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秦帝国
我花了整整5个月读完了这本书,读完之后,对我来讲最大的提升就是,重新认识了熟悉又陌生的秦王朝。说他熟悉,是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秦朝是我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陌生是因为,对于这个王朝的前世今生毫无概念。这段秦史弥补了我对这段历史的空白。从高中的历史课本上,我听到了秦孝公商鞅变法,徙木立信,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二世胡亥,赵高,李斯乱国,指鹿为马,为暴政,税赋,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语文课本上有汉朝贾谊的过秦论,阿房宫赋,陈胜吴广起义,和氏璧,鸿门宴,这一个一个的历史片段沉浸在脑海中,只问其名,不知其物。懵懂无知的少年将这些文言文背诵下来,因为高考会考,那时候的文章在我的心中都是文言文,我只想知道高考会不会考,现在回首,这就是对历史知识的践踏,对故人智慧的无解。但是,有幸读完大秦帝国,让我对秦史有了更加深刻更系统的理解。读完以后,首先纠正了我以偏概全,盲目崇拜历史人物的弊病。大家都说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暴君,历史证据就是焚书坑儒,不堪重负的赋役,兵役。这个是当代如家学子给他的定义,我们是不是要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被蒙蔽了?毛泽东曾颂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将秦始皇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真实的历史原因,将此事件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中分析一下,会给我们更好的,更全面的解释。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秦始皇嬴政的性格,因为这个时代一个帝王可以左右国家的走向,嬴政继位是六国割据,战国七雄,现已剩下一雄,秦。秦必将大出于天下!嬴政将自秦孝公一来数代公王的积累和理想付诸于实践。于是有了接下来六国一一灭亡的消息。王翦无疑在大一统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背后的君主难道没有吗? 如何统一庙堂,如何凝聚民心民力。每场战争的背后是双方个综合实力的较量。如果说秦始皇是暴君,项羽和常遇春又是什么???他们喜欢灭绝人性的屠城,而嬴政集民力国力修都江堰,使巴蜀之地变成了天府之国。焚书坑儒背后隐藏着六国复辟的汹汹暗流,儒家打着春秋王道的幌子,迎合六国贵族旧势力,企图成为王道治国之学,在战国时代群雄逐鹿中原的大环境下,违背历史一统的潮流,图以螳臂当车,自不量力。何其可笑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