木一起长出来似的,肆意横生的石头。我们在主道旁的一棵大树下躲雨,在树下躲雨应该是个十分没常识的行为,但这里的确没有其他可以躲雨的地方,而我们的雨伞竟然是破洞的。躲雨的百无聊赖的时间里,我们见到一群孩子朝我们的方向奔来,他们在雨中嬉戏,兴奋地像南方人初次见到雪一样,最后竟然趴到泥泞的水坑里打起滚来。我们都被这太天然的游乐惊呆了,看到我们拍照,孩子们突然指着我们要钱,我还在愣神,他们又跑开了。



雨停了,我们跟着其他游客踩着深深浅浅的泥地走进去。崩密列是个激发人的想象力的地方,一会儿你在想探险家在丛林里发现崩密列——这如同受了伤后披着保护色隐藏在树木里的巨兽时是什么感受,一会儿看着残垣断壁,一边尝试在脑海里恢复它的原貌,一边感叹其他寺庙如今得以恢复成这样,真是太不容易。在伟大的历史和更伟大的自然面前,你渺小如斯。毁灭之神是最厉害的神,比创造之神和保护之神更备受推崇,在崩密列这一点得到了印证。但毁灭的本意不是纯粹的破坏,而是摧毁恶的力量,那崩密列的毁灭是因为什么呢?
我们游览崩密列的时候是沿着寺庙的外围的路绕了一圈,不知道走了多远,身旁的游客都不见了,路上我们经过了好几处看起来和我们进来时一模一样的门,我们都搞不清是不是应该从这里出去。有个小孩在我们一直在前面不远处,可能料想到我们会迷茫,他轻车熟路地和我们搭讪,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我们没有答话,他又自顾自地继续:“Japanese?Korean?”我们并不想招惹他,便一直沉默着。他也像被拒绝惯了似的无所谓,跑到旁边的垃圾桶翻找出被人丢弃的食物吃了起来。莫名地觉得自己像个冷血的小人。但我们只是一个过客。
路过这个破败的庙宇,路过这个壮丽又沧桑的城市,路过这个还没有恢复元气的国家。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空邦鲁水上浮村,那是洞里萨湖上的一个村庄。因为柬埔寨连日暴雨,前往洞里萨湖的路被淹了,大叔问了好几次路,终于还是找到路带我们进去了。路上我们见识到了雨后的“险情”,路两旁的人家客厅里都是水,主人坐在被水淹了半截的椅子上聊着天,孩子们在“池塘”里畅泳。我实在是佩服柬埔寨人的乐天。


到了湖边,司机带我们下车,示意我们跟另一个男人走。我们有点对周围没什么游客,一大群当地的男人都盯着我们的情况很是不解,十分不愿意离开大叔,再三跟他确认他会在这里等我们回来,其实我们更想确定一下我们此去是不是真的还能回来。
那人把我们带到湖边,让我们上了一个皮肤黝黑,看起来并不友善的船夫的船。一路上都没人跟我们说话,只管催促我们往前走,我们如同仍人宰割的小羊,被转手卖了好几趟,已不晓得自己身处哪里。我刚坐下,船夫二话不说就开动了船,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开始游湖了。


很快我们就被眼前的风光给吸引了,全然忘记了内心的不安和疑虑。被水漫过了一半的树木,银白色的湖水上扭曲的树枝是一种奇异的形态。过了水上森林,浮村的面目逐渐呈现出来,插入水中的柱子支撑着在半空中的房子,这是一个悬在湖面半空的村落。船突突地往前开着,两边的房子从稀疏变得密集,路面也窄了,让你知道你来到了村庄的腹地,船离房子很近了,还能看得清村民屋子里的摆设,他们挂在客厅的婚纱照是中国80年代的风格,露台上摆着摇椅,栏杆上种着花,屋子外墙的颜色五彩缤纷,让你几乎只能感受到住在这里没有任何不便,都是闲情。房子下面停着好些船只,有些只是停着,想是村民出入的交通工具,有些摆满了食物和日用品,往来各家各户叫卖。空邦鲁浮村是这些天来见过最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但即便如此,这和我常识中迥然不同的居住环境在我眼里还是如世外桃源般的,只可远观。从村子出来,我们来到了宽阔的湖面。船夫把船停下,让我们爬到船头的甲板上等待日落,洞里萨湖不负盛名,大得看不到湖的边际,目光所及只有水天相接。多云的天气让我们没法看见夕阳,但映着余晖的云彩也别有韵味。我们在甲板上呆坐着,不知道过了多久。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天渐渐地暗下来,船夫又开船了,我们再一次经过浮村,晚餐时间了,我不得不思考一些现实的问题,浮村的用水和用电是怎么解决的呢?月亮出来了,我仍坐在船头的甲板,前进的船带来阵阵凉风,我看着月亮,心想,中秋节要到了。

空邦鲁的游船让我们停下了旅途匆匆的脚步,让我们看到了在数不清的神殿之外,暹粒还有着人类的奇妙的居所,这最后一站让我们缓了一口气,去迎接告别。
回到岸上天已经黑透了,在黑灯瞎火的路上我们看到了等待的司机大叔,就像幼儿园等家长来接的孩子般高兴地上车了。第一次回到市区是晚上,竟然有些堵车,司机大叔难得多话地指着路边告诉我们那是晚上最热闹的去处。我问哪是什么地方,现在只记得他回答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
回到酒店,我们和司机大叔告别了。我们给了小费,不多,但是司机大叔也很开心。
休整了一番我们又去老市场找吃晚饭的地方,逛了一大群最后选了一家烧烤。汤米粉还不错,也是放各种香料和青柠的做法,烤虾贵得点不下手,我们随便填了肚子就罢了。晚饭后树小姐买了炒冰,炒冰的小哥哥长得很像钟汉良,但是我们点完餐给了钱之后,他又接了很多新的订单才给我们做,完了还忘记收过我们的钱,这就很扣分了。


*离开是必然时,回忆会让一切延续
最后一天的早餐,我们给远方的姐妹拍摄了一个美食介绍的特辑,然后把气泡酒和果汁玩出了新高度。冲着那些果汁,也该选择这家酒店的。还有鸡蛋的吃法,外国人的花样真的让我应接不暇,从太阳蛋到什么半熟加芝士,我觉得我对鸡蛋的敬畏之心已经不可动摇了。

check out的时候我们又遇见了帮我们办入住的经理,她和我们闲聊了一番,问我们是否愿意在tripadvisor上推荐他们的酒店,树小姐欣然答应了。她还说她工作之余在读夜校,还想读中文。我们说欢迎去中国玩。都是些可爱的人儿。
到机场办完值机以后,我们拿出了前两晚在便利店买的还没喝的饮料,在安检口干了一杯。我的那瓶饮料口味很奇怪,倒出来一看竟是和崩密列的石头一个色系,绿油油的,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在认识自己的路上,可能每个人都要不停的尝试和检验。在来之前我们都大言不惭地跟对方说,三天包车有两天tutu一天汽车可以啊,怎么样都可以啊。但是来了之后发现,如果不是树小姐大笔一挥选了三天SUV,这几天的暴晒,骤雨,飞砂走石和水浸街,够让我们把怒气都发泄到对方身上五十多次然后绝交。这几天,我们坐在带空调的车里,一瓶接一瓶地喝着套餐里附赠的冰水,看风景,聊人生,发酒疯,然后我们大笑着说,原来我们并不是可以坐三天tutu的那种游客啊。

和对的人出来旅行是件愉快的事情。我和树小姐很多时候都在自己玩自己的,自己看自己的,自己想自己的,免去了许多要兼顾同伴各种需求的麻烦,但她的存在让我感到安全。我们的相片都在对方的相机里,私以为是件极有爱的事情。
回忆到这,我和亲爱的树小姐的第一次双人游就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了。

期待下次再一起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