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解释》(下) Day 1 金融衍生工具——期权、远期和期货
Day 1 金融衍生工具——期权、远期和期货
№.1 今日导读
№.2 金融衍生产品
№.3 期权
№.4 远期和期货
№.5 今日小结
№.1 今日导读
上周,我们了解了金融学中一些比较基本的知识,如货币和信用等。这周,我们会阅读一些深一些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有所认知和概念。有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可以自行选择是否额外查阅相关资料加以补充。
今天,我们将一探金融衍生工具。如果不是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读者,想必对于这个词眼是比较陌生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它包括了哪几类具体的工具吧。
№.2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工具(也称金融衍生产品)指的是从传统金融产品演变而成的新的金融工具。
按产品形态可分为4类:期权、远期、期货和互换,其共同特点有:
- 不是标的资产(指衍生品合约中约定的资产),而是衍生工具合约(contract);
- 实行保证金交易,即实际只要投入一个较小比例的金额,是一种杠杆工具;
- 在未来的某一天结算(即跨期结算)。
现今,金融工具所涉及到的金融资产规模已经比世界GDP还要大。其背后的原因如下:
- 首先,金融衍生品涉及的初衷是为了规避和转移风险(从风险承受力低转高,从对风险的判断高转低)。几乎每个人都需要转移风险的机制和渠道。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主要研究的就是金融衍生品设计和定价,可见相关研究的深度和专业水平。
- 其次,二战之后各国开始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各国的金融机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金融衍生品蓬勃发展。
- 最后是新技术革命。没有强大的互联网作为技术支撑,纵然经济学家们有多天马行空的创意,也没有工具供他们施展拳脚。
而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可分为3种:
1.套期保值者:希望可以用金融衍生品保值,对冲风险,从而锁定企业利润。其操作方式是在期货和现货市场上做完全相反的交易(第4张卡片末尾有案例)。
2.投机者:主动亲近风险,并且希望在市场中获利的人,通过低买高卖赚得利润。但是世上没有神仙,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势。而且,期货市场是一个零和博弈,即本身不产生价值,有人赚钱就一定有人亏钱,所以投机者与其说是和未来走势做斗争,不如说是和市场的其他参与者博弈。投机者要给自己定下止损或止赢的底线,速战速决,来去如风。
3.套利者:主动寻求、发现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的差价,做勤劳的搬运工,把东西从低价市场买入再到高价市场卖出。这样的方式和纯粹投机相比,风险要小得多,所以套利者会进行多次交易以扩大盈利。但就是因为交易变频繁了,市场价格也会变动,所以价格之间的差异也会逐渐消失。
而价格是市场的灵魂和中枢,也是调解人们利益的手段,所以市场的核心功能就是找到正确的价格。人们关心价格,更关心其未来的走势。现货市场的信息难以被人搜集处理,所以,现货市场商品的价格很难预期。
虽然期货的价格不光由人们的出价决定,更取决于基础资产的价格,但其交易在是交易所内集中且同时进行,所以信息不仅容易搜集,而且更纯粹、更真实,便更受投资者关注。如果没有期货价格,人们就无法判断未来的产品走势,这样对于产品经营者来说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因此,对于大宗商品的市场,往往是期货价格决定现货价格。所以,期货市场的产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的安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 期权
在《西厢记》中,崔母许下的诺言(谁救了莺莺,就将其许给谁)表明崔家有许配莺莺的义务,而张生的付出(成功解救)为自己获得了一个娶莺莺的权利。张生可以不娶莺莺,因为我们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行使权利。但如果张生要娶她,她就必须嫁,因为这是崔家的义务。
期权也是这样,是卖方和买方签订的一份合约,是买卖双方期许在未来的某个日子(或之前)以合同规定的价格买入或者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然而想要获得这份权利,就必须要付出“期权费”作为代价。我们将付出期权费的一方叫买方,将收到期权费的一方叫卖方。期权交易时,买入标的物的一方叫买家,卖出标的物的一方叫卖家。
一切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来自于衍生出它们的资产。假如你想买一套房产,但是不想现在就付钱。于是和房主约定,一个月后以现在的价格卖给你。你付给房主1000元做定金。一个月以后,你可以找房主执行你的合约,买下房子。如果一个月之后房价下跌或者你看到更好的房产,放弃执行合约,那么1000元就归老板了。这份合约就是期权,1000元就是期权费。
接着,我们看一下期权的分类,主要有两种分法:按执行时间划分,有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前者可在合约生效日和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时间执行,而后者只能在到期日执行;按期权的权利划分,有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种类型,下面是简单的介绍:
看涨期权就是给期权的买家在给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买进标的资产的权利。举个例子,1月1日买家在执行价格为3800元/吨时买入期权,约定2月1日以同样价格买入大豆一吨,支付期权费10元。如果2月1日大豆价格上涨到3900,那么买家按合约买入大豆,再在市场上以3900的价格卖出,获利90(3900-3800-10)元,或者直接把这份价值100元(差价,实际价格会稍低)的合约卖掉,获利90元。
看跌期权就是给期权的买家在给定的时间内以约定的价格卖出标的资产的权利。买家可以因标的物的价格下跌而获利。同样给个例子,1月1日买家在执行价格为3800元/吨时买入期权,约定2月1日以同样价格卖出大豆一吨,支付期权费10元。如果2月1日大豆价格下跌到3700,那么买家可以在市场上以3700的价格买入大豆,再按合约以3800的价格卖出,获利90(3800-3700-10)元,或者直接把这份价值100元的合约卖掉,获利90元。
我们通过例子可以看到,期权的买方的获利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卖家的获利最多就是期权费。按照期权交易的特点,卖方需要向交易所缴纳保证金。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给期权定价呢?
上世纪70年代初,费希尔布莱克和迈伦斯科尔斯创立了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这个革命性的成就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在内的期权合理定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于这个模型的推导,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作者在原书戏称这个模型可以给我们“不明觉厉”的感觉。
№.4 远期和期货
远期是一种新型的交易形式,指交易双方按照当日约定的价格在未来某一天买卖某种商品或资产,交易日在较远的未来。
远期和期权不同,不是一种权利,是必须交易的合同。粮食加工厂的老板决定购买粮食,假设按照现在粮食价格,工厂收入颇丰,但担心三个月以后粮价上涨过快,工厂会出现亏损。于是,老板找到粮商约定三个月以后按照合约进行交易。这样加工厂老板就规避了粮价上涨的风险。那么,粮商也有好处么?他则因为这份合同规避了粮价下跌的风险。所以,一般特价机票不允许退票,这个道理和远期合同不可以撤销是一样的。
由于远期交易大部分在场外,很不规范并且有违约风险。所以,1848年世界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在芝加哥成立了,推出了首个标准化的远期合约,被称为“期货合约”,简称期货。聪明的人发现,只要从事合约本身的买卖就可以获利,根本不需要将实体的货品进行交割。所以,期货交易中买卖的只是合约。
期货虽然由远期发展而来,但是它们有根本的不同:期货是标准化合同,集中在交易场内进行交易的,而且集合竞价;远期是私下约定,样式五花八门。期货实行的是保证金制度,只要支付合约所涉及金额的某个比例就可以了。
期货分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顾名思义,基础资产是商品的就是商品期货,是金融工具的就是金融期货。
接下来我们就以商品期货中的大豆(对,就和大豆杠上了)作为例子来阐述期货交易的过程。买家1月1日以1万元/份的价格买入3月1日到期的大豆期货合约,保证金为10万元,保证金比例按百分之十算,买家可以撬动100万价值的资产。第二天,如果大豆价格涨了10%,那么买家就赚了100%(针对保证金而言)。但是,如果大豆价格跌了10%,这时保证金全赔进去了。若想再交易,有两种选择,一是买家继续追加保证金,二是被强制平仓。
期货交易的特点就是你可以随时把手里的期货合约卖掉赚钱走人。正是因为大家对于未来的看法有分歧,所以才会有人买进卖出。如果所有人对于未来的预期都一致,那么期货市场也就不存在了。
和期权市场一样,期货市场也可以规避风险。如果在现货交易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进行相反操作,就叫作“套期保值”。一个大豆经销商在1月1日购进5000吨大豆,打算6月1日卖出。那么,他可以在期货市场同时卖出6月份到期的5000吨大豆期货(下面现货和期货价格的单位都为元/吨)。
假定大豆现货1月1日为4000,6月大豆期货为4500。过了一个月,2月1日,大豆现货降到3800,6月期货降到4100,那么他就可以在卖出5000吨大豆现货的同时买入5000吨6月的大豆期货。在现货市场他每吨亏损200(4000-3800)元,但是在期货市场他每吨盈利400(4500-4100)元。所以,他的净利润是每吨200元。如果不做套期保值,则净亏损每吨200元。
(注:金融衍生工具还有一个重要的类别:互换,会在明天讲到。)
№.5 今日小结
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历史不长,发展也比较迅速,一般人也没接触过,所以可以说是整本书最难的部分。
今天,我们了解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人群和其中的期权、远期和期货。明天,我们会一起看看最后一类工具——互换和中央银行的两三事。
关键词:
金融衍生工具、期权、远期、期货、期货定价模型
要点:
- 金融衍生工具(也称金融衍生产品)指的是从传统金融产品演变而成的新的金融工具。
- 远期交易的双方都有执行的义务,而期权的买方有买的权利,却无买的义务。
- 如果在期货交易中的亏损额超过保证金,要么平仓,要么追加保证金。
思考与讨论:
我们接触了金融衍生品,想必你对其中套利的理解有了一些印象。本质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套利取决于对信息有“快准狠”的把握,发现不同市场的价格差异,从而通过进行低买高卖的操作来获利。
现实生活中其实也充斥着这样的例子,海淘代购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而价格高低本质上又体现了供求关系的差异。你是否能想到一些亲身经历或看过的套利的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