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祭天,神人授声
可供我写字的地方很多,豆瓣的日记与评论,知乎的答案和文章。只想找个地方将自己想要公之于众的文字收集在一起,就有了神人畅这个公众号。 我惯用曲笔已久,喜欢用那些并不广为人知的意象和典故去暗示、去象征、去讽喻,而不直言,大概可称作春秋笔法了。当然我也懂得,此类文字是不符合当下信息时代潮流的,奈何本性难移,便以对此公众号不甚在意聊以自慰了。 既然满篇暗语,皆是曲笔,那就找个琴曲名作公众号的名字好了。不过此名须得别致,既古意盎然又积极向上,既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浩渺,又有天人合一的大道和人文精神的关怀,既是对和乐生活的礼赞,又是盛世危歌的警醒。 我对古琴实不了解,但依稀记得《琴论》之言:和乐而作,命之曰畅。言达则兼济天下,而美畅道也;忧愁而作,命之曰操。言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也;引者,进德备业,申达之名也;弄者,情性和畅,宽泰之名也。 那就选个毫不谦虚的“畅”吧。 和乐而作,兼济天下,美畅道也。 加之流传下来的畅曲只有两首,《神人畅》与《南风畅》,好挑。 南风者,闻之有柔弱之意,我听着不妥,弃之。 庄子于《逍遥游》中言: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神人者,位居圣人之上至人之下,够霸(中)气(二),甚合我意。 此曲又名《尧畅》,赞颂着上古大同,田园牧歌的时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那样乌托邦式真(多)假(半)难(是)辨(假)的虚幻美好,不恰好合适插上可望不可即的理想旗帜? 观琴曲本身,其音调古朴粗犷,节奏铿锵,曲风淳朴自然,苍古雄健,如江河行地,音节清莹透亮,似日月经天,含天人合一之意。 《神人畅》表达了昔日部落领袖尧祭祀之时弹琴,奇妙琴声感动上苍,天神降临,与人们欢乐歌舞,共庆盛典。可谓帝尧祭天,神人授声。 还有一个藏得很深的小细节,《神人畅》中降世与人同乐的天神存在于泛神论信仰时期,不与一神之论同流。 不谈理想,不说信仰,我已经过了为某种信念不惜一切的重度中二病时期。缘何?因恐惧执念错谬的严重后果。那么理性的做法是,懂得自以为美妙的愿景不过是一己愚念。谈谈音乐罢。 介绍下刚被我嫌弃太温柔的《南风畅》,下面是复习文言文时间。 舜有孝行,以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南风长养万物,父母恩及于子,如物得南风,夔为典乐之官,欲天下同行舜道,故歌南风,以赏诸侯,使四海同孝也。其词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故曰南风。 如果有对说唱和喊麦的热情接受无能的伙伴,推荐我最喜欢的两首古筝曲给你,《春江花月夜》和《沧海龙吟》。 听说过教主字吟苍的。“吟”字化用于“沧海龙吟”,“苍”字指代苍天溟海。没错,是我一如既往的霸(中)气(二)风。 当然,我对琴曲的爱好也并非都在走空灵辽远风。比如,结尾时分享一首《玉树后庭花》这种调调的(食用需谨慎,单纯欣赏诗歌也不错)。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不过还有《俗世呀》和《青媚狐》这种的呢,建议在b站配合焦恩俊一起搜索后食用更加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