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14
今天有人跟我讲“你以前”,在我读完白石一文的《崩坏》之后。所以,“我们以前”怎么了吗?
他说“你以前不讲话,你以前很坏”
——“可是我现在很喜欢讲话”
——“但我现在不喜欢讲话了”
那就不讲话吧,也没关系。我这么想。
——“我估计是遇不到喜欢的人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欢”
在看崩坏的几个小时里,我无数次觉得主人公就是我,在讲我曾经想讲的话。看到现实里面那个人抛出来的疑问,先是愣了一下。结束阅读崩坏之后,整个人变得异常温柔,决定认真地对话一次,于是没有玩笑,很认真地敲了一句话。
——“你会心跳吗” “会心跳就是喜欢了”
回车键按下去之后又觉得少了些什么。可能也不需要心跳吧,可能有的人是脸红呢?
吹到凉风的时候感觉是秋天了。包括老妈的唠叨,好像每个季节都会重复几次。没有秋装。“我以前”在的城市没有秋天,也不是完全没有,就是短暂的一周,马上就可以换成冬天的厚外套或者防风衣。好久不穿秋装,也不知道秋装的时尚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好像的确要思考一下,难道我还是继续穿着家居服乱走吗?“我以前”吹习惯了超大的风,就越来越不爱梳头。“我以前”还能踏高跟鞋,现在一点都穿不习惯。“我以前”喜欢7点钟以后再和人约晚饭,我觉得我得对得起“晚”这个字,吃完饭以后一人拎一杯饮料或者奶茶,陪N买夜宵。“我以前”老是被抱怨说别剪头发了,女孩子要留长头发啊,终于被劝服以后再也没剪过特别利落的短发了。“我以前”9:55下课的话,有几次大着胆子一个人走小树林的小路回了寝室,第二天就听人讲有女生在那里被猥亵了。“我以前”因为特别质疑一个老师的讲课而错过了一门很有趣的学科,现在我自学完了那本教材。
“你以前”跟我同桌的时候夸过我一句。
以前就是以前,现在也会变成以前。当对方讲出“以前”的时候,给了我们一个回忆的机会——自己的回忆和共同的回忆。
晚上我把巧克力放进购物袋里的时候——“我以前”每天都带巧克力去学校吃呢——这么想起来也蛮有趣的。现在因为医生的嘱托不能吃太多甜食,可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以前”的借口,吃起了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