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评《中国有嘻哈》—是窃不是偷
燥 这个夏天很“燥” 不只有各种揪心的天灾人祸,还有声势浩荡,打着中国的名义把这个夏天掀起一股热潮的综艺——《中国有嘻哈》 真是一个出生就令人瞩目的孩子,头戴着抄袭韩综的帽子,身披着两亿制作费的华丽外衣,手握着吴亦凡这个大佬,未播先火毫不夸张。 其实,之前听过中国要翻拍《SMTM》心里骂了一万句mmp,但想着中国的嘻哈算是太小众化的东西,根本不会的,还开玩笑说名字不会翻成《给我钱》吧,显然没有,给我钱成了《SMTM》在中饭嘴里的名词,但打脸的是真的成了《中国有嘻哈》。爱奇艺的独播,一开始就在微博热搜久久不下,各种黑幕,各种diss,就算你从未听过嘻哈两字,怕是也快要被洗脑的程度了。我选择了当吃瓜群众,看看他们要搞出个什么样,毫无疑问,背负着那多黑点,这个节目还是成功了,少女们开始喊着老公,骂着黑子,不知道何为抄袭,何为respect,“rapper”们的骂战等同于diss战,“rapper”们的吸毒史等同于嘻哈者该有的样子,把别人的死亡拿来讽刺对方,女友粉还高呼“respect”。 这个夏天真的很“燥”,文在寅的上台没能停止韩国部署萨德,印度的逾越国界没能停止中国加紧限韩。 出不去的国民,给国内带来了巨大商机,或许是时间太过仓促,导演们都选择了走模仿这条路,反正不用掏版权费,不用付知识费,有人看了就是赚了,反正看不到外面世界的国人会选择漠视,看到外面世界的国人则会被背负上卖国贼的罪名而选择闭口不谈,就算说了,薄弱的声音也会马上被湮没在人海之中。这个思维导致了这个夏天成了抄袭者的天下,从有嘻哈到中餐厅,从亲爱的客栈到向往的生活,十三亿人口不如一个弹丸之地怕是最大的讽刺了。 模仿=原创 本来真的只是相安安静静当一个吃瓜群众,纵使心中有万般不满。直到今天看到一篇文,有嘻哈的导演对节目抄袭的回应,真的变为了愤怒又或是无奈,不买版权,坚持原创,这话不矛盾吗?不买版权不就承认了你用了人家的创意,坚持原创,见鬼去吧,99%的相似度,剩下的1%我只能说是制作人不一样,语言不一样,选手不一样,对不起,怕是我眼瞎,看不出来两者有什么差。这样的回应真不禁让人想起孔乙己的一句话:是窃不是偷。那么也就是说模仿=原创,哦,原谅我这么多年的语文白学了。 respect 孔乙之人随风而逝 弹丸之地方可言国 十三亿人亦可创新 等着真正对中国综艺说出“respect”的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