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一生的手机
查看话题 >姥爷用上了智能手机
“咱爸换手机了!”随着三姨在家庭群里的呼应,顿时这个消息在群里炸开了锅!听到三姨讲述姥爷要求将自己用了两年的老年机换成智能手机,并还主动要求买一台平板电脑,心里不由地充满疑惑。
姥爷已年过古稀,虽从小长在我们村子里,但年轻时候也去外边闯荡过,仿佛在当时年代外出历练一番是一个男子必不可少的成年礼。姥爷总共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最后留在身边的只有大女儿,也就是我妈,我家距离我姥爷家里只有不过百米的距离,寒暑假回家总是会在傍晚陪着母亲溜达着去姥爷家,在姥爷家的炕头上一躺就是半把个小时,听着大人们家长里短。
前面说到为什么会对姥爷下决定买智能手机感到疑惑,按说在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之高,哪怕是60岁的老头老太太们使用也并不稀奇。事实的确如此,可是在我们村60以上的老人们多半还是习惯使用老年电话,即智能接打电话,很多人甚至都不使用短信功能。本质而言,人总是会对新鲜事物产生一种抵抗心里,就好比我们学生在学习一项新的知识的时候,其实整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在刚刚接触它的时候,之后只要能够领悟其中道理就会如鱼得水,这个规律想必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对于习惯了早起、干农活、下象棋、晚上坐在院子里唠家常的农民,让他走出自己的真实世界的熟悉圈,去接触一个看得见、听得到、摸不着的虚拟世界,可想而知这是多么的困难,同时能够激励其走近的力量得是多么的强大!
思考之余,我恍然大悟,顿时明白姥爷买手机的原因就是想能够多去看一看自己的孩子!从小生长在一个大家庭甚至有着大家族的姥爷,到了老年,儿子女儿接连通过学习走进县城,走出农村,住上了高楼,开上了汽车,身边唯一的女儿也是整日繁忙,孙子外孙们更是忙于学业,一年只有几天时间能够回家探望……原来他的想法再简单不过,仅仅是想能够在儿女们工作之余能够视频一会儿,看一看自己的孩子!
姥爷膝下有五个孩子,年轻时接连生下四个女儿,迫于父亲族长式的重男轻女的压力,将小女儿送个了一对多年无子的夫妻,最终又生下了我最小的舅舅。作为家中的宝贝疙瘩,舅舅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一路考上正上的国中,县里的高中,最终考入大学、成为了村里第一个研究生……一路来也成为了家里的骄傲,但慢慢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份骄傲仿佛在姥爷心中发生了变化,当年数学系研究生毕业的小儿子,独自闯荡北京无果,黯自回到农村当了一个小学老师,令众乡亲唏嘘不已,最后还是靠着家里找人进入了县里的中学当老师,也算是完成了最终的任务。自此,可以再姥爷身上感受到他的“读书无用”的思想,在我当时高考完考上大学后,他就对我妈说:考啥大学啊,回家赶紧结婚生孩子你能当奶奶了;就在最近家里为了弟弟考初中而烦心时,姥爷也调侃说:旭,别上了,回来给你爸当厂长多好!虽然姥爷的话看似开玩笑,但我还是能体会到其中老人深深的矛盾以及后悔。一只猎鹰,当它有天看到自己含辛茹苦喂养大的雏儿飞向了蓝天,心里除了一份骄傲,更多的会是一种落寞吧!
爷姥姥一辈人不知道什么社会阶级固化,不懂职场竞争激烈,他们只是知道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吃了很多苦,那就让孩子们走吧,去到一个更好的环境。而我们也会感受到花花世界争对我们的号召,早早开始了奔跑,可能开始爸妈牵着我们的手跑,抱着我们跑,扛着我们跑,可是有一天他们老了,叫我们先跑,去逃离,于是我们将“奔跑”当作一种使命,把逃离故乡作为最大的成就,可最终大多数人不仅仅把记忆留在的故乡,还把父母留在了故乡。即使有一天我们意识到了,可早已停不下来了,因为我们现在手里前者的,怀里抱着的,肩上扛着的是我们的孩子。这犹如信仰般的奔跑逃离,一旦有人踏上这段征程,就再也停不下来……让孩子跑不跑呢?如果让现在的姥爷回答,那肯定是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
回不去的,是故乡。的确,出来了,就再也回不去了,可她永远也离不开我们,像部落的封印始终在我们的脑海中牵绕。自始至终,最是我不能忘记的还是那条我在读乡中时独自一人走过的窄巷,踩着雨后砖头上长出的青苔,呼吸着邻居羊群中散发出来的膻臭味,默背着老师上午讲过的《爱莲说》……后来,我读了县城里的高中,走到外边读大学,我也曾走过很多路,但最让我向往的还是那一条。
还得感谢现在的高科技,能让奔跑的我们连接上了等在家里的姥爷,也许他们也希望儿子女儿跑得更远,飞得更高,但咱别忘了经常打个电话!其实,回不回家并不是因为离家远近,而是你的决心,有时一阵风都能成为你不回家的理由或是借口。
共勉!
2017-09-24 21:21
丁酉年八月初五 写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