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艺事物语——尼姑下山
一、挨打
许多人都向往从一而终式的爱情,这种事情自然有不少的例外,比方拿现在的徐魏来说,他这辈子干过的最后悔的事情也许就是投错了胎。做为一个男人,他总不能赖在女人的怀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山盟海誓。还不到中午,他昨晚又被老婆打了的事就传遍了整个剧团,每个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徐魏这次到底是为何挨了打。
整个上午,他都在一边捂着被打肿的面颊,一边跟人不停的解释
“没啥,就是跟老婆交流了一下专业心得,一激动,我自己摔的。真的,没啥事!”
同事们听了似乎也都信以为真,即便大家都能猜到事实的真相。他们一边围着徐魏,一边打趣他开着各种损人的玩笑。
“交流就交流,敢情交流到床底下去了吧!”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会,引发了阵阵哄笑。
徐魏虽然脸上笑嘻嘻的,可是心理实在是不太舒服。在这个京剧团,他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笑话,对于这些事情,他除了笑脸相迎,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今天是周一,团里召开了全体演职员的大会,主要讨论即将举办的青年演员个人专场。作为一家省级的艺术院团,这里的京剧团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这其中却不包括徐魏,虽然他毫无疑问也是青年演员之一。按照目前的计划,凡是4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都要参加系统的专业再培训,主要安排他们跟省里和省外的著名老演员学戏,然后再集中做展示汇报,特别突出的演员还要举办个人专场。
但是徐魏心里清楚,不论是系统学习,还是展示汇报毫无疑问都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徐魏,打从进团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在演员队伍中靠边站了。不演戏也好,反正徐魏也没有太多想上舞台的渴望。让他不快的并非是因为自己演不了戏,而是源于自己的那位宝贝老婆——刘翠翠。与自己的不招人待见相比,老婆大人倒是在舞台上春风得意,演艺事业不能说是如日中天,倒也算是蒸蒸日上。作为团里唯一的“女花脸”,她现在可真是块人见人爱的宝贝。
这次团里要举办专场的演员共计有六位,徐魏的老婆刘翠翠就是其中之一,今天上午的会议主要就是讨论每个专场演出剧目的具体安排。关于这个问题,刘翠翠早半年就开始了精心筹划,她昨晚躺在床上还在跟徐魏认真讨论这次专场的诸多事宜。要是换成了一般的男人,估计都会在自己英明的老婆大人前充当一脸无辜的听众。可谁让徐魏跟翠翠是同行呢!这同行跟同行之间就不免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一来二去,讨论就变成了争执。
刘翠翠坚持要在专场上要演一出关公戏,比如《水淹七军》 《古城会》 《单刀会》或者像《临江会》这种,原因仅仅是自己一直喜欢关公,想利用专场的机会过过瘾。这种危险的想法遭到了徐魏的坚决反对,他反对的理由非常简单。他清楚自己的老婆演不来这样的戏,一来是唱功完全跟不上,二来是功架和做派完全达不到要求。他担心老婆演了关公戏,不但得不到好名声,反而惹了一声骂。再说自己老婆拿手的戏不少,为何偏偏要挑自己演不来的剧目呢!
徐魏虽然是好心,但是翠翠却并不领情,再加上她一贯在家里霸道蛮横的作风,说着说着就动起了手,沙包大的拳头立即朝徐魏的脸上招呼了过来。翠翠的这一拳打的狠,徐魏不仅脸上疼,更痛在心里,原来自己的老婆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上,终究要比自己高出一头。
结婚这么多年,徐魏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他以前跟刘翠翠吵归吵,打归打,但是很少在专业问题上发生争执,即便有争执,他一般多少也让着翠翠。不过这一次,他实在有点忍不下去了,原来结婚这么多年,刘翠翠根本没有看得起过徐魏。不仅在生活上看不起,就连在专业上也是如此。是啊!徐魏究竟有哪件事能让自己的老婆看得起呢?
上午的会开的很快,虽然大家吵吵嚷嚷议论了半天,具体的剧目安排还是没能商定。转眼之间就到了中午,徐魏有点坐不住了,想偷偷溜出去,找点东西吃。开会到了这个点,坐不住的不止徐魏一人,他周围的那一圈小姑娘已经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
“徐老师,你老婆搞专场,你夫妻二人怎么说也得来场同台吧?”
说着话的小姑娘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捅了捅他,同时一脸坏笑的望着周围的其他人。
“对啊!徐老师,这么好的机会,您千万别错过啊!”另一个小姑娘也趁机跟着起哄,搞的周围人都笑了起来,在会场内弄出了一片很大的动静。
听到如此巨大的笑声,正在讲话的领导有点火了,他呼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盯着还在笑的一群人,大声的喊起话来,那声音听着好像是要突然炸了的雷。
“好你个徐魏,我说怎么回事!原来又是你!”领导知道这次挑事的又是徐魏,还想说点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就又忍住了。
“时间不早了!商量好的工作各部门就按时去做吧!散会,散会”领导摇了摇头,冲徐巍的方向又摆了摆手,然后就拎起自己的茶杯和包出去了。其余的人也很快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只留下徐巍一个人还待在本来就不大的会议室里。他坐在那里,脑海里一片空白,楞神看着墙上的一幅彩色剧照,禁不住感到鼻子有点发酸。生活已经让他饱尝了种种的不幸,却从未在此时让他体会这般的屈辱与绝望。
自己就真的不能再演了吗?连那些刚进团不久的小丫头片子都可以这样取笑自己,这让他一个大老爷们的脸到底往哪里搁呢!徐魏一边琢磨着这股难受的滋味,一边缓缓的站起身来。
二、小尼姑年方二八
团里本来下午还安排了一出戏的排练,但徐魏却偷偷溜了出去,反正他在戏里就是个普通的龙套,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一个下午,他乘着曾经熟悉的21路公交车,穿过繁华的商业区,来到了昔日人声鼎沸的老城区。当公交车驶入一条两旁栽种着梧桐树的马路时,他的心里禁不住咯噔了一下,要知道,他可有十多年没来过这里了,倒不是他真的不怀念这个地方,只是很多时候他不愿去面对自己如此糟糕的过去。
徐魏当初学戏完全是为了有机会逃出自己水深火热的家庭,但是学了戏之后,他仍然没有得到安宁。一个班那么多的男生,自己偏偏被老师挑中学了“旦角”,如果在过去,男人演女人还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在今天到底让人觉得有点奇怪。所以,在戏校学习的这几年,他每天总是要站在一堆姑娘中间,大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徐魏曾经认真的找老师谈过一次,说自己打死都不愿意今后扭扭捏捏的在舞台上演一个女人,但是他的主教老师却坚决不肯,不但不肯,而且甚至跑到学校领导那里,表示徐魏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再后来,徐魏看到自己抗议无效,甚至开始了更加极端的反抗,比如他闹过绝食,甚至要跑去跳楼,一来二去的折腾来折腾去,把周围的人都搞怕了。可也许真是应了那句“命里注定”的话,他最终还是在不断的哭闹声里从戏校毕业了。
毕业的汇报演出上,他选择的表演剧目是《思凡》,这是一折平时很少演出的昆腔戏。不长演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戏实在是太闷了,经常是一个人在舞台上又哼又唱的折腾将近半个来钟头,底下的人早就昏沉沉的睡去了一大片。所以,大家都或多或少基本都学过一点这折戏,演出的机会却着实不多。本来徐魏的老师是想让他选稍微热闹点的花旦戏,但是徐魏却坚持非《思凡》不演。
正式公演的那天,他前面那折的武戏偏偏还出了点事故,一个学武旦的姑娘在从桌子上翻下来的时候,意外的扭伤了脚,演出不得不临时暂停。等到重新开锣的时候,观众席上充满了躁动的气息。当许多人还在对刚才的事情议论纷纷时,徐魏就这么一摇一摇的从舞台侧面走了出来。
笛声一响,观众席上反倒是变得安静了,当徐魏开始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唱那支《山坡羊》时,底下的人居然全都在聚精会神的听她唱,看她演,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就连在侧幕旁边等待自己学生的老师都有些惊叹。总之,那天,这折《思凡》的反响出奇的好,应该说,徐魏演的这个小尼姑好似有一肚子的委屈,同时也有股莫名的怨念无处排遣。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相貌平庸,资质平平的姑娘偏偏幻想着能够嫁入豪门,却又郁郁不得志的那种尴尬。这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小尼姑也许不是别人,同时应该就是当时的徐魏自己。
演出虽然成功,可并未给他今后的事业带来好运。省里和市里的京剧团都以名额以满为理由拒绝接受他入团工作,倒是省里的一家昆剧团看中了徐魏,可是这家昆剧团的经营状况却极为不好,徐魏刚进去不到一年,昆剧团就被上面撤销了编制,人员也全部解散,老人提前退休,青年人只能被硬性分配给其它的文艺团体。徐魏后来觉得不唱戏也很好,干脆没有接受上面的分配,直接去了一家餐馆当服务员,给人端盘子倒水反倒感到逍遥自在。
后来徐魏在戏校的老师听说了他的现状,万分焦心。这位老师也是纳闷,自己千挑万选的学生咋这么不爱这门艺术呢!甚至还要如此糟践自己。他为此专门找到徐魏,苦口相劝,徐魏真是不忍心看到老师这样为了自己担心到这种程度,无奈之下,他终于答应老师回剧团好好上班。
每次只要想到这些,徐魏的心里便是五味杂陈,他毕业之后,几乎就再没回过学校。以至于后来学校搬走的时候,以前的同学还相约回学校拍照留念,他压根儿都没有选择一同前往。他之所以今天回来,是因为想在打定主意做一件大事前再重温一下这里。可是等待着他的早已不再是当初熟悉的校园,而只剩下了堆满瓦砾的垃圾堆,灰黄的色彩在他的眼前弥漫开来,昔日老旧的几栋教学楼荡然无存,只剩下几只白色的塑料袋被风高高吹起,在空中有气无力的盘旋着。
果然是一点都没剩下,徐魏一边感到有些失落,一边在布满瓦砾、尘土飞扬的施工场地上漫无目的的一圈又一圈的走着。他有时偶尔会抬起头来,若有所思的望一眼灰黄的天空,仿佛想到了什么。今天的确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徐魏如何能够忘记轻易的忘记呢!本来今天他是不应该跑到这里闲逛的,可惜啊!自从结婚之后,他很少再会如此特别的纪念这一天了。
十几年的某一天,大概也是下午的这个时候,徐魏的母亲从自家阳台上一跃而下。关于那一天的记忆,徐魏早已变得异常模糊了。当他放学回来的时候,母亲的尸体已经被人抬走了,除了地上还来不及清理的血迹之外,一切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对于母亲的死,徐魏并没有感到特别的难过。成年后,他才终于明白自己当时的反应并不是多么的残忍与麻木,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母亲注定是这段不幸婚姻的牺牲品。如果那天她没有选择用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没准哪天就会让嗜酒好赌的父亲拧着脑袋溺死在马桶里。想到这,徐魏再次感到昨晚挨过巴掌的脸颊有一阵火辣辣的生疼,也许终有一天,他的下场会如同母亲一样。
假若真是那样的结局,倒也不算太坏。不过,他终于找到了不使自己变得狼狈不堪的办法,想到着,徐魏顿了顿了脚,扭头就朝来时的方向飞奔而去。
三、老婆大人
按理说,在外人眼里,同行之间的婚姻多少应该妇唱夫随,不能说是幸福美满,至少也是一件实至名归的事情。本来徐魏并未想过结婚这事,这倒不是说他没有喜欢的姑娘。因为学戏的关系,他反倒跟女性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他了解她们,跟她们相处的不仅是融洽,有时候更多了几分仗义。徐魏是真心的关心爱护女人,但是他却不能想象恋爱和结婚这件事。因此,他的这种仗义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多情之人。
徐魏和刘翠翠在学生时代就认识了,进校的第一天,刘翠翠就开始盯上徐魏,只不过那个时候彼此都还小,经常在一起瞎胡闹,也没有人真的会把男女之情放在心上。徐魏倒是一直把刘翠翠当哥们看,虽然两个人之间关系比较亲密,可他从未想过两个人之间会发生点什么。因为学戏的缘故,他平时跟女孩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久而久之跟她们就非常熟悉了,可没想到这件事最终能让刘翠翠醋意大发。
临毕业之前,刘翠翠有一次喝多了酒,情绪上有些把持不住,就彻底爆发了。半夜三更的时候,他跑到徐魏的宿舍楼底下,开始大声的鬼嚎,一时间搞的非常难看。最后徐魏看她闹的简直不成样子,只好下楼。这个刘翠翠也是个怪人,偏偏是软硬不吃的主,你要是跟她扛膀子,她能跟你撕破脸,跟你横到底,你要是主动示弱,她就会蹬鼻子上脸,越发闹的厉害。看到徐魏下了楼,酒劲正在上头的刘翠翠愈发来了劲头,一把掌就直接打在了徐魏的脸上,偏偏翠翠力气大,徐魏又生的单薄,他一个趔趄就坐到了地上。被打之后的徐魏半天才捂着脸爬起来,他一句话也不说,呆呆的看着继续发疯的刘翠翠。
这之后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那天晚上,徐魏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直安静的坐在地上听翠翠骂。一直闹到下半叶,等翠翠酒醒了,他才小心翼翼的把她送回了住的地方。
徐魏对于女人如此的温良恭俭让,着实让许多人吃惊不小,这其中倒真有些特别的故事。徐魏生在一个特别可怕的家庭,父亲不爱母亲,自然也不怎么疼他这个孩子,每天都是喝的醉醺醺的回家,喝醉了就要打人。以前徐魏母亲还健在的时候,母子俩挨打是家常便饭,等徐魏稍微懂点事情之后,父亲的行为变得愈发厉害起来。他记得有一次父亲甚至掐着母亲的脖子,把她的脑袋往马桶里按,母亲的脑袋砸在马桶壁上的咚咚声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后来徐魏去艺校念书之后,他感到终于摆脱了父亲的魔抓,可是母亲的性命却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自己虽然逃出了父亲的魔抓,最终还是蹲进了婚姻的监狱,而这监狱的钥匙就抓在了翠翠的手上。自从那次闹完之后,刘翠翠就变得更加变本加厉,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徐魏看出来了,刘翠翠这次是要逼他就范。他对翠翠的那份感情本没到夫妻的那个份上,可是当他看到一个大姑娘为了自己每天搞的寻死觅活,实在是太不成体统,终究是动了恻隐之心。此时,他也顾不得什么“婚姻是人生大事,需要慎重对待”之类的人生警句了,他一咬牙,一跺脚,一闭眼,最终顺从了刘翠翠。
本以为结婚之后刘翠翠会消停一些,可徐魏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徐魏发现刘翠翠对自己上台唱戏这件事情居然有着非常大的意见。他起初以为刘翠翠只是讨厌他每天跟剧团的一大堆姑娘们整天待在一起,心生嫉妒。可是时间一久,他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徐魏对于能不能登台表演这件事看的并不重,一方面他清楚现在的戏曲演出不景气,僧多粥少是目前许多剧团面临的普遍状况——演出机会少,剧团的演员却非常多,每个人如果都想登台正儿八经的唱两出,那怕是要轮上小半年的功夫;另一方面,徐魏虽然吃了唱戏的这碗饭,但是他不像一些人如此的看中能够露脸的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当初要去艺校学戏是为了摆脱父亲的魔爪,逃离开那个如同地狱一般的家。毕业后,他之所以还能回剧团唱戏,即是因为不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也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糊口的差事。这多种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徐魏在团里闲云野鹤一般的状态,他除了跑龙套,有时还在演出前后还帮着团里的美工搬搬东西,干点跑腿的杂事。
徐魏不稀罕唱戏,但是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生活需要被一个女人所管束。老婆不让自己唱戏,一方面估计确实是吃醋,另一方面估计就是纯粹的霸道。翠翠想让徐魏知道,跟她在一起过日子就必须凡事都依她的主意。假如徐魏非要跟翠翠对着干,等待他的将不仅仅是一场可怕的家庭战争,更有可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皮肉之苦。
有好几次,他因为演戏的事跟刘翠翠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其结果就是他的脸上平添了几道红通通的鞋底印,长久的挂在脸上消不下去。后来,徐魏挨打的次数越来越多,挨打的程度也越来越重。有一回翠翠甚至用高跟鞋重重的敲他的脑袋。那种骨骼因为遭到重击而发出的咚咚声格外吓人,这让徐魏又想到了母亲的脑袋被父亲撞击在马桶内壁时发出的声响。
本来团长还有些器重徐魏,有时会让他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虽然他永远都是大家闺秀旁边的使唤丫头,整场戏也没有几句台词,但是徐魏并不会计较这些,他只想把日子好好的过下去。命运偏偏如此残忍,当他经常隔三叉五的顶着一张伤痕累累的脸来上班时,自然也就再也不能有登台的机会。他后来才明白自己之所以会无休止的遭受翠翠的凌辱与虐待,多半是因为这才是老婆阻止自己登台演出的唯一办法。
四、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这么多年来,徐魏一直活在巨大屈辱感后的自我安慰当中,渐渐的,他似乎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昔日母亲的影子。婚姻对母亲来说是一份寄托,假如这份寄托最终落了空,母亲就无法知道自己该如何活下去。已近三十五岁的他怎能去重复这样悲惨的命运,越是这样想,他心中就越发坚定了要离开刘翠翠的念头。哪怕自己一辈子隐姓埋名,做牛做马,都不能死在这个女人的手里,连一点骨头渣滓都不剩下。
今天下午当他返回剧团时,便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刘翠翠,老子要跟你离婚”
他用尽浑身的力气扯着嗓子站在排练厅的中央大声的嘶吼着,简直像是一个被掐住脖子的人发出的最后一声呼救。
喊完这一嗓子,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徐魏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停了半天,见没人搭理自己,甚至连刚刚还在排练的刘翠翠也没有任何反应,便感到格外得意。他大摇大摆的走出排练厅,站在剧团中间那方不大的空地上,看着西沉的太阳,禁不住有点感慨。
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担心一贯霸道的刘翠翠有可能拿着砍刀过来追杀自己,心中只剩下阵阵得意。从排练场出来,他独自在剧团里绕了一圈,然后从边门溜了出去,途中经过一家超市买了点菜。不知为何,吼完那一嗓子后,徐魏的心中此刻有了底气,他不住的暗示自己一定要跟这个母夜叉斗争到底。
回到家,徐魏晃晃悠悠的烧好了晚饭,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刘翠翠回来。天很快黑了下来,刘翠翠也回来了,她绷着一张脸不说一句话,只是安静的坐到了已经摆好碗筷的桌边,安静的扒了几口饭,就又一声不吭的出去了。
趁这会功夫,徐魏享受到了久违的宁静,他关闭屋子里所有的灯,一个人安静的坐在沙发上,让黑暗逐渐吞没自己。他坐着,一动不动,闭上眼睛,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些熟悉的旋律。
他这才发现已经好久没有正儿八经的唱过戏了,本以为唱不唱戏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关系,可这些东西早已悄无声息的流进了自己的血液。有些事情尽管你会忘记,可是它们总会像影子一样时刻追随着你。想到这里,徐魏突然觉得不论今后自己是否要跟翠翠继续过下去,有些事情他是必须要做的,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刘翠翠是夜里一点多回来的,刘翠翠刚一进门,看到坐在沙发里的徐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就像一个范了错误的小学生。徐魏深知自己老婆的性格,一向不服软的刘翠翠断不可能像自己低头,他记得上一次刘翠翠主动向自己道歉还是学生时代有一次学戏的时候。
那次本来是假期,又正好天热,许多学生都回了家,只有一些人还呆在学校。徐魏和刘翠翠就是其中之一,学校的一位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临时给这几个留校的孩子开了小灶,除了基本功的练习之外,还顺便排了一出戏。这出戏的名字叫《千里送京娘》,本是一折许久不在舞台上演出的昆腔戏。戏的大致内容是说宋太祖赵匡胤因为犯事被朝廷通缉,逃难在外,路途中偶然搭救了被匪徒绑架的赵京娘。赵匡胤打跑了匪徒,因为担心京娘的安危,于是决定千里迢迢护送她回家。二人一路上扮作兄妹并肩而行。途中赵京娘对赵匡胤心生爱意,三番五次的暗示与试探,可赵匡胤就是不为所动。戏的最后,赵匡胤的狠心告别了京娘,奔向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这个“单相思,被人弃”的戏让尚在学戏的孩子们来演多少有些吃力。排练的过程极不顺利,翠翠演的赵京娘太过于霸悍,活脱脱一位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她跟徐魏在一起排练,却老是喜欢对徐魏的表演指指点点。最后教戏的老师有点看不下去了,觉得一个女孩子家再怎么有理,也不能把一个男孩子欺负成那样,于是凶了刘翠翠一场。刘翠翠当即十分委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徐魏道歉。这是徐魏的记忆中,翠翠第一次服过软,怕过事的时候。
后来在一个学期结束之后的汇报演出上,老师偏偏要让徐魏和刘翠翠拿这出戏参演,那天演出,刘翠翠的赵匡胤不但威武霸气,其中还多了几分怜香惜玉,而徐魏的赵京娘除了乖巧活泼,倒还透着点乡野丫头的风骚可爱。总之,这出戏非常成功,也广受好评。可惜,自那之后十多年过去了,徐魏和刘翠翠这对梨园伉俪却再也没有一起登台合作的机会。
翠翠扑通一跪,徐魏已经猜到了八九分的意思。这件事要是放在以前,刘翠翠此刻早就将家里翻个底朝天了,这次她之所以如此安静,不吵不闹,此刻又主动示弱,就是不想让离婚的事情干扰到自己即将到来的个人专场。刘翠翠骨子里自私狠毒的那一面不论何时都无法改变。
只要想到这些,在看看跪在自己脚边的翠翠,徐魏的心彻底死了。在这之前,他对自己的老婆和婚姻还抱有一丝的幻想,现在则只有深深的恐惧。妥协终究不能换来老婆的回心转意。就好像母亲在父亲前的软弱最终落只有命丧黄泉的下场,自己早晚也一定会死在这个如同牢笼一般的家里。他瞅了一眼依然跪着的刘翠翠,突然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的说道:
“让我唱戏,咱就不离婚!我说到做到。”
刘翠翠听到这句话,仿佛突然有了精神,她缓缓的站起来,用手擦了两把眼泪,看着徐魏一脸认真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五、一夜夫妻,百年仇
徐魏要在刘翠翠的专场上登台演出的消息第二天便在剧团里炸开了锅,几乎没有人相信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翠翠暴躁的脾气与徐魏任死理的性格碰在一起没准会闹出天大的乱子。
团里的主要领导,尤其团长和书记一直忧心忡忡,他们一方面做徐魏和翠翠的思想工作,一方面私底下开会讨论对策,仿佛突然间如临大敌一般。与领导的审时度势相比,剧团里绝大部分与他俩共事多年的同事大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与其说是无所谓,反倒不如说大家都特别渴望看到一出精彩的大戏。这出大戏不仅即将上演于舞台上,更有可能就会发生在平淡无奇的生活当中。
这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想象中的戏剧场面非但没有在现实中出现,两个人反倒每天显得夫唱妇随,恩爱有加,这既让人感到诧异,同时反倒增加了几分隐忧。这一切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又似乎是火山爆发前短暂的间歇,人人都在等待那一刻的来临,却完全法预知灾难会在何时悄无声息的降临到大家的头上。
专场的日子很快临近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演出的戏码也终于正式敲定,节目单一经公布,马上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与徐魏的同台安排在了当天晚上的最后一场,这依然是一折久不见于舞台的昆腔戏,名为《刺虎》,原本是昆腔老本《铁冠图》中的一折。
这部戏说大体说的是明末崇祯皇帝时国破家亡的一些事情,故事都极为惨烈。《刺虎》这一折里的费贞娥本来是皇宫里的一名宫女,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缢死在煤山之后,她不但没有随宫里的其他人逃难,反倒是有意为大明王朝做一名贞洁烈女。于是,她便扮作公主想找机会行刺李自成,可没想到李自成把她许配给了自己的手下“一只虎”。《刺虎》这折戏也就讲述了费贞娥利用洞房花烛夜,将一只虎灌醉后再将他刺死,最后自尽的故事。
这折戏虽然好看,但也是久不见于舞台。徐魏以前从未跟老师学过这出戏,刘翠翠就更没有接触这折戏的机会。在专场上演一出自己完全没有把握的作品,这真不是一件好事。虽然这是一出旦角与花脸的对手戏,但是远不如两人合作过的《千里送京娘》来的顺溜。
不过,这两人都肯在戏上花功夫,凭借以前演出的视频,加上临时请教一些老师的意见,再靠着稀里糊涂的摸索,夫妻二人硬是把这出戏给排了下来。看过彩排的人都认为虽然二人的表现实在一般,但绝对是当晚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戏离演出还有一个多礼拜,戏票就已经被抢售一空,甚至连加座也早早的卖完了。当红“花脸”刘翠翠和自己的丈夫——又是昔日的传奇演员——徐魏,在时隔多年之后的再次合作,简直成为了那个时候艺术圈小范围的新闻之一。
正式演出的前一天晚上,这座北方的城市终于迎来了入冬以来的初雪。雪是从傍晚时分开始下的,到了下半夜越下越大。第二天天刚放亮,大雪却突然停了。徐魏一大早顶着寒风出了门,来到了剧场。
也许是气温突降的缘故,早上的剧场格外冷静,除了看门的一位大爷,剧场里黑洞洞的见不到一个人影。徐魏沿着观众席边上的过道缓缓的走了一圈,最后一屁股坐在舞台边上,望着底下空荡荡的观众席,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这个时候,母亲的脸再一次浮上了他的心头。那是一张美丽温柔的面庞,他还记得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也依稀听过别人讲述母亲年轻时的故事,在他略微懂事之后,母亲完整的一生才开始逐渐进入自己的视野。
有时他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曾经如此美丽的女人却会有拥有这样悲惨的人生。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演员,而且据说在当地的剧团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她漂亮、温柔、善解人意,即便在成名之后,依然没有丝毫的骄傲,这成为了当地文艺界的美谈。在跟父亲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之前,她都没想过迎接她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一场噩梦。婚后的母亲告别了舞台,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事业,最终连性命都一并葬送在了这段无望的婚姻当中。
徐魏后来一直在想,母亲为何没有选择跟父亲离婚,而偏偏要忍受这些痛苦的折磨。有时她觉得母亲一定是还爱着父亲,所以才不忍离婚,可这世界上哪有天天喜欢让人毒打的道理。有时他又觉得母亲不跟父亲离婚,也许是不想把自己丢给阎王一样的父亲。可是难道一家人整天跟阎王住在一起就是长久的办法吗?总之,徐魏这么多年想来想去,也搞不清问题的答案。
白天的时间过的很快,很快到了傍晚时分,距离正式开戏还有三个钟头。外面的天空又开始飘起雪花,剧场里已经稀稀拉拉的来了些观众,相关的演出人员也早就已经各就各位。徐魏看到大家都忙的这么热火朝天,却并不慌张,而是溜出剧院,去街对面的一家包子店买了几个包子,然后他又折返回剧院,来到后台把几个包子递给了还在化妆的翠翠,自己这才挨到属于他的那张桌子前,一个人静静的吃了几口包子,便开始扮戏。
徐魏很久没这么认真的扮过戏了,他还记得毕业汇报演出那天,他演《思凡》之前,在化妆间里的老师不停的帮着自己调整妆容,那一次,他开始有点顿悟为何女人为何会如此在意自己的妆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不能说是完全对,但至少也有八、九分的道理。女人化妆不一定都是为了给别人看,但是最起码这种行为还是多少传递出了点对他人的重视。小尼姑年方二八,空有青春美貌,却无人欣赏,这种滋味肯定不太好受。
想到这些,他禁不住有些恍惚。
戏里的费贞娥,在新婚出嫁夜,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只是为了去寻死,这又是何苦呢!他记得以前有一位师姐曾经说过,出嫁绝对是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能把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的嫁出去,嫁给一个值得自己托付一生的人,嫁给那个心爱的人,不论他是高矮胖瘦、贫穷还是富有。
可是费贞娥嫁给谁了呢?每当徐魏想到这里,都感到额头冒出阵阵冷汗。也许费贞娥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在新婚的当天夜里,她们早已迈入了死亡的门槛,生命也早已被死亡所支配。在这新婚之夜,这个叫费贞娥的女人将自己嫁给了死亡,如同自己的母亲,也如同现在的徐魏。
想到这些,徐魏没有丝毫的惆怅,更没有任何的感伤。他化完了妆,静静的走到侧幕一边的角落,看翠翠的表演。他知道今天晚上一定是非同寻常的一晚。
六、夜深沉
前面的几折戏很快就结束了,换上戏服的徐魏真感觉自己像是装扮一新的新娘,即将开始一场新婚之夜的奇妙旅程。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这反倒让舞台下的观众有些失望,大家都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非要看到一出最终砸锅的演出才会心满意足的离去。
徐魏心里当然清楚这一点,刘翠翠固然风头正盛,但是这场演出的戏票实在是卖的太好了,那些愿意掏钱来看戏的人多半是冲着他来的,不,更准确的说是想看看这对夫妻会如何在舞台上“相爱相杀”。
可惜徐魏让他们失望了,他出场之后开始唱的那支《滚绣球》不仅毫无亮点,简直就是在平铺直叙,以前人们所熟悉的那个调皮、风骚的徐魏。还没等徐魏唱完,底下的观众已经开始骚动起来,但大家还没有失去耐心。当翠翠扮的一只虎出场的时候,底下开始有人喊好。
当演至费贞娥和“一只虎”拜天地时,徐魏便突然来了劲头,他故意将两个人在舞台上的站位搞错,引发了台下观众的一阵哄笑。当剧情演至两人喝酒时,徐魏一边唱着那支《脱步衫》,一边冷不定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纸,借着舞台的灯光,前排的观众看到上面有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这可是戏里本来完全没有的情节。
台下的哄笑很快变成了的骚动,观众们看着徐魏将这张纸拿在手中晃悠,同时皮笑肉不笑的做着一些稀里糊涂的动作。此刻刘翠翠早已慌了神,她只是感到头脑发昏,身体发沉,额头上也开始冒出一串串的冷汗。刘翠翠心里想着演出要砸,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生硬的配合着徐魏把这出荒唐的闹剧演下去。
当唱到“一夜夫妻百日恩”时,徐魏犹如被鬼神附体一般,突然将这句唱词偷偷改作了“一夜夫妻白年仇。”有不少观众听出了唱词的异样,顿时发出了一阵猛烈的嘘声。
听到嘘声的翠翠彻底呆住了,她此刻恨不能一脚将徐魏揣翻在地,可是理智却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在舞台上撒泼,那可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情,这会让她立刻变成众人的笑柄。
正在迟疑之间,徐魏猛的一把将手中的纸片拍在了桌上,翠翠定睛一看,整个身体彻底僵在了原地,一动也不动,那是一张已经签好了徐魏名字的离婚协议书。此刻,这份协议书就这样直愣愣的被徐魏摆在了翠翠的眼前,她已经无法继续将这出荒唐透顶的戏再继续唱下去了。翠翠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乐队也停止了演奏。观众席上早已炸开了锅,叫骂声夹杂着倒好声一齐朝舞台上飞来。情急之下,早就候在侧幕的团长只能命人拉上大幕,终止演出。
演出结束了。那一晚之后发生的事情便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有一种说法是当天夜里刘翠翠就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另一种说法则是刘翠翠终究还是没有签字,只是跟徐魏大闹了一场,因为有人听到那天夜里从他们家里传出了似乎是摔东西的声音。
不论那天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第二天徐魏却神秘的失踪了,从此便了无音讯,生死不明。徐魏出走之后,翠翠也开始远离舞台,她之后也很少再有什么正式的演出。过后的几个月,刘翠翠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徐魏的,这让她本来就惨淡的心情变得更坏了。过了小半年,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这使她的心情稍微变得好了一些。怀孕加上坐月子,使刘翠翠在家待了相当长的时间,当她再回剧团上班的时候,感觉周围的一切都让她难以适应。她干脆辞掉工作,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这一去也就没了消息,跟徐魏一样的音信全无。
尾声
许多年之后,这里的艺校开始招收新一届的学生,其中在投考戏曲班的孩子里有一位姑娘。招生的一位老师感觉这孩子看着面熟,总觉得应该有些来路,但是却猜不透其中的缘故。考试的时候,这孩子来了一段《思凡》中的《山坡羊》,虽然演的非常稚嫩,但着实让大家眼睛一亮,此时,每个人心底都有些疑惑,这孩子到底是跟谁学了这么一段呢!
突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自顾自的念叨起来:“这孩子真有几分徐魏当年的模样。”其余的几位老师,凡是知道当年那段故事的都微微点了点头。这时人们才想起了当年那晚只演了半折的《刺虎》,以及至今都生死不明的徐魏和刘翠翠。也许他们此刻在某个地方又重新相逢,冰释前嫌之后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也许他们依然流浪在天涯海角,至死都不愿再看见对方。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
年轻真好,因为仍有犯错的资本
年轻也不好,因为一时走错的路也可能再没有回头的机会。
许多人都向往从一而终式的爱情,这种事情自然有不少的例外,比方拿现在的徐魏来说,他这辈子干过的最后悔的事情也许就是投错了胎。做为一个男人,他总不能赖在女人的怀里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山盟海誓。还不到中午,他昨晚又被老婆打了的事就传遍了整个剧团,每个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徐魏这次到底是为何挨了打。
整个上午,他都在一边捂着被打肿的面颊,一边跟人不停的解释
“没啥,就是跟老婆交流了一下专业心得,一激动,我自己摔的。真的,没啥事!”
同事们听了似乎也都信以为真,即便大家都能猜到事实的真相。他们一边围着徐魏,一边打趣他开着各种损人的玩笑。
“交流就交流,敢情交流到床底下去了吧!”
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了一会,引发了阵阵哄笑。
徐魏虽然脸上笑嘻嘻的,可是心理实在是不太舒服。在这个京剧团,他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笑话,对于这些事情,他除了笑脸相迎,真的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今天是周一,团里召开了全体演职员的大会,主要讨论即将举办的青年演员个人专场。作为一家省级的艺术院团,这里的京剧团可谓是人才济济,但是这其中却不包括徐魏,虽然他毫无疑问也是青年演员之一。按照目前的计划,凡是40岁以下的青年演员都要参加系统的专业再培训,主要安排他们跟省里和省外的著名老演员学戏,然后再集中做展示汇报,特别突出的演员还要举办个人专场。
但是徐魏心里清楚,不论是系统学习,还是展示汇报毫无疑问都跟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他,徐魏,打从进团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在演员队伍中靠边站了。不演戏也好,反正徐魏也没有太多想上舞台的渴望。让他不快的并非是因为自己演不了戏,而是源于自己的那位宝贝老婆——刘翠翠。与自己的不招人待见相比,老婆大人倒是在舞台上春风得意,演艺事业不能说是如日中天,倒也算是蒸蒸日上。作为团里唯一的“女花脸”,她现在可真是块人见人爱的宝贝。
这次团里要举办专场的演员共计有六位,徐魏的老婆刘翠翠就是其中之一,今天上午的会议主要就是讨论每个专场演出剧目的具体安排。关于这个问题,刘翠翠早半年就开始了精心筹划,她昨晚躺在床上还在跟徐魏认真讨论这次专场的诸多事宜。要是换成了一般的男人,估计都会在自己英明的老婆大人前充当一脸无辜的听众。可谁让徐魏跟翠翠是同行呢!这同行跟同行之间就不免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这一来二去,讨论就变成了争执。
刘翠翠坚持要在专场上要演一出关公戏,比如《水淹七军》 《古城会》 《单刀会》或者像《临江会》这种,原因仅仅是自己一直喜欢关公,想利用专场的机会过过瘾。这种危险的想法遭到了徐魏的坚决反对,他反对的理由非常简单。他清楚自己的老婆演不来这样的戏,一来是唱功完全跟不上,二来是功架和做派完全达不到要求。他担心老婆演了关公戏,不但得不到好名声,反而惹了一声骂。再说自己老婆拿手的戏不少,为何偏偏要挑自己演不来的剧目呢!
徐魏虽然是好心,但是翠翠却并不领情,再加上她一贯在家里霸道蛮横的作风,说着说着就动起了手,沙包大的拳头立即朝徐魏的脸上招呼了过来。翠翠的这一拳打的狠,徐魏不仅脸上疼,更痛在心里,原来自己的老婆不论是在艺术上,还是在家庭生活上,终究要比自己高出一头。
结婚这么多年,徐魏从来没有这么伤心过,他以前跟刘翠翠吵归吵,打归打,但是很少在专业问题上发生争执,即便有争执,他一般多少也让着翠翠。不过这一次,他实在有点忍不下去了,原来结婚这么多年,刘翠翠根本没有看得起过徐魏。不仅在生活上看不起,就连在专业上也是如此。是啊!徐魏究竟有哪件事能让自己的老婆看得起呢?
上午的会开的很快,虽然大家吵吵嚷嚷议论了半天,具体的剧目安排还是没能商定。转眼之间就到了中午,徐魏有点坐不住了,想偷偷溜出去,找点东西吃。开会到了这个点,坐不住的不止徐魏一人,他周围的那一圈小姑娘已经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
“徐老师,你老婆搞专场,你夫妻二人怎么说也得来场同台吧?”
说着话的小姑娘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捅了捅他,同时一脸坏笑的望着周围的其他人。
“对啊!徐老师,这么好的机会,您千万别错过啊!”另一个小姑娘也趁机跟着起哄,搞的周围人都笑了起来,在会场内弄出了一片很大的动静。
听到如此巨大的笑声,正在讲话的领导有点火了,他呼的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盯着还在笑的一群人,大声的喊起话来,那声音听着好像是要突然炸了的雷。
“好你个徐魏,我说怎么回事!原来又是你!”领导知道这次挑事的又是徐魏,还想说点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就又忍住了。
“时间不早了!商量好的工作各部门就按时去做吧!散会,散会”领导摇了摇头,冲徐巍的方向又摆了摆手,然后就拎起自己的茶杯和包出去了。其余的人也很快三三两两的离开了,只留下徐巍一个人还待在本来就不大的会议室里。他坐在那里,脑海里一片空白,楞神看着墙上的一幅彩色剧照,禁不住感到鼻子有点发酸。生活已经让他饱尝了种种的不幸,却从未在此时让他体会这般的屈辱与绝望。
自己就真的不能再演了吗?连那些刚进团不久的小丫头片子都可以这样取笑自己,这让他一个大老爷们的脸到底往哪里搁呢!徐魏一边琢磨着这股难受的滋味,一边缓缓的站起身来。
二、小尼姑年方二八
团里本来下午还安排了一出戏的排练,但徐魏却偷偷溜了出去,反正他在戏里就是个普通的龙套,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那一个下午,他乘着曾经熟悉的21路公交车,穿过繁华的商业区,来到了昔日人声鼎沸的老城区。当公交车驶入一条两旁栽种着梧桐树的马路时,他的心里禁不住咯噔了一下,要知道,他可有十多年没来过这里了,倒不是他真的不怀念这个地方,只是很多时候他不愿去面对自己如此糟糕的过去。
徐魏当初学戏完全是为了有机会逃出自己水深火热的家庭,但是学了戏之后,他仍然没有得到安宁。一个班那么多的男生,自己偏偏被老师挑中学了“旦角”,如果在过去,男人演女人还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放在今天到底让人觉得有点奇怪。所以,在戏校学习的这几年,他每天总是要站在一堆姑娘中间,大给人鹤立鸡群之感。
徐魏曾经认真的找老师谈过一次,说自己打死都不愿意今后扭扭捏捏的在舞台上演一个女人,但是他的主教老师却坚决不肯,不但不肯,而且甚至跑到学校领导那里,表示徐魏绝对是一个难得的好苗子。再后来,徐魏看到自己抗议无效,甚至开始了更加极端的反抗,比如他闹过绝食,甚至要跑去跳楼,一来二去的折腾来折腾去,把周围的人都搞怕了。可也许真是应了那句“命里注定”的话,他最终还是在不断的哭闹声里从戏校毕业了。
毕业的汇报演出上,他选择的表演剧目是《思凡》,这是一折平时很少演出的昆腔戏。不长演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戏实在是太闷了,经常是一个人在舞台上又哼又唱的折腾将近半个来钟头,底下的人早就昏沉沉的睡去了一大片。所以,大家都或多或少基本都学过一点这折戏,演出的机会却着实不多。本来徐魏的老师是想让他选稍微热闹点的花旦戏,但是徐魏却坚持非《思凡》不演。
正式公演的那天,他前面那折的武戏偏偏还出了点事故,一个学武旦的姑娘在从桌子上翻下来的时候,意外的扭伤了脚,演出不得不临时暂停。等到重新开锣的时候,观众席上充满了躁动的气息。当许多人还在对刚才的事情议论纷纷时,徐魏就这么一摇一摇的从舞台侧面走了出来。
笛声一响,观众席上反倒是变得安静了,当徐魏开始坐在椅子上慢悠悠的唱那支《山坡羊》时,底下的人居然全都在聚精会神的听她唱,看她演,这可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就连在侧幕旁边等待自己学生的老师都有些惊叹。总之,那天,这折《思凡》的反响出奇的好,应该说,徐魏演的这个小尼姑好似有一肚子的委屈,同时也有股莫名的怨念无处排遣。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相貌平庸,资质平平的姑娘偏偏幻想着能够嫁入豪门,却又郁郁不得志的那种尴尬。这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小尼姑也许不是别人,同时应该就是当时的徐魏自己。
演出虽然成功,可并未给他今后的事业带来好运。省里和市里的京剧团都以名额以满为理由拒绝接受他入团工作,倒是省里的一家昆剧团看中了徐魏,可是这家昆剧团的经营状况却极为不好,徐魏刚进去不到一年,昆剧团就被上面撤销了编制,人员也全部解散,老人提前退休,青年人只能被硬性分配给其它的文艺团体。徐魏后来觉得不唱戏也很好,干脆没有接受上面的分配,直接去了一家餐馆当服务员,给人端盘子倒水反倒感到逍遥自在。
后来徐魏在戏校的老师听说了他的现状,万分焦心。这位老师也是纳闷,自己千挑万选的学生咋这么不爱这门艺术呢!甚至还要如此糟践自己。他为此专门找到徐魏,苦口相劝,徐魏真是不忍心看到老师这样为了自己担心到这种程度,无奈之下,他终于答应老师回剧团好好上班。
每次只要想到这些,徐魏的心里便是五味杂陈,他毕业之后,几乎就再没回过学校。以至于后来学校搬走的时候,以前的同学还相约回学校拍照留念,他压根儿都没有选择一同前往。他之所以今天回来,是因为想在打定主意做一件大事前再重温一下这里。可是等待着他的早已不再是当初熟悉的校园,而只剩下了堆满瓦砾的垃圾堆,灰黄的色彩在他的眼前弥漫开来,昔日老旧的几栋教学楼荡然无存,只剩下几只白色的塑料袋被风高高吹起,在空中有气无力的盘旋着。
果然是一点都没剩下,徐魏一边感到有些失落,一边在布满瓦砾、尘土飞扬的施工场地上漫无目的的一圈又一圈的走着。他有时偶尔会抬起头来,若有所思的望一眼灰黄的天空,仿佛想到了什么。今天的确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徐魏如何能够忘记轻易的忘记呢!本来今天他是不应该跑到这里闲逛的,可惜啊!自从结婚之后,他很少再会如此特别的纪念这一天了。
十几年的某一天,大概也是下午的这个时候,徐魏的母亲从自家阳台上一跃而下。关于那一天的记忆,徐魏早已变得异常模糊了。当他放学回来的时候,母亲的尸体已经被人抬走了,除了地上还来不及清理的血迹之外,一切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对于母亲的死,徐魏并没有感到特别的难过。成年后,他才终于明白自己当时的反应并不是多么的残忍与麻木,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母亲注定是这段不幸婚姻的牺牲品。如果那天她没有选择用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没准哪天就会让嗜酒好赌的父亲拧着脑袋溺死在马桶里。想到这,徐魏再次感到昨晚挨过巴掌的脸颊有一阵火辣辣的生疼,也许终有一天,他的下场会如同母亲一样。
假若真是那样的结局,倒也不算太坏。不过,他终于找到了不使自己变得狼狈不堪的办法,想到着,徐魏顿了顿了脚,扭头就朝来时的方向飞奔而去。
三、老婆大人
按理说,在外人眼里,同行之间的婚姻多少应该妇唱夫随,不能说是幸福美满,至少也是一件实至名归的事情。本来徐魏并未想过结婚这事,这倒不是说他没有喜欢的姑娘。因为学戏的关系,他反倒跟女性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他了解她们,跟她们相处的不仅是融洽,有时候更多了几分仗义。徐魏是真心的关心爱护女人,但是他却不能想象恋爱和结婚这件事。因此,他的这种仗义让人误以为他是个多情之人。
徐魏和刘翠翠在学生时代就认识了,进校的第一天,刘翠翠就开始盯上徐魏,只不过那个时候彼此都还小,经常在一起瞎胡闹,也没有人真的会把男女之情放在心上。徐魏倒是一直把刘翠翠当哥们看,虽然两个人之间关系比较亲密,可他从未想过两个人之间会发生点什么。因为学戏的缘故,他平时跟女孩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久而久之跟她们就非常熟悉了,可没想到这件事最终能让刘翠翠醋意大发。
临毕业之前,刘翠翠有一次喝多了酒,情绪上有些把持不住,就彻底爆发了。半夜三更的时候,他跑到徐魏的宿舍楼底下,开始大声的鬼嚎,一时间搞的非常难看。最后徐魏看她闹的简直不成样子,只好下楼。这个刘翠翠也是个怪人,偏偏是软硬不吃的主,你要是跟她扛膀子,她能跟你撕破脸,跟你横到底,你要是主动示弱,她就会蹬鼻子上脸,越发闹的厉害。看到徐魏下了楼,酒劲正在上头的刘翠翠愈发来了劲头,一把掌就直接打在了徐魏的脸上,偏偏翠翠力气大,徐魏又生的单薄,他一个趔趄就坐到了地上。被打之后的徐魏半天才捂着脸爬起来,他一句话也不说,呆呆的看着继续发疯的刘翠翠。
这之后的事情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那天晚上,徐魏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直安静的坐在地上听翠翠骂。一直闹到下半叶,等翠翠酒醒了,他才小心翼翼的把她送回了住的地方。
徐魏对于女人如此的温良恭俭让,着实让许多人吃惊不小,这其中倒真有些特别的故事。徐魏生在一个特别可怕的家庭,父亲不爱母亲,自然也不怎么疼他这个孩子,每天都是喝的醉醺醺的回家,喝醉了就要打人。以前徐魏母亲还健在的时候,母子俩挨打是家常便饭,等徐魏稍微懂点事情之后,父亲的行为变得愈发厉害起来。他记得有一次父亲甚至掐着母亲的脖子,把她的脑袋往马桶里按,母亲的脑袋砸在马桶壁上的咚咚声至今让他记忆犹新。
后来徐魏去艺校念书之后,他感到终于摆脱了父亲的魔抓,可是母亲的性命却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自己虽然逃出了父亲的魔抓,最终还是蹲进了婚姻的监狱,而这监狱的钥匙就抓在了翠翠的手上。自从那次闹完之后,刘翠翠就变得更加变本加厉,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徐魏看出来了,刘翠翠这次是要逼他就范。他对翠翠的那份感情本没到夫妻的那个份上,可是当他看到一个大姑娘为了自己每天搞的寻死觅活,实在是太不成体统,终究是动了恻隐之心。此时,他也顾不得什么“婚姻是人生大事,需要慎重对待”之类的人生警句了,他一咬牙,一跺脚,一闭眼,最终顺从了刘翠翠。
本以为结婚之后刘翠翠会消停一些,可徐魏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徐魏发现刘翠翠对自己上台唱戏这件事情居然有着非常大的意见。他起初以为刘翠翠只是讨厌他每天跟剧团的一大堆姑娘们整天待在一起,心生嫉妒。可是时间一久,他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
徐魏对于能不能登台表演这件事看的并不重,一方面他清楚现在的戏曲演出不景气,僧多粥少是目前许多剧团面临的普遍状况——演出机会少,剧团的演员却非常多,每个人如果都想登台正儿八经的唱两出,那怕是要轮上小半年的功夫;另一方面,徐魏虽然吃了唱戏的这碗饭,但是他不像一些人如此的看中能够露脸的机会。对于自己来说,当初要去艺校学戏是为了摆脱父亲的魔爪,逃离开那个如同地狱一般的家。毕业后,他之所以还能回剧团唱戏,即是因为不忍辜负老师的一片苦心,也是为了找一份体面糊口的差事。这多种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徐魏在团里闲云野鹤一般的状态,他除了跑龙套,有时还在演出前后还帮着团里的美工搬搬东西,干点跑腿的杂事。
徐魏不稀罕唱戏,但是他不能容忍自己的生活需要被一个女人所管束。老婆不让自己唱戏,一方面估计确实是吃醋,另一方面估计就是纯粹的霸道。翠翠想让徐魏知道,跟她在一起过日子就必须凡事都依她的主意。假如徐魏非要跟翠翠对着干,等待他的将不仅仅是一场可怕的家庭战争,更有可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皮肉之苦。
有好几次,他因为演戏的事跟刘翠翠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其结果就是他的脸上平添了几道红通通的鞋底印,长久的挂在脸上消不下去。后来,徐魏挨打的次数越来越多,挨打的程度也越来越重。有一回翠翠甚至用高跟鞋重重的敲他的脑袋。那种骨骼因为遭到重击而发出的咚咚声格外吓人,这让徐魏又想到了母亲的脑袋被父亲撞击在马桶内壁时发出的声响。
本来团长还有些器重徐魏,有时会让他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虽然他永远都是大家闺秀旁边的使唤丫头,整场戏也没有几句台词,但是徐魏并不会计较这些,他只想把日子好好的过下去。命运偏偏如此残忍,当他经常隔三叉五的顶着一张伤痕累累的脸来上班时,自然也就再也不能有登台的机会。他后来才明白自己之所以会无休止的遭受翠翠的凌辱与虐待,多半是因为这才是老婆阻止自己登台演出的唯一办法。
四、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这么多年来,徐魏一直活在巨大屈辱感后的自我安慰当中,渐渐的,他似乎在自己的身上看到了昔日母亲的影子。婚姻对母亲来说是一份寄托,假如这份寄托最终落了空,母亲就无法知道自己该如何活下去。已近三十五岁的他怎能去重复这样悲惨的命运,越是这样想,他心中就越发坚定了要离开刘翠翠的念头。哪怕自己一辈子隐姓埋名,做牛做马,都不能死在这个女人的手里,连一点骨头渣滓都不剩下。
今天下午当他返回剧团时,便干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刘翠翠,老子要跟你离婚”
他用尽浑身的力气扯着嗓子站在排练厅的中央大声的嘶吼着,简直像是一个被掐住脖子的人发出的最后一声呼救。
喊完这一嗓子,周围是死一般的寂静,徐魏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停了半天,见没人搭理自己,甚至连刚刚还在排练的刘翠翠也没有任何反应,便感到格外得意。他大摇大摆的走出排练厅,站在剧团中间那方不大的空地上,看着西沉的太阳,禁不住有点感慨。
他似乎已经忘记了担心一贯霸道的刘翠翠有可能拿着砍刀过来追杀自己,心中只剩下阵阵得意。从排练场出来,他独自在剧团里绕了一圈,然后从边门溜了出去,途中经过一家超市买了点菜。不知为何,吼完那一嗓子后,徐魏的心中此刻有了底气,他不住的暗示自己一定要跟这个母夜叉斗争到底。
回到家,徐魏晃晃悠悠的烧好了晚饭,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刘翠翠回来。天很快黑了下来,刘翠翠也回来了,她绷着一张脸不说一句话,只是安静的坐到了已经摆好碗筷的桌边,安静的扒了几口饭,就又一声不吭的出去了。
趁这会功夫,徐魏享受到了久违的宁静,他关闭屋子里所有的灯,一个人安静的坐在沙发上,让黑暗逐渐吞没自己。他坐着,一动不动,闭上眼睛,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些熟悉的旋律。
他这才发现已经好久没有正儿八经的唱过戏了,本以为唱不唱戏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关系,可这些东西早已悄无声息的流进了自己的血液。有些事情尽管你会忘记,可是它们总会像影子一样时刻追随着你。想到这里,徐魏突然觉得不论今后自己是否要跟翠翠继续过下去,有些事情他是必须要做的,而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刘翠翠是夜里一点多回来的,刘翠翠刚一进门,看到坐在沙发里的徐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就像一个范了错误的小学生。徐魏深知自己老婆的性格,一向不服软的刘翠翠断不可能像自己低头,他记得上一次刘翠翠主动向自己道歉还是学生时代有一次学戏的时候。
那次本来是假期,又正好天热,许多学生都回了家,只有一些人还呆在学校。徐魏和刘翠翠就是其中之一,学校的一位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临时给这几个留校的孩子开了小灶,除了基本功的练习之外,还顺便排了一出戏。这出戏的名字叫《千里送京娘》,本是一折许久不在舞台上演出的昆腔戏。戏的大致内容是说宋太祖赵匡胤因为犯事被朝廷通缉,逃难在外,路途中偶然搭救了被匪徒绑架的赵京娘。赵匡胤打跑了匪徒,因为担心京娘的安危,于是决定千里迢迢护送她回家。二人一路上扮作兄妹并肩而行。途中赵京娘对赵匡胤心生爱意,三番五次的暗示与试探,可赵匡胤就是不为所动。戏的最后,赵匡胤的狠心告别了京娘,奔向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这个“单相思,被人弃”的戏让尚在学戏的孩子们来演多少有些吃力。排练的过程极不顺利,翠翠演的赵京娘太过于霸悍,活脱脱一位打家劫舍的绿林好汉。她跟徐魏在一起排练,却老是喜欢对徐魏的表演指指点点。最后教戏的老师有点看不下去了,觉得一个女孩子家再怎么有理,也不能把一个男孩子欺负成那样,于是凶了刘翠翠一场。刘翠翠当即十分委屈,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徐魏道歉。这是徐魏的记忆中,翠翠第一次服过软,怕过事的时候。
后来在一个学期结束之后的汇报演出上,老师偏偏要让徐魏和刘翠翠拿这出戏参演,那天演出,刘翠翠的赵匡胤不但威武霸气,其中还多了几分怜香惜玉,而徐魏的赵京娘除了乖巧活泼,倒还透着点乡野丫头的风骚可爱。总之,这出戏非常成功,也广受好评。可惜,自那之后十多年过去了,徐魏和刘翠翠这对梨园伉俪却再也没有一起登台合作的机会。
翠翠扑通一跪,徐魏已经猜到了八九分的意思。这件事要是放在以前,刘翠翠此刻早就将家里翻个底朝天了,这次她之所以如此安静,不吵不闹,此刻又主动示弱,就是不想让离婚的事情干扰到自己即将到来的个人专场。刘翠翠骨子里自私狠毒的那一面不论何时都无法改变。
只要想到这些,在看看跪在自己脚边的翠翠,徐魏的心彻底死了。在这之前,他对自己的老婆和婚姻还抱有一丝的幻想,现在则只有深深的恐惧。妥协终究不能换来老婆的回心转意。就好像母亲在父亲前的软弱最终落只有命丧黄泉的下场,自己早晚也一定会死在这个如同牢笼一般的家里。他瞅了一眼依然跪着的刘翠翠,突然心中一动,若有所思的说道:
“让我唱戏,咱就不离婚!我说到做到。”
刘翠翠听到这句话,仿佛突然有了精神,她缓缓的站起来,用手擦了两把眼泪,看着徐魏一脸认真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五、一夜夫妻,百年仇
徐魏要在刘翠翠的专场上登台演出的消息第二天便在剧团里炸开了锅,几乎没有人相信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翠翠暴躁的脾气与徐魏任死理的性格碰在一起没准会闹出天大的乱子。
团里的主要领导,尤其团长和书记一直忧心忡忡,他们一方面做徐魏和翠翠的思想工作,一方面私底下开会讨论对策,仿佛突然间如临大敌一般。与领导的审时度势相比,剧团里绝大部分与他俩共事多年的同事大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与其说是无所谓,反倒不如说大家都特别渴望看到一出精彩的大戏。这出大戏不仅即将上演于舞台上,更有可能就会发生在平淡无奇的生活当中。
这一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想象中的戏剧场面非但没有在现实中出现,两个人反倒每天显得夫唱妇随,恩爱有加,这既让人感到诧异,同时反倒增加了几分隐忧。这一切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又似乎是火山爆发前短暂的间歇,人人都在等待那一刻的来临,却完全法预知灾难会在何时悄无声息的降临到大家的头上。
专场的日子很快临近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演出的戏码也终于正式敲定,节目单一经公布,马上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与徐魏的同台安排在了当天晚上的最后一场,这依然是一折久不见于舞台的昆腔戏,名为《刺虎》,原本是昆腔老本《铁冠图》中的一折。
这部戏说大体说的是明末崇祯皇帝时国破家亡的一些事情,故事都极为惨烈。《刺虎》这一折里的费贞娥本来是皇宫里的一名宫女,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缢死在煤山之后,她不但没有随宫里的其他人逃难,反倒是有意为大明王朝做一名贞洁烈女。于是,她便扮作公主想找机会行刺李自成,可没想到李自成把她许配给了自己的手下“一只虎”。《刺虎》这折戏也就讲述了费贞娥利用洞房花烛夜,将一只虎灌醉后再将他刺死,最后自尽的故事。
这折戏虽然好看,但也是久不见于舞台。徐魏以前从未跟老师学过这出戏,刘翠翠就更没有接触这折戏的机会。在专场上演一出自己完全没有把握的作品,这真不是一件好事。虽然这是一出旦角与花脸的对手戏,但是远不如两人合作过的《千里送京娘》来的顺溜。
不过,这两人都肯在戏上花功夫,凭借以前演出的视频,加上临时请教一些老师的意见,再靠着稀里糊涂的摸索,夫妻二人硬是把这出戏给排了下来。看过彩排的人都认为虽然二人的表现实在一般,但绝对是当晚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戏离演出还有一个多礼拜,戏票就已经被抢售一空,甚至连加座也早早的卖完了。当红“花脸”刘翠翠和自己的丈夫——又是昔日的传奇演员——徐魏,在时隔多年之后的再次合作,简直成为了那个时候艺术圈小范围的新闻之一。
正式演出的前一天晚上,这座北方的城市终于迎来了入冬以来的初雪。雪是从傍晚时分开始下的,到了下半夜越下越大。第二天天刚放亮,大雪却突然停了。徐魏一大早顶着寒风出了门,来到了剧场。
也许是气温突降的缘故,早上的剧场格外冷静,除了看门的一位大爷,剧场里黑洞洞的见不到一个人影。徐魏沿着观众席边上的过道缓缓的走了一圈,最后一屁股坐在舞台边上,望着底下空荡荡的观众席,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这个时候,母亲的脸再一次浮上了他的心头。那是一张美丽温柔的面庞,他还记得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也依稀听过别人讲述母亲年轻时的故事,在他略微懂事之后,母亲完整的一生才开始逐渐进入自己的视野。
有时他简直不敢相信,一个曾经如此美丽的女人却会有拥有这样悲惨的人生。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演员,而且据说在当地的剧团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她漂亮、温柔、善解人意,即便在成名之后,依然没有丝毫的骄傲,这成为了当地文艺界的美谈。在跟父亲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之前,她都没想过迎接她的生活将是怎样的一场噩梦。婚后的母亲告别了舞台,不仅失去了自己的事业,最终连性命都一并葬送在了这段无望的婚姻当中。
徐魏后来一直在想,母亲为何没有选择跟父亲离婚,而偏偏要忍受这些痛苦的折磨。有时她觉得母亲一定是还爱着父亲,所以才不忍离婚,可这世界上哪有天天喜欢让人毒打的道理。有时他又觉得母亲不跟父亲离婚,也许是不想把自己丢给阎王一样的父亲。可是难道一家人整天跟阎王住在一起就是长久的办法吗?总之,徐魏这么多年想来想去,也搞不清问题的答案。
白天的时间过的很快,很快到了傍晚时分,距离正式开戏还有三个钟头。外面的天空又开始飘起雪花,剧场里已经稀稀拉拉的来了些观众,相关的演出人员也早就已经各就各位。徐魏看到大家都忙的这么热火朝天,却并不慌张,而是溜出剧院,去街对面的一家包子店买了几个包子,然后他又折返回剧院,来到后台把几个包子递给了还在化妆的翠翠,自己这才挨到属于他的那张桌子前,一个人静静的吃了几口包子,便开始扮戏。
徐魏很久没这么认真的扮过戏了,他还记得毕业汇报演出那天,他演《思凡》之前,在化妆间里的老师不停的帮着自己调整妆容,那一次,他开始有点顿悟为何女人为何会如此在意自己的妆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不能说是完全对,但至少也有八、九分的道理。女人化妆不一定都是为了给别人看,但是最起码这种行为还是多少传递出了点对他人的重视。小尼姑年方二八,空有青春美貌,却无人欣赏,这种滋味肯定不太好受。
想到这些,他禁不住有些恍惚。
戏里的费贞娥,在新婚出嫁夜,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只是为了去寻死,这又是何苦呢!他记得以前有一位师姐曾经说过,出嫁绝对是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能把自己收拾的漂漂亮亮的嫁出去,嫁给一个值得自己托付一生的人,嫁给那个心爱的人,不论他是高矮胖瘦、贫穷还是富有。
可是费贞娥嫁给谁了呢?每当徐魏想到这里,都感到额头冒出阵阵冷汗。也许费贞娥跟自己的母亲一样,在新婚的当天夜里,她们早已迈入了死亡的门槛,生命也早已被死亡所支配。在这新婚之夜,这个叫费贞娥的女人将自己嫁给了死亡,如同自己的母亲,也如同现在的徐魏。
想到这些,徐魏没有丝毫的惆怅,更没有任何的感伤。他化完了妆,静静的走到侧幕一边的角落,看翠翠的表演。他知道今天晚上一定是非同寻常的一晚。
六、夜深沉
前面的几折戏很快就结束了,换上戏服的徐魏真感觉自己像是装扮一新的新娘,即将开始一场新婚之夜的奇妙旅程。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这反倒让舞台下的观众有些失望,大家都抱着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非要看到一出最终砸锅的演出才会心满意足的离去。
徐魏心里当然清楚这一点,刘翠翠固然风头正盛,但是这场演出的戏票实在是卖的太好了,那些愿意掏钱来看戏的人多半是冲着他来的,不,更准确的说是想看看这对夫妻会如何在舞台上“相爱相杀”。
可惜徐魏让他们失望了,他出场之后开始唱的那支《滚绣球》不仅毫无亮点,简直就是在平铺直叙,以前人们所熟悉的那个调皮、风骚的徐魏。还没等徐魏唱完,底下的观众已经开始骚动起来,但大家还没有失去耐心。当翠翠扮的一只虎出场的时候,底下开始有人喊好。
当演至费贞娥和“一只虎”拜天地时,徐魏便突然来了劲头,他故意将两个人在舞台上的站位搞错,引发了台下观众的一阵哄笑。当剧情演至两人喝酒时,徐魏一边唱着那支《脱步衫》,一边冷不定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纸,借着舞台的灯光,前排的观众看到上面有些密密麻麻的小字,这可是戏里本来完全没有的情节。
台下的哄笑很快变成了的骚动,观众们看着徐魏将这张纸拿在手中晃悠,同时皮笑肉不笑的做着一些稀里糊涂的动作。此刻刘翠翠早已慌了神,她只是感到头脑发昏,身体发沉,额头上也开始冒出一串串的冷汗。刘翠翠心里想着演出要砸,可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生硬的配合着徐魏把这出荒唐的闹剧演下去。
当唱到“一夜夫妻百日恩”时,徐魏犹如被鬼神附体一般,突然将这句唱词偷偷改作了“一夜夫妻白年仇。”有不少观众听出了唱词的异样,顿时发出了一阵猛烈的嘘声。
听到嘘声的翠翠彻底呆住了,她此刻恨不能一脚将徐魏揣翻在地,可是理智却告诉自己,绝对不能在舞台上撒泼,那可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情,这会让她立刻变成众人的笑柄。
正在迟疑之间,徐魏猛的一把将手中的纸片拍在了桌上,翠翠定睛一看,整个身体彻底僵在了原地,一动也不动,那是一张已经签好了徐魏名字的离婚协议书。此刻,这份协议书就这样直愣愣的被徐魏摆在了翠翠的眼前,她已经无法继续将这出荒唐透顶的戏再继续唱下去了。翠翠呆在那里一动不动,乐队也停止了演奏。观众席上早已炸开了锅,叫骂声夹杂着倒好声一齐朝舞台上飞来。情急之下,早就候在侧幕的团长只能命人拉上大幕,终止演出。
演出结束了。那一晚之后发生的事情便有了许多不同的版本,有一种说法是当天夜里刘翠翠就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另一种说法则是刘翠翠终究还是没有签字,只是跟徐魏大闹了一场,因为有人听到那天夜里从他们家里传出了似乎是摔东西的声音。
不论那天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第二天徐魏却神秘的失踪了,从此便了无音讯,生死不明。徐魏出走之后,翠翠也开始远离舞台,她之后也很少再有什么正式的演出。过后的几个月,刘翠翠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肚子里的孩子应该是徐魏的,这让她本来就惨淡的心情变得更坏了。过了小半年,孩子出生了,是个女孩。这使她的心情稍微变得好了一些。怀孕加上坐月子,使刘翠翠在家待了相当长的时间,当她再回剧团上班的时候,感觉周围的一切都让她难以适应。她干脆辞掉工作,带着孩子回了老家,这一去也就没了消息,跟徐魏一样的音信全无。
尾声
许多年之后,这里的艺校开始招收新一届的学生,其中在投考戏曲班的孩子里有一位姑娘。招生的一位老师感觉这孩子看着面熟,总觉得应该有些来路,但是却猜不透其中的缘故。考试的时候,这孩子来了一段《思凡》中的《山坡羊》,虽然演的非常稚嫩,但着实让大家眼睛一亮,此时,每个人心底都有些疑惑,这孩子到底是跟谁学了这么一段呢!
突然,有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师自顾自的念叨起来:“这孩子真有几分徐魏当年的模样。”其余的几位老师,凡是知道当年那段故事的都微微点了点头。这时人们才想起了当年那晚只演了半折的《刺虎》,以及至今都生死不明的徐魏和刘翠翠。也许他们此刻在某个地方又重新相逢,冰释前嫌之后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也许他们依然流浪在天涯海角,至死都不愿再看见对方。
“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
年轻真好,因为仍有犯错的资本
年轻也不好,因为一时走错的路也可能再没有回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