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焦虑症的自我解脱
前几天听了知乎一个LIVE,陈海贤老师讲的,主题是“努力焦虑症”。
在里面找到不少病友,有人问:“读博期间和工作后的四年,所有假期都没出去玩过,因为一出去玩就有强烈的负罪感,怎么破?” 还有人问:“努力焦虑症和冒名顶替症候群有什么不同?”更多人说:“我一不努力,就会于心不安,怎么办,怎么办?”
感觉是世界上的另外的好几个我。想和他们一起抱头痛哭。
说说学到的地方吧:
1)顺其自然,专注精进。
我觉得这个挺妙的,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是FLOW,又叫“心流”,指一个人做事时达到一种忘我的愉悦状态。说得高深点,在道家哲学里,这叫物我合一、天人合一,叫天乐,叫至乐,请用世间一切美好的词来形容它,请叫它天堂,叫它真谛,叫它终极理想。庄子不仅仅把它肤浅地理解为“曳尾涂中”,曳尾涂中当然是好,理解上容易有偏差,其实庖丁解牛也杀出了人生至乐,就在于时时沉浸在这个FLOW中。在佛教哲学里,明心见性的境界也差不多。
但是FLOW的获得和做事的难度有关系,太难,产生焦虑,太易,会觉得无聊。那么,想想一下全身心地沉浸在某事中,忘记了世间一切的感觉。挺难的,我是指,娱乐能让人沉浸,可无法带来长久的成就感。那种长久的成就感,势必要通过创造获得,通过做喜欢的事情创造人生的开阔局面。多少人死在这上面,无限焦虑。
2)如何做到上一点,最重要的是分辨什么是你能控制的,什么是你不能控制的。既然不能控制,就不要管它,顺其自然,但是可以让自己集中注意力去关注“可以控制的事情”,可能会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说,不要关注别人对你的评价,因为他人如何评价你,你干涉不了。但是你可以做好自己的事情,其他的就别管了。
比如说,亲人要离世,朋友要道别。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世间诸苦,放不下还是要放下。
圈圈绕绕,还是回到了佛道二家的劝说,回到终极劝说,回到世间最难以言喻的真相: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常被误解,请不要觉得是上天残忍,这句话是说:上天对待人,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感情的。但是人有感情,因为有感情,所以很难接受人生是个概率事件,是个因缘际会的事情,像云一样莫名地聚齐又消散。
3)列目标的时候要注意技巧。不要列“这个月每天我都要跑步”的计划,因为万一有一天没完成,这个计划就彻底OVER了,你也会产生“我就是个loser,我连区区跑步也做不到,我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来,我这一生确实什么都做不好,我这一辈子大概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提前去死”(没错,这是本焦虑症患者的自动脑补)的连环想法。
所以有技巧的列计划是——我一周至少要跑一次步;我先跑齐50天再说等等。
4)如果知道自己有焦虑症,千万不要定过高的目标,千万不要轻易地自我谴责。根据我的血泪经验,一旦开始自我谴责,会持续好几个小时。
5)最重要的一点:强调努力,本身也是一种焦虑。因为做喜欢的事情,是不需要强调努力的。真正的做事方法是“做事”,达到目的,然后翻篇OVER进入下一个“做事”,而不是关注自己有没有努力。
所以深夜了不要多想,好好努力吧。哦等等,强调努力,本身也是一种焦虑。
那我该说什么好???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