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书简记2——童年的秘密之一:吸收性心智(二)
成人该如何对待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办法1)
1.成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动作、爱好、气质、性格等。
【实例1】快四岁的小鱼儿有一个奇怪的行为:高兴时会蹦蹦跳跳地走到一个喜爱的小朋友面前,打他一下就笑着跑开了,还不时回头希望对方来追她。严重一点的行为:一把抢去别人的帽子、破坏别人的工作、踢翻垃圾桶等。做完这些事,她都会站在远处,嬉笑着看着对方。
【原因】小鱼儿的爸爸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逗弄小鱼儿和妈妈。可是爸爸又不会去踢翻垃圾桶或破坏他人工作。其实,这样逗弄的方式被小鱼儿吸收并演化了。小孩子无法判断这种行为方式使用的范围,更无法判断这种行为方式可扩展的边界,她只知道拿这种方式在身边的人那里去试,而试出的结果,她又无法理解和接受。
【措施】爸爸理解后,改变了自己逗弄的方式,小鱼儿的行为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观。
【实例2】冬子像是有多动症,非常调皮。时常去抢所有能抢到的东西,去捅所有人的肚子,抢完就跑,捅完就跑。
【原因】据妈妈回忆,冬子一岁多,小区里有位老爷爷特别喜欢他,爷爷特别喜爱逗冬子,不是抢他手中的东西就跑,就是捅他的肚子就跑。东子非常害怕这位爷爷,只要一见到爷爷,东子就赶紧往妈妈怀里钻。
尽管孩子不喜欢老爷爷,但是这个行为还是被孩子吸收了。其一是爷爷出现的频率非常多;其二是爷爷的行为引起了东子的注意。频率和注意,是吸收的两个条件。
【措施】东子身边的人用一种新的、吸引人的方式重新引起东子的注意,并令其吸收。
综上所述,孩子会从身边的成人身上潜移默化的吸收各种行为。就连孩子的语言学习也是一个吸收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学习。因此,在孩子的周围,语言环境要纯粹。
吸收性心智会持续到孩子六岁左右。因此,成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动作、爱好、气质、性格对孩子的影响。
(读李跃儿《懂得,是最好的爱》读书笔记简记、加工、概述)
1.成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动作、爱好、气质、性格等。
【实例1】快四岁的小鱼儿有一个奇怪的行为:高兴时会蹦蹦跳跳地走到一个喜爱的小朋友面前,打他一下就笑着跑开了,还不时回头希望对方来追她。严重一点的行为:一把抢去别人的帽子、破坏别人的工作、踢翻垃圾桶等。做完这些事,她都会站在远处,嬉笑着看着对方。
【原因】小鱼儿的爸爸经常用这样的方式逗弄小鱼儿和妈妈。可是爸爸又不会去踢翻垃圾桶或破坏他人工作。其实,这样逗弄的方式被小鱼儿吸收并演化了。小孩子无法判断这种行为方式使用的范围,更无法判断这种行为方式可扩展的边界,她只知道拿这种方式在身边的人那里去试,而试出的结果,她又无法理解和接受。
【措施】爸爸理解后,改变了自己逗弄的方式,小鱼儿的行为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观。
【实例2】冬子像是有多动症,非常调皮。时常去抢所有能抢到的东西,去捅所有人的肚子,抢完就跑,捅完就跑。
【原因】据妈妈回忆,冬子一岁多,小区里有位老爷爷特别喜欢他,爷爷特别喜爱逗冬子,不是抢他手中的东西就跑,就是捅他的肚子就跑。东子非常害怕这位爷爷,只要一见到爷爷,东子就赶紧往妈妈怀里钻。
尽管孩子不喜欢老爷爷,但是这个行为还是被孩子吸收了。其一是爷爷出现的频率非常多;其二是爷爷的行为引起了东子的注意。频率和注意,是吸收的两个条件。
【措施】东子身边的人用一种新的、吸引人的方式重新引起东子的注意,并令其吸收。
综上所述,孩子会从身边的成人身上潜移默化的吸收各种行为。就连孩子的语言学习也是一个吸收的过程,是无意识的学习。因此,在孩子的周围,语言环境要纯粹。
吸收性心智会持续到孩子六岁左右。因此,成人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动作、爱好、气质、性格对孩子的影响。
(读李跃儿《懂得,是最好的爱》读书笔记简记、加工、概述)
![]() |
来自微博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