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普尔小姐的花园与下午茶
马普尔小姐
再见马普尔小姐难度很大。
BBC的《马普尔小姐》(Agatha Christie's Marple)在各个视频网站消失已久。没有了这部集悬疑推理、花园古堡、家族旧事于一体的冷僻剧,有点寂寞。
源生魅力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里面那个絮絮叨叨却又机智可爱的小老太太,总能在最后关头抽丝剥茧,为懵懂的大家揭示案情的谜底。而这,特别适合喜欢斗智斗勇的剧迷。
接下来是浓郁英伦气质的画面与人物。BBC最擅长打磨的英式时光感、开满鲜花的古老庄园牵出一段段陈年旧案,一众古典、熟悉却偏偏叫不出名字的明星脸,还有精致的妆容与漂亮的衣服……
其实,案情总是常看常新。唯有衣服和人,总让人欲罢不能。
在花园里
花园与古堡里,故事即将开始。
同样是案情推理、同样出自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普尔小姐》比《大侦探波罗》更具时装感。这与事发场景有关,又或许是因为更突出的女性气质。
马普尔小姐出镜,离不开花园与下午茶的背景。花草与茶香在马普尔小姐周围像是夕阳的光,淡淡的,温暖而悠扬。花开并不大,没有特立独行的轮廓,在花园里成片的绽放中,融入,而不露声色。草色也从不突兀,似乎褪去了原本的色泽,吸收了周边的浓度,凭着曲线的妖娆,成为一幅和谐的水彩画。
这样的即视感,让人想到了Liberty London,一个古老的英国品牌。透着浓浓的英式田园风情和爱丽丝般的甜美。140年,43000种原创印花,手稿和色板,俨然一部美丽而富于灵气的编年史。绝对的复古,却被赋予了当下的时尚。Nike、UNIQLO、10 Corso Como相继与其联姻,很可能是看上了她纯正的“蓝血”身份。
Liberty London的家族背景是著名精品百货店Liberty。这个1875年成立于伦敦,坐标式的百货品牌,被王尔德誉为“艺术气质购物者的天堂(Liberty is the chosen resort of the artistic shopper)”。购物因气质而不落俗。以花卉图案闻名的织物,也因久远的存在,至今卓尔不群。
少女心
少女心,从来无关年龄。
“哦,我又漏了一针。”
“亲爱的,你最好来一杯热茶。”
绒线、钩针、下午茶,一个暖意融融的花园午后,或是阴冷潮湿的古堡里,燃着炭火。马普尔小姐的一天又一天,编织时间的针脚,用英式下午茶给予善意和温暖。她也曾是热恋中的少女,而如今,她是洞察人性的奶奶级侦探。时间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心却从不曾改变。
一袭莫里斯花纹的棉布单衣,或是花式针织的绒线开衫,搭配粗花呢长裙,或许还有一顶蕾丝小帽、一副金丝眼镜,做足了清新感的文艺腔。马普尔小姐的风格造型从一而终。即使,眼前的她已年届六十。少女心依然。
Cath Kidston也有一颗少女心。
触不可及的樱花粉,漾着一汪春心。
跳动的波点,似俏皮的笑靥。精明的浑圆,不失娇憨。
当然,花瓣,是绕不开的情结。有形却并不具象的笔触,深浅的色彩,绽放出饱满而立体的花,宛若少女。英伦玫瑰,花中佼佼, Cath Kidston的标志性元素,将原本复古的艳丽,轻描淡写间,化为文艺的小清新,缀上凝神、体态纤巧的金丝雀,释放轻盈的美。
追一个品牌,就像一个人,因似曾相识的默契和独特的魅力,让爱持久。Cath Kidston,从时装到生活方式,不究渊源,胜在气质。凭着纯而又纯的温馨与聪明劲儿,俘获众少女。那些,不因年龄而苍老。
记忆中,天使与恶魔的样子
漂亮脸蛋背后的灵魂,难以捉摸。
必须承认,剧中人物都很养眼。《复仇女神》里痴情的“唐顿大表哥”,《杀人不难》中著名的“卷福”,还有《斯塔福特疑案》的“小黛西”……俊男美女,锦衣华服里,凶手蠢蠢欲动。而马普尔小姐,一双慧眼,容得下各色外形与各种灵魂,在她看来,美好与邪恶,一切皆缘于“爱”。
天使,太过单纯,也少了一丝浮想联翩的欣喜;而魔鬼,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这是“西太后”用时装讲述的故事。
Vivienne Westwood,英伦三岛的“西太后”,时装世界的“朋克之母”。
英国,一端,高高在上的皇家形象,一板一眼;另一端,张扬极致的朋克,五颜六色的叛逆衣装与发型。Vivienne,是骨子里的英国。
亚麻色卷发做出毫无章法的凌乱感,仍不失古典韵味。
苏格兰格纹以繁复、而不规则的褶皱在复古与摩登间行走;编织粗花呢可以混搭蕾丝,也可以与别针为伴,有些奇怪的组合,细琢磨,又总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还有一向以奢华贵族自居的天鹅绒与珠光缎,在Vivienne这里,搭配爵士帽会略显传统的乏味,与牛仔在一起,才更能彰显旺盛的生命力。
旧时代的英帝国宫廷,现如今,国际时尚之都的伦敦街头。过了时的紧身胸衣、皇冠、厚底高跟鞋与摇滚气质的毛边T恤、挂链、金属骷髅……独特的剪裁技术、以颠覆常规为乐,只有把发表新作的伦敦时装周T台做成了示威现场的Vivienne,才能缔造这些跨时空不明物难以言喻的和谐统一。
就像Beatles的音乐、Mary Quant的迷你裙,Vivienne Westwood非正统的极端,在60年代的时尚界,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革命,这是英国的魅力。夹杂着天使的稚嫩与梦幻,亦有魔鬼般难以察觉、却能摄人心魄的吸引力。
好久不看,还会想起。花园里,一杯英式红茶升腾起热气,戴着金丝眼镜,继续编织绒线衫的马普尔小姐 。抿嘴,露出狡黠的笑意。
再见马普尔小姐难度很大。
BBC的《马普尔小姐》(Agatha Christie's Marple)在各个视频网站消失已久。没有了这部集悬疑推理、花园古堡、家族旧事于一体的冷僻剧,有点寂寞。
源生魅力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里面那个絮絮叨叨却又机智可爱的小老太太,总能在最后关头抽丝剥茧,为懵懂的大家揭示案情的谜底。而这,特别适合喜欢斗智斗勇的剧迷。
接下来是浓郁英伦气质的画面与人物。BBC最擅长打磨的英式时光感、开满鲜花的古老庄园牵出一段段陈年旧案,一众古典、熟悉却偏偏叫不出名字的明星脸,还有精致的妆容与漂亮的衣服……
其实,案情总是常看常新。唯有衣服和人,总让人欲罢不能。
在花园里
花园与古堡里,故事即将开始。
同样是案情推理、同样出自阿加莎•克里斯蒂,《马普尔小姐》比《大侦探波罗》更具时装感。这与事发场景有关,又或许是因为更突出的女性气质。
马普尔小姐出镜,离不开花园与下午茶的背景。花草与茶香在马普尔小姐周围像是夕阳的光,淡淡的,温暖而悠扬。花开并不大,没有特立独行的轮廓,在花园里成片的绽放中,融入,而不露声色。草色也从不突兀,似乎褪去了原本的色泽,吸收了周边的浓度,凭着曲线的妖娆,成为一幅和谐的水彩画。
这样的即视感,让人想到了Liberty London,一个古老的英国品牌。透着浓浓的英式田园风情和爱丽丝般的甜美。140年,43000种原创印花,手稿和色板,俨然一部美丽而富于灵气的编年史。绝对的复古,却被赋予了当下的时尚。Nike、UNIQLO、10 Corso Como相继与其联姻,很可能是看上了她纯正的“蓝血”身份。
Liberty London的家族背景是著名精品百货店Liberty。这个1875年成立于伦敦,坐标式的百货品牌,被王尔德誉为“艺术气质购物者的天堂(Liberty is the chosen resort of the artistic shopper)”。购物因气质而不落俗。以花卉图案闻名的织物,也因久远的存在,至今卓尔不群。
少女心
少女心,从来无关年龄。
“哦,我又漏了一针。”
“亲爱的,你最好来一杯热茶。”
绒线、钩针、下午茶,一个暖意融融的花园午后,或是阴冷潮湿的古堡里,燃着炭火。马普尔小姐的一天又一天,编织时间的针脚,用英式下午茶给予善意和温暖。她也曾是热恋中的少女,而如今,她是洞察人性的奶奶级侦探。时间在她脸上留下痕迹,心却从不曾改变。
一袭莫里斯花纹的棉布单衣,或是花式针织的绒线开衫,搭配粗花呢长裙,或许还有一顶蕾丝小帽、一副金丝眼镜,做足了清新感的文艺腔。马普尔小姐的风格造型从一而终。即使,眼前的她已年届六十。少女心依然。
Cath Kidston也有一颗少女心。
触不可及的樱花粉,漾着一汪春心。
跳动的波点,似俏皮的笑靥。精明的浑圆,不失娇憨。
当然,花瓣,是绕不开的情结。有形却并不具象的笔触,深浅的色彩,绽放出饱满而立体的花,宛若少女。英伦玫瑰,花中佼佼, Cath Kidston的标志性元素,将原本复古的艳丽,轻描淡写间,化为文艺的小清新,缀上凝神、体态纤巧的金丝雀,释放轻盈的美。
追一个品牌,就像一个人,因似曾相识的默契和独特的魅力,让爱持久。Cath Kidston,从时装到生活方式,不究渊源,胜在气质。凭着纯而又纯的温馨与聪明劲儿,俘获众少女。那些,不因年龄而苍老。
记忆中,天使与恶魔的样子
漂亮脸蛋背后的灵魂,难以捉摸。
必须承认,剧中人物都很养眼。《复仇女神》里痴情的“唐顿大表哥”,《杀人不难》中著名的“卷福”,还有《斯塔福特疑案》的“小黛西”……俊男美女,锦衣华服里,凶手蠢蠢欲动。而马普尔小姐,一双慧眼,容得下各色外形与各种灵魂,在她看来,美好与邪恶,一切皆缘于“爱”。
天使,太过单纯,也少了一丝浮想联翩的欣喜;而魔鬼,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这是“西太后”用时装讲述的故事。
Vivienne Westwood,英伦三岛的“西太后”,时装世界的“朋克之母”。
英国,一端,高高在上的皇家形象,一板一眼;另一端,张扬极致的朋克,五颜六色的叛逆衣装与发型。Vivienne,是骨子里的英国。
亚麻色卷发做出毫无章法的凌乱感,仍不失古典韵味。
苏格兰格纹以繁复、而不规则的褶皱在复古与摩登间行走;编织粗花呢可以混搭蕾丝,也可以与别针为伴,有些奇怪的组合,细琢磨,又总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还有一向以奢华贵族自居的天鹅绒与珠光缎,在Vivienne这里,搭配爵士帽会略显传统的乏味,与牛仔在一起,才更能彰显旺盛的生命力。
旧时代的英帝国宫廷,现如今,国际时尚之都的伦敦街头。过了时的紧身胸衣、皇冠、厚底高跟鞋与摇滚气质的毛边T恤、挂链、金属骷髅……独特的剪裁技术、以颠覆常规为乐,只有把发表新作的伦敦时装周T台做成了示威现场的Vivienne,才能缔造这些跨时空不明物难以言喻的和谐统一。
就像Beatles的音乐、Mary Quant的迷你裙,Vivienne Westwood非正统的极端,在60年代的时尚界,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的革命,这是英国的魅力。夹杂着天使的稚嫩与梦幻,亦有魔鬼般难以察觉、却能摄人心魄的吸引力。
好久不看,还会想起。花园里,一杯英式红茶升腾起热气,戴着金丝眼镜,继续编织绒线衫的马普尔小姐 。抿嘴,露出狡黠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