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展 7-2 永远的思想者(罗丹雕塑展)
本篇: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罗丹雕塑展 罗丹遗嘱——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真挚、是作家的强烈渴望。 外型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就是美。

国博 不吃午饭就来得及去国博。冷瑟的冬季,广场人影稀落。 太意外了,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把罗丹博物馆搬来了?难怪上个展览作品很少呢!


罗丹,那是大学时代青葱岁月接受的深刻印迹啊!也是九十年代两次在巴黎错过的! 夏天因博物馆维修,隔着围栏看一眼巴尔扎克。

冬天因全城罢工游行Sud,博物馆也关闭,再隔着围栏看一眼巴尔扎克。


《思想者》,唇上抿-眉下凝-背绷紧-脚前冲,双手下垂与托起、是松弛与紧张,思索着、遂行动。


《青铜时代》,与黑陶有类似气质。


《女像柱》、《男像柱》


《我很美》,绽放的花朵。


《情人之手》、《逝去的爱》


《处于康复期的女人》

《萨克维尔女士》


《卡密尔像》、《宠儿》


《头戴花冠的女子》、《花神》


《酒神的女祭祀》、《爱神》


《美狄亚》、《花子像》


《姐弟》

《吝啬与淫荡》、《乌格林和他的孩子们》


《女战神》,发冠高贵、神情坚毅。


《雨果像》,在黑暗中思索,超长手臂想触及什么实质?两位女神温柔地抚煦。


《巴尔扎克像》,就在那年从墙外看到的,伟人气概、微微后仰。


《夏凡纳像》、《热累像》


《罗丹的父亲》、《克雷孟梭像》


《艾马尔神父》、《罗什福尔像》


《马格利特将军》、《勒巴热像》


《地域之门》,门楣似中国墓穴门楣。


《殉难者》、《坠入地狱的女人们》



《战士头像、躯体》


《加莱起义》,大革命时代。





《夏娃》《亚当》头颅左垂,双臂环抱或下坠、那么无力,是失乐园吗?




《大影子》,也是无力的头颅、下坠的手臂,生命的垂怜无奈。


《蹲姿女子》、《蹲姿女子的变形》


《惠斯勒缪斯女神》、《小憩的萨蒂尔》


《舞蹈动作》




《沉思者》,遵从内心、顺其自然。

我见到了马勒!眉头皱紧、双眼迷蒙,是向世界告别吗?如果他都想不通、我还有什么可说!

《波德莱尔像》,人类的另类,愤世嫉俗的目光、似世道沧桑的伤疤。

《巴尔扎克像》,超凡大师,更能看透人间百态。



《法兰西》,自由女神引领人们上升。

《吻》、《告诫》


油画《索涅森林的采石场》《山毛榉》《塌陷的道路》。



读罗丹遗嘱——崇仰菲狄亚斯神明的静穆与米开朗基罗的广阔沉思; 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真挚、是作家的强烈渴望,一切生命皆从一个方向迸出来; 外型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就是美; 艺术就是感情、源于内心的真实,从内心深处坚定地保持真诚; 要朴素率真,不要畏惧不公正的批评。

在《思想者》前留念。 站立两小时半,急急离开。也善意地给工作人员提意见,应该用纯色背板,花样布景破坏了观者的视觉!(但也是白说)

记于2015年1月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今古一相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