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商务旅行
我的trip里面,“公家”给报的,只有大二的社团全国集训,日前去北京路演,和最近的台湾之旅。(这里trip是真实的旅途的意思)虽然还正在旅着,要周日才能回家。
最近british red cross也搞了一个全欧洲年轻volunteer聚集大会,发邮件给所有volunteer过的年轻人,去就报食宿车票,我觉得youth engagement做得很好,很厉害。但是转念想想,非营利组织也只能靠这些吸引一下hipster了。
在我去过的城市里,台北和哈尔滨很像,应该都是那种20世纪中期变成城市的地方,所以会停留在那个时刻。比如英格兰很多城市停留在了工业革命后期(可能仅限北部工业城市)。
是不是简体中文世界之外,大家还没有真正地放弃『中华文化』,有些书店里还会卖一些历史书。当然了,没有卖正史的。卖正史,又不是现代汉语写的,大家也看不懂啊。介绍诗经的和介绍资治通鉴的摆在一起,经史子集四类,估计大家也不怎么在意。虽然不是真的经和真的史,但是也可以分开摆一下嘛。
经学里面分小学,可能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部分,小学里面有训诂学。啊,就很容易想到我爷,一个训诂学研究者。
最近做什么都很容易想到我爷。
我爷退休后情绪比较平和,最生气的一次是和前同事吵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最后一个词是读一声还是四声。
这个时候想到,现代的变化,确实是太大了。世界的秩序改变了,过去只有经史子集,再往前一千多年,也是这样。现在我们看宋朝人,和宋朝人看魏晋南北朝一样远。
如果非要说什么是中华文化,对我来说,可能是『是知也』中的知怎么读吧。
除此之外,台北还挺能让人想起初中时代的。最近看到一个说法,只有韩国和日本在认真地把文化输出当作一门产业来做,香港和台湾的文化输出只是经济发达带来的外溢而已。经济停滞了,这种外溢效果就会减弱。
学经济学的朋友推荐我读一本书,叫《中国巨债》。他说是讲中国经济有很多债的一本书,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是gov有很多债吗,对方说不,是经济的债。有点困惑,因为经济又不是人,是一个man made concept,怎么能欠到债呢。
回去复习了一下高中经济,大概懂了一点。同时,另外一个朋友有天对我说,觉得social construction也是一种man made concept. 我想了想,决定还是不责怪他。
但是我们是不会说social construction有很多债的。
》》》》》》》》》》》》》》》》》》》》
我一直在想我爷去世这件事的影响什么时候才能在我的生活中消失,maxi去世这件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在我的生活中消失,高中的朋友去世这件事情什么时候才能在我的生活中消失。
我参加了一些葬礼,注销了几个豆瓣账号。
高中的时候第一次面对去世,当时想,可能人生也就是这样吧,反正大家都会去世。后来没有上到自己想去的学校,但是离开了中文世界,过了一段很有希望的日子。maxi去世之前,没有想过自己以后还需要和其他人或者动物一起生活,之后,做了一些未来要和其他人和动物一起生活的心理准备。我爷去世之后,开始认真地学习中文。
我奶奶最小的女儿在她中年的时候去世了,她说,人是永远无法忘记自己儿女的去世的,这件事情永远不会在我的人生中消失,直到我也从世界上消失,我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记得她。
也许这些事情和它们的影响,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
啊,不是说商务旅行吗。
台湾的环保组织都很喜欢自己的community,国际组织的年报都是以东亚为scale来出的。同为东亚,感觉上没有香港那么后殖民,当然了,有可能是日本/美国的后殖民,和欧洲那种大航海时代的殖民已经没有联系那么紧密了……
可能我这种思潮,也很落伍。
想到自己也是,一个经历过商务旅行的,成年人了。
还,见到了dada,非常开心。有很多keywords,彼此帮助对方找到了没有找到过的中二少女时光!喜欢dada,和dada在一起可以讲很多随便的东西。随便讲很多东西。希望dada有钱!有爱!有好运气!
还在本次商务旅行中,在西门町一家破败的影院照了一个大头贴!
还是要晚上回家,在酒店写作业,祈祷其他同学能够熟练使用endnote/google doc/社科写作理论,虽然没有,但是,还是先把自己的写掉。
一篇随便的游记,写于第三天,还有五天要过。五天内积压了很多工作,和due,和一些没打的电话,一些没回的信息,没有做的决定,没有赴的约会,没有安排好的日程。
》》》》》》》》》》》》》》
本次商务旅行里还发生了一件事,上次去路演,成功入围了,和一些其他著名的ngo一起,很开心。然而,接下来的安排都和上课冲突。
啊,一些其他的要做的决定。但是还蛮开心的,可能会有多一些的机会商务旅行了!
每次在机场都很开心,机场是我真正的家。
写到这里,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一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就让我的日记和神龟一样,在这里结束吧*牵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