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人类的感情从未进步过
我在知乎上曾经回答过一个问题,你的第一本书是如何出版的:
在出第一本书之前,写了十年,小一百万字总是有了,开始时候特别想出书,总不成,后来心就淡了,就是喜欢写,不图什么。后来出第一本书,是当时几个编辑找上门来,我选了一家,貌似很顺利,不过当年我一们一起写东西的好多小伙伴都早七八年前就出书了,但是出完一本后来好多也都不写了。反倒是我,当年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一个人,一直写到现在。
安迪·沃霍尔说:一旦你不再想要某个东西,你就会得到它。我觉得这真是个绝对不变真理。如果命中注定有事情要降临在你身上,那么它一定会,你无法迫使任何事事发生。而且它往往是过了你在意它会不会发生的那一刻之后,才会真的发生。
我也这么觉得。而且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我的第一本书,就是这本《我们心中的怕和爱》,当时有朋友给我写信,我在博客上给大家回信,当时没有任何的出版计划,只是觉得,我也是谈过些恋爱的人啊,也是有过些人生经历,也是看过点书,琢磨了些事儿人哪,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舍不得拿出来是干什么呢?不如和大家交流下,分享一下,于是一来二去的就有了这本书。
出版之后,我很久也没有重读过。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重新修改这本书,把这几年陆陆续续写的5万字增补进去,开始时有些担心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时过境迁,但是当我开始重新面对他们的时候,我发现7年过去了,人们还在面对着书中同样的问题。
我和我编辑,理想国的罗丹妮初次结识就是在这本书的新书发布会上,前几天我们在讨论这本书的时候她说,七年过去后,书里的一部分问题可能她已经解决了,还有一些问题始终没有解决,但是比我们都小的新一代的年轻人,她们依然要重新去面对每一个同样的老问题。
可是谁不是这样呢?跟大家通信的我,从新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也会自问,这些问题,我真的全部都解决了吗?
我想起渡边淳一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几千年来,人类的爱情从没进步过》,我非常喜欢,摘抄一段:
人类社会几千年来迅猛发展,但是有一种东西是完全没有进步的,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爱。自然科学是一种前赴后继的东西,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更先进的东西,有一个继承的过程。如果前人没有基础给你,你只能从头来。但是在爱情的世界里,它不可能做到前赴后继,它不像自然科学是可以积累的。
岂止是男女之间的爱情啊,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情感,感悟,了解,参透,爱也好,怕也罢,好像都没有办法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直接去发展,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是从零开始,独自一人孤独的在黑暗中摸索出路,每个人都是孤军奋战,每个胜利都是个人的胜利,而旁人能做到的,只是陪伴,只是在黑暗之中,点亮一盏灯,至于谁能看到,谁又能真的借此走出迷雾,可能就要看个人的造化和悟性了。
如果到死也没有解决,其实也没关系吧,就像荣格说的那样,“人生的严肃问题永远不会完全解决。如果它们什么时候看起来似乎完全解决了,那么这就是失落了某种东西的征兆。一个问题的意义和目的并不在于它的解决,而在于我们不停的努力解决它。单是这一点就能防止我们变得愚蠢和僵化 。”
说到这里,我很欣慰自己出版过这本书。很庆幸当年跟从自己的心意,去回答那些不时髦的问题,也没有用轻浮的语气去回答那些问题,就是老老实实的去思考和回答那些,对我自己来说是真问题的问题。很欣慰自己当时有勇气去触碰那些,对于我和读者来说,都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深刻的问题,更让我欣慰的是,我有着这么好的读者,他们认真的活着的劲头,让我也深受鼓舞。他们每一个人,都让我惦念,真希望他们都能够幸福。
所以对于我这个作者本人来说,这也是一本美好之书,从此和陌生人之间,有了一些淡淡的羁绊,渐渐的相信作者和读者之间,可以是这样一种美好的关系,于是后来就一直毫不犹豫的写下去了,是因为被大家温柔相待了吧。
遇见你,真美好。
2017年,把这本书重新出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除了老朋友,还能解释新的朋友,那就太好了。
PS: 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不介意,烦请帮我转发,不胜感激!
《我们心中的怕和爱》购买链接 →亚马逊购买链接 当当购买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