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打工度假日记(32)
9.11
一转眼又是10多天没有更新一个字的日记。8.31她去了霍巴特看我,欢欢乐乐地玩耍了7天,她9.8一大早回去学校,而我瞬间火速决定在9.10日离开前往 Alice Springs。
所以,我现在人已经在 Alice Springs了。前晚收拾东西的间隙里通宵看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到3点多,出门搭车去机场。想到凌晨的霍巴特肯定会很冷,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自己裹起来严严实实的。结果出了门一点儿也不冷,于是把围巾取下来挂在包上。到了机场,候机厅很暖和,于是把棉服外套脱了,挂在书包上。到了墨尔本,更缓和了,把帽衫拖了挂在书包上。到了 ALSP,快30度的晴空下,恨不得脱了背带长裤一块儿挂在包儿上。
在机场出门根据指示去了摆渡车区,只有一辆中巴在那里,已经有人在排队放行李。走近一看,并没有标牌。心里有一丝丝狐疑,但是看到人不少那就肯定错不了!我放心大胆地走过去,放完行李上车了。坐了两分钟,眼看要发车了,司机居然没有核对大伙儿的预订信息,也不问问到哪站下,我心下怀疑连忙问旁边的人这车是不是去 ALSP 的。不是。我赶忙叫司机大叔说我坐错车了。万分尴尬从车上下来,一遍遍道歉后,把行李取出来,他指着100米远处的一排巴士车说那才是我要坐的车。只得默默推上东西走过去。不少人在排队呢,排队10多分钟终于跟司机对上号,于是又坐上了车。
一路开去 ALSP,沿途都是灰绿的桉树和焦黄焦黄的草丛,以及不远处红红黄黄的山体,晴空简直十万里无云。20多分钟后,车子从植物夹道的野外开进了城镇去,在高高低低的树影背后,散落着酒店,高尔夫球场,会议中心等地儿。地图显示整个镇子是顺着河流分布的,但是我一路上连河流的影儿也没见着啊。一路上看到很多黑肤色的人在路边走着,坐着,蹲着或者聚在一起聊天。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里为什么有很多黑人,是从国外移民来到这里的吗?为什么要移民到这里而不去条件好得多的其他区域甚至城市呢?想了大半天,我终于反应过来,他们就是这里的 Aboriginal了。想到这里,我也真正有点尝到 outback auzzie 的味道了。
终于,一路弯弯绕绕,走走停停后,车到了YHA,下车,入住,休息。又是激动又是紧张的我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又担心找不到工作,又想着没有钱了,又有点不适应这里的高温和明晃晃的太阳。辗转半天后,决定起床洗澡,收拾,换上夏天的短衣短裤出门遛弯儿,探探附近的环境。
原来我这儿基本就是镇中心了,紧挨着购物区和步行街,有很多吃喝玩乐的地儿,毕竟是一个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地方呀!今天刚好是星期天,街上人少,店铺也都基本关了门,人气冷清。太阳又实在太毒了,转悠了半个小时决定还是回去躺着吧,等太阳下去了,凉爽一点再出来。
于是回去做饭吃,看书。躺在床上看书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快6点,太阳下去了,天空透出深蓝色来,天要黑了,我想出门走走,心里却有点怕怕的。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看到到处溜达的 Aboriginal 人们,心里怯怯的,纠结了半天还是不敢出门。
店里放了露天电影,是一部关于 stolen generation 的片子,讲了3个女孩子被从妈妈身边夺走,并送到白人的教育机构去接受白人的教化,她们从那里逃脱,一路经历围追堵截,终于步行数百公里回到自己家人身边的故事。电影结尾很好,虽然过程艰辛,揪着人心。我想这样的电影也算是一遍遍撕开这片土地的伤口吧!虽然疼痛,但是总比遮掩起来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要好很多。
就我自己来说,不论是上学时,还是到了堪培拉,去国家博物馆,去了塔斯博物馆,接触到很多关于 Aboriginal 与白人之间的冲突,悲剧性的故事。而我却并没有真真切切见到过一个 Aboriginal,以至于在 ALSP 见到他们时还以为是非洲黑人。我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自己的无知,甚至偏见。但我基本是出于本能的害怕他们,甚至不敢出去走在有他们的街上。我心里有冲动要问问群里关于 ALSP 的治安,或者上网搜搜他们是不是 agressive 或者之类的。但是这样的想法让我很惭愧,很自责。 但这个想法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出来,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惭愧。
想到在塔斯博物馆时,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塔斯和周边岛屿“strait and islanders”已经没有真正的Aboriginal了, 最后一位真正的 Aboriginal 已经去世多年,现在有很多混血的人在,但是他们承受着很多的自我认识问题。无法将自己轻易认作 Aboriginal 或是白人或是什么人。我听到了这一点,知道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但是我没有接触过他们任何一个人,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具体是怎样,如何对他们的生活,思想,人生造成什么样切切实实的影响。我觉得自己不会知道了。
早晨起床,收拾洗漱吃饭,8点出发步行去面试工作。路上又碰到了很多在散步或者坐在路边的 Aboriginal 的人们。也许是出于怯懦,也是是出于友好或者什么情绪我不知道,也无法定论,我对着经过每一个人微笑,如果是白人,基本都会回一个微笑,很少几个长相偏亚裔的人也回了微笑,但是 Aboriginal 的人们也许是见怪不怪我这样的外来者,基本没有理我的,仿佛我根本不存在一样。我非常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我根本对他们一无所知呀!但是心里总是有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觉。
面试很快结束,回来的路上特意换一条路,从居住区中间走过,沿途又遇到了很多 Aboriginal 的人们,有的人聚在街角聊天,小孩子在追逐打闹,有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散步。他们都给我传达了一种信息就是悠闲,好像都不用工作的。走在街上,我感觉到窘迫,我觉得自己就像在偷窥他们的生活,在以外来人的身份在猎奇,在审视甚至试图去评价或定义他们。虽然我心里一直告诉自己说我是想要多了解他们一些,我也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自我安慰了。
街道上的房子基本都用金属栅栏或铁丝网围着,高度超过大多数人的身高。这里的房屋很少像我在其他城市见到的以木材为主的建筑,多是水泥建筑或像活动板房那样的金属块和木材版搭建。我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也许是为了防野兽入侵自己的地盘?当然肯定有木材稀少而且容易着火的因素在吧!或者,尽管我不想这么去想,这里并没有那么风平浪静,会有冲突之类?这样的建筑总给我一种临时的感觉,仿佛随时可以拆倒挪走一样。但是换一种看法,也许这里的房屋一直如此,只是我不能对这样的文化感同身受而已。也许这对他们是日常,也并没有特别的缘由,而在我却显得不那么正常总有什么理由在背后?
再想说一句,我在这里街面上见到的 Aboriginal 人们似乎与这里的游客或者白人本地人是分开的群体,他们会在“自己人”之间聊天,打招呼,但是我没有见到他们与“非自己人”的交流。但是无论怎样,毕竟我才到这里不到30个小时,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接触到的一切都很有限。我不可以随便下任何结论。还是要多多体会才能讲。
然而不管怎样,在这个 YHA 里面,我还是莫名地感觉到很安全......
一转眼又是10多天没有更新一个字的日记。8.31她去了霍巴特看我,欢欢乐乐地玩耍了7天,她9.8一大早回去学校,而我瞬间火速决定在9.10日离开前往 Alice Springs。
所以,我现在人已经在 Alice Springs了。前晚收拾东西的间隙里通宵看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到3点多,出门搭车去机场。想到凌晨的霍巴特肯定会很冷,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自己裹起来严严实实的。结果出了门一点儿也不冷,于是把围巾取下来挂在包上。到了机场,候机厅很暖和,于是把棉服外套脱了,挂在书包上。到了墨尔本,更缓和了,把帽衫拖了挂在书包上。到了 ALSP,快30度的晴空下,恨不得脱了背带长裤一块儿挂在包儿上。
在机场出门根据指示去了摆渡车区,只有一辆中巴在那里,已经有人在排队放行李。走近一看,并没有标牌。心里有一丝丝狐疑,但是看到人不少那就肯定错不了!我放心大胆地走过去,放完行李上车了。坐了两分钟,眼看要发车了,司机居然没有核对大伙儿的预订信息,也不问问到哪站下,我心下怀疑连忙问旁边的人这车是不是去 ALSP 的。不是。我赶忙叫司机大叔说我坐错车了。万分尴尬从车上下来,一遍遍道歉后,把行李取出来,他指着100米远处的一排巴士车说那才是我要坐的车。只得默默推上东西走过去。不少人在排队呢,排队10多分钟终于跟司机对上号,于是又坐上了车。
一路开去 ALSP,沿途都是灰绿的桉树和焦黄焦黄的草丛,以及不远处红红黄黄的山体,晴空简直十万里无云。20多分钟后,车子从植物夹道的野外开进了城镇去,在高高低低的树影背后,散落着酒店,高尔夫球场,会议中心等地儿。地图显示整个镇子是顺着河流分布的,但是我一路上连河流的影儿也没见着啊。一路上看到很多黑肤色的人在路边走着,坐着,蹲着或者聚在一起聊天。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里为什么有很多黑人,是从国外移民来到这里的吗?为什么要移民到这里而不去条件好得多的其他区域甚至城市呢?想了大半天,我终于反应过来,他们就是这里的 Aboriginal了。想到这里,我也真正有点尝到 outback auzzie 的味道了。
终于,一路弯弯绕绕,走走停停后,车到了YHA,下车,入住,休息。又是激动又是紧张的我躺在床上却睡不着,又担心找不到工作,又想着没有钱了,又有点不适应这里的高温和明晃晃的太阳。辗转半天后,决定起床洗澡,收拾,换上夏天的短衣短裤出门遛弯儿,探探附近的环境。
原来我这儿基本就是镇中心了,紧挨着购物区和步行街,有很多吃喝玩乐的地儿,毕竟是一个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地方呀!今天刚好是星期天,街上人少,店铺也都基本关了门,人气冷清。太阳又实在太毒了,转悠了半个小时决定还是回去躺着吧,等太阳下去了,凉爽一点再出来。
于是回去做饭吃,看书。躺在床上看书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快6点,太阳下去了,天空透出深蓝色来,天要黑了,我想出门走走,心里却有点怕怕的。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是看到到处溜达的 Aboriginal 人们,心里怯怯的,纠结了半天还是不敢出门。
店里放了露天电影,是一部关于 stolen generation 的片子,讲了3个女孩子被从妈妈身边夺走,并送到白人的教育机构去接受白人的教化,她们从那里逃脱,一路经历围追堵截,终于步行数百公里回到自己家人身边的故事。电影结尾很好,虽然过程艰辛,揪着人心。我想这样的电影也算是一遍遍撕开这片土地的伤口吧!虽然疼痛,但是总比遮掩起来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要好很多。
就我自己来说,不论是上学时,还是到了堪培拉,去国家博物馆,去了塔斯博物馆,接触到很多关于 Aboriginal 与白人之间的冲突,悲剧性的故事。而我却并没有真真切切见到过一个 Aboriginal,以至于在 ALSP 见到他们时还以为是非洲黑人。我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自己的无知,甚至偏见。但我基本是出于本能的害怕他们,甚至不敢出去走在有他们的街上。我心里有冲动要问问群里关于 ALSP 的治安,或者上网搜搜他们是不是 agressive 或者之类的。但是这样的想法让我很惭愧,很自责。 但这个想法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出来,让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惭愧。
想到在塔斯博物馆时,工作人员介绍说在塔斯和周边岛屿“strait and islanders”已经没有真正的Aboriginal了, 最后一位真正的 Aboriginal 已经去世多年,现在有很多混血的人在,但是他们承受着很多的自我认识问题。无法将自己轻易认作 Aboriginal 或是白人或是什么人。我听到了这一点,知道有这样的问题存在,但是我没有接触过他们任何一个人,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具体是怎样,如何对他们的生活,思想,人生造成什么样切切实实的影响。我觉得自己不会知道了。
早晨起床,收拾洗漱吃饭,8点出发步行去面试工作。路上又碰到了很多在散步或者坐在路边的 Aboriginal 的人们。也许是出于怯懦,也是是出于友好或者什么情绪我不知道,也无法定论,我对着经过每一个人微笑,如果是白人,基本都会回一个微笑,很少几个长相偏亚裔的人也回了微笑,但是 Aboriginal 的人们也许是见怪不怪我这样的外来者,基本没有理我的,仿佛我根本不存在一样。我非常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评价他们,我根本对他们一无所知呀!但是心里总是有一些不太舒服的感觉。
面试很快结束,回来的路上特意换一条路,从居住区中间走过,沿途又遇到了很多 Aboriginal 的人们,有的人聚在街角聊天,小孩子在追逐打闹,有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在散步。他们都给我传达了一种信息就是悠闲,好像都不用工作的。走在街上,我感觉到窘迫,我觉得自己就像在偷窥他们的生活,在以外来人的身份在猎奇,在审视甚至试图去评价或定义他们。虽然我心里一直告诉自己说我是想要多了解他们一些,我也不知道这是真的还是自我安慰了。
街道上的房子基本都用金属栅栏或铁丝网围着,高度超过大多数人的身高。这里的房屋很少像我在其他城市见到的以木材为主的建筑,多是水泥建筑或像活动板房那样的金属块和木材版搭建。我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也许是为了防野兽入侵自己的地盘?当然肯定有木材稀少而且容易着火的因素在吧!或者,尽管我不想这么去想,这里并没有那么风平浪静,会有冲突之类?这样的建筑总给我一种临时的感觉,仿佛随时可以拆倒挪走一样。但是换一种看法,也许这里的房屋一直如此,只是我不能对这样的文化感同身受而已。也许这对他们是日常,也并没有特别的缘由,而在我却显得不那么正常总有什么理由在背后?
再想说一句,我在这里街面上见到的 Aboriginal 人们似乎与这里的游客或者白人本地人是分开的群体,他们会在“自己人”之间聊天,打招呼,但是我没有见到他们与“非自己人”的交流。但是无论怎样,毕竟我才到这里不到30个小时,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见到的,接触到的一切都很有限。我不可以随便下任何结论。还是要多多体会才能讲。
然而不管怎样,在这个 YHA 里面,我还是莫名地感觉到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