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法语绘本和美丽的人生
![]() |
成人为何要读绘本?简单地讲,这验证了英伦才子德波顿口中文学与哲学的功用:慰藉。(《哲学的慰藉》)对故事的喜好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而且,绘本的故事虽短,却往往可以引发对人生重大课题的思考。所以从深层次讲,绘本是满足了人们对思考的需求。在对阅读早已失去兴趣的时候,一旦发现了绘本这种既浅显又深刻的以故事为意义载体的读物,已经消失了的童年可能再度回归。
绘本所涉及的主题大多跟作者本人的思考和日常经验相关,其中很多也是人类的普遍经验和感受。譬如,有的书告诉人们:个性不仅是可以被接受的,也是值得赞美和有价值的。(《古怪的人,温暖的心》)有的书鼓励人们走出舒适区: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对外界的恐惧,对超出自己经验的事物的恐惧。(《通往梦幻岛的桥》)有的书告诉人们幸福的来源就在于珍惜人生的每分每秒。(《带来幸运的小饼干》)有的书忠实地面对相依为命、失去亲朋、怀念、自闭和重新走出来的心理历程。(《谢谢你,你对我很重要》)它们跟早期的童话和民间故事一样,并不避讳生活中黑暗、残酷和不合理的一面,却引导人们的视线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并珍惜它们,从而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 |
![]() |
一个身上布满刺青的壮汉,会发现一只小狗不开心,蹲下来轻轻抚摸它。明明台下已经没有观众,乐队却还在卖力地演奏。这很古怪吗?一个把自己封闭起来的人,因为陌生人一句关心的话就走出阴霾。一群从来不关心外面世界的岛民,因为一个小女孩的到来就勇敢地出发。这很不可思议吗?这些情节,犹如帮助人们打开了心灵之眼,从已渐趋麻木的灵魂深处调出那些柔软而敏感的部分。这也是故事的功用。有了谅解和互助的人生一定会更美好,而有了理解和关注,才会有进一步的行动。
![]() |
巧合的是,以上这些都是在法国出版的绘本,法国人对这类题材故事的喜好,跟他们从小接受的哲学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从很多文艺评论中也可以发现:生活的敏感、艺术的自觉是对艺术塑造的一种高层次赞美。拥有一颗敏感的心灵,这不是羞耻,而是值得庆幸的。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美丽的谜。我们的人生历程,并不是为了发现谜底,甚至连无限接近的可能性也很小。发现沿途风景的美好,对遇到的陌生人报以微笑,把自己的发现与别人分享,或者,去勇敢地探索,并不在乎结果,这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老兔/文
![]() |
![]() |
![]() |
![]() |
© 本文版权归 bunny friend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