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亮的记忆
一、记忆里的月亮
记得小时候,晚饭后会搬出小板凳,跟着妈妈往二楼的天台纳凉。
那时候的月亮,时而像钩儿时而像圆盘,高高的挂在天边。小小的我仰头望去,既觉得神秘又敬畏。因为老人家常说:不能指月亮,耳朵会被割掉的咧!胆小的我,好奇缠着大人发问,真的会割掉耳朵吗?“不信?月亮公公会割掉耳朵咧!”伸出去的小手又缩回来,不敢越池半步。
随着时间的转动,老师教的知识让我知道,月亮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指月亮会流血的典故源于古人教导小孩对月亮尊敬,也就是对天地神明、对大自然日月星辰的尊敬。月亮弯弯的像「镰刀」,因此长辈常以此告诉小孩不可乱指,以免代表镰刀的月亮会趁三更半夜到你睡的地方割耳朵。
尽管没有经历过,但是割耳朵的威力远高于我对月亮的好奇心。

二、城里的月光
后来,离开了家乡去了外地读书,大城市的五彩斑斓的新鲜事物让我渐渐忘记了家乡。每天忙于学业穿梭与教学楼间,即使下了自习,也是低头查阅手机信息,能抬头看看前方也是奢望。脖子的病根就此落下,偶尔也会疼痛。
工作后堆积成山的文件,透不过气的项目。一浪高过一浪的鸡汤文亢奋的说道:月薪3000的人没救了!90后创业巨星已经获得数百万的融资等等。坐在窗前的我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消息,曾问自己还能做什么?良久,无法在内心说服自己。焦急的像四周望去,刚好瞥见了窗外的月亮。
就这样,静静的望着月亮,想不起来上一次抬头看它是什么时候?
抬头看月亮,可能是很奢侈的事了,至少对于心灵,我们庸俗的繁忙显得太过完满,偶尔扬扬脸,那脸要么是一天的疲惫,要么是曲终人散的阑珊,月亮下面,那个情趣雅致的心境仿似已经遗忘在多年以前。

三、心里的朱砂
深夜归家时常驻足思考,在这座来了就是本地人的城市,有没有内心的住所。时常会觉得,冷清的房间人潮来来往往,我于这座城市而言像个过客一样不曾来过,匆匆划过不留痕迹。
热情退却后的理智,如同掉进看不见的深渊,让我害怕让我恐惧,
小时候,一盆清水,一个小板凳,对着落下的倒影,也能安安静静的坐上一晚。关于生活,很想抛开油盐酱醋茶,有太多的烦心事与嘈杂的声音旋绕耳边。在冷清的月光下,尝试让自己变得安然静怡。曾经的豪言壮志,亦或是床前明月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再到月有阴晴圆缺,憾事也常有,此事古难全。有月亮的夜晚,把自己静静地画成另一个月亮或是月亮的影子,有一双月光之手,轻抚着你的心情,抛开所有与内心开始对话,一改往日的风火变身一副岁月静好的小文青。
人世间有许多财富,不富有的我们还拥有月亮,私以为,这就是一种浪漫。

在这个时代里,生活的本质不动声色的显现,灯火万千,情景旖旎,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自由的呼吸与想象,人云亦云的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月亮弥漫着和平的光辉,至少在我们所处的世界,花开鸟鸣,你可以选择安宁与清净。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今夜无眠。
愿掬月灯伴你左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