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一代绘画巨匠
![]() |
引言
有句老话说的很好“每个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和成长背景,但是,走怎样的路,怎么渡过自己的一生,却是可以选择的”,就好像“明四家”之一的仇英,虽然各方面不如他人,但凭自己后天的努力,终究成为“大家”,今天,就来看看他的前半生~
![]() |
明·仇英像
仇英(?--1552) 字实父,号十洲,又号十洲仙史。太仓人,长期寓居苏州。
仇英命短,只活了50多岁。甚至连具体的生年都没有记载。但他是不可埋没的绘画巨匠。
尽管出身微薄,画史记载极少,但他敢于同命运抗争,一生都始终如一地努力奋斗。
![]() |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
他的人物画尤精,工笔重彩是他最擅长的方法。他的水墨山水、青绿山水画建树重大,尤其是他的青绿山水画堪称典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由于仇英的创造性成功,为我国画坛带来了一个青绿山水的复兴时期。
![]() |
仇英原本是太仓人,少年时期全家搬到了苏州。到苏州后,他先在桃花坞一带当漆工维持生计。
虽然生活的很卑微,但他仍旧酷爱绘画,最终拜了周臣(没错,这个周臣也是唐伯虎的老师)为师,学习绘画。
![]() |
明·周臣《春山游骑图》
差不多1517年,仇英认识了文徵明,也正是这一年,文徵明作了《湘君湘夫人图》。
王穉登跋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写道“刚开始文徵明让仇英画这幅画,连画了两遍,文徵明都不满意。没办法,文徵明才自己挥笔作了这幅画”。
![]() |
明·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
据《大观录》记载,此时的文徵明刚好四十八岁,正是艺术造诣成熟且名气颇高的时段。而此时的仇英,虽然被文徵明赏识,但绘画水平还在早期起步阶段。
![]() |
明·仇英《仙山楼阁图》
在学画时,仇英还是以漆工为主业,就算是到了后来,逐渐以绘画为主业时,他还是没有放弃他漆工的旧业。
仇英在成长过程中,文徵明父子包括他们的门徒,可以说是仇英最大的贵人。他们对仇英除了赏识和提携之外,还为他卖画创造各种条件。或有合作,或做题识,或直接引荐各种亲朋给他认识,甚至直接给他介绍买家。
![]() |
明·仇英 人物画作
1520年,仇英和文徵明合作了《摹李公麟莲社图》。
这幅图描绘的是十八贤士。题款是:“庚辰秋日衡山文徵明长洲仇英同摹李伯时莲社图。”此处也有乾隆帝的题跋,其中说明人物是仇英作的,山水是文徵明所画。
![]() |
《摹李公麟莲社图》局部
其中人物是仇英所画,山水是文徵明所画
仇英跟文徵明的儿子、学生经常合作书画,足以证明他与文徵明父子的亲密关系。
1526年,文徵明的门生王宠与仇英合作了下面这幅《竹林高士图》。今藏于西柏林东亚美术博物馆。
![]() |
明·仇英《竹林高士图》
匡时2011秋拍成交价517万元
1543年除夕日,文嘉、王谷祥和陆治去了仇英在苏州的家。仇英和陆治联手创作了《寒林钟馗图》。后来,文徵明在图上用行书补了一首元周密的《钟馗诗》。30年后,当文嘉再看到这幅画时写了一个题跋,并在当中叙述了这幅画的来历故事。
![]() |
明·仇英《寒林钟馗图》
如今藏于辽宁博物馆的仇英《赤壁图》卷,也同样说明仇英跟文氏父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 |
明·仇英《赤壁图》局部
2007年拍卖以7952万成交
《赤壁图》卷上有彭年、文彭、文嘉和周天球合书苏轼《前后赤壁赋》,并以此形式表达他们对仇英绘画中艺术魅力的敬仰。
![]() |
明·文嘉等人在《赤壁图》上题识
翻阅资料,文徵明父子在仇英作品上的题跋非常之多,不胜枚举。也正是因为文氏父子的赏识提携,加上仇英后天的努力,他的绘画作品在中年之后在文人阶层里广泛传扬。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博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