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代的“金砖五国”
全球瞩目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落下了帷幕,有多少影响不言自明。本文不在讨论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而是借“金砖国家”一词展开联想。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比如美苏争霸到金砖五国之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只是细节不同,至于孰是孰非,则只是在下的一家之言。
一、田氏齐国 (中国)
争霸时代结束,如果不是归于统一,就是涌现出新兴的政治势力重新洗牌。春秋五霸之后是如此,美苏争霸之后也是如此。春秋五霸之后出现了战国七雄,其中有些国家与春秋时代是一脉相承,比如燕、楚,也有的国家则是以新兴国家的面目出现的,田氏齐国即是如此。说田氏齐国是新兴势力,许多人或许有异议,因为齐国不仅是五霸之一,甚至历史可以追溯到姜子牙时代。不过,既然叫田氏齐国,那么他的国君自然不姓姜,就和姜子牙建立的齐国血脉上没有多大关系了。政治上并不是姜氏齐国的继承,而是通过宰相专权的形式改朝换代。经济上,田氏齐国代表的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对旧齐国奴隶经济的改造而完成更替的。他与现代金砖中最为相像的似乎是中国,同样是东方大国,同样有着辉煌的历史,同样代表了新兴的经济体。
二、秦国 (俄罗斯)
秦国虽在某些学说中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但依旧不妨碍它是金砖国家的资格,因为它是最不成功的五霸之一。所谓五霸既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国力,聚集中原各路诸侯,胁迫东周王室给予册封,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效果。可惜秦国参与的诸侯会盟,多是给别国做嫁衣,没有一场是主角。国威止于函谷关,反而屡屡吃了各个称霸的国家明暗亏无数次。进入战国时代后,秦国展开了那个时代最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商鞅变法”,从此不是要称霸而是一统天下。如果硬套现代金砖五国的话,虎狼之师的秦国无疑只有战斗民族俄罗斯才可比拟。两者疆土都十分辽阔,其然其中大部分是荒凉的地区,也都进行了颠覆体制的政治改革,只不过俄罗斯的改革成效还有待观察,但所展现的积极进取的决心都是一样,尤其是现任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确实有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度。
三、赵国 (印度)
赵国是战国时代名符其实的暴发户,伙同姓魏的和姓韩的,一起推翻了原来的晋国老板姬老大,分了地,分了钱,分了人,从此成为雄踞一方的牛国。赵国的国力虽比不上以上两国,但却是野心勃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曾亲自扮作使者入秦,想勘察道路,为以来赵军奔袭秦国做准备。若勉以现代金砖五国而论,印度或有几分相似。印度同样是推翻了原来的殖民宗主英国而实现政治独立,对外同样展现出咄咄逼人的进取势头,多次与强国发生激战。从地理位置而言,赵、魏、韩三国中,赵国是最为靠北的国家,这与印、巴、南三个国新独立的国家中,印度是最为靠北的国家类似。北人悍战,这是一个不成文的历史惯例。在这三国中,也属印度用兵最为频繁,野心最为膨胀,还是这三国中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四、魏国 (巴西)
魏国地处中原富庶的核心地区之地,自从从晋国分离出去后,表现出了强大的上升势头,甚至创造了首霸的局面,周围各国都对其敬畏三分。但随着时事转移,这种优势慢慢被消磨,即使如此,魏国仍然是七雄之一,各国不敢小觑。以金砖五国而言,巴西或有几分貌似。首先,巴西地理上在印度之南,南非之北的中间位,同地理上居赵之南,韩之北的魏国。其次,处在南美核心中位置的巴西从葡萄牙的殖民体系分离之后,同样面对这魏国一样的外部形势。看似天下太平的南美其实却暗藏汹涌,由于没有了历史、文化、地缘的羁绊,各国间的领土往往只有凭借武力来决定,而巴西的邻国在当地最多,有十个之众,纠纷可见。最后,作为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被一大群西班牙殖民的南美各国包围,其内心的紧张恐怕一点也不输给“四战之国”的魏国吧。
五、韩国 (南非)
韩国作为战国的金砖国家,原因类同于赵国和魏国,都是新时代,刚独立,快发展的国家。韩国国家虽然小,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地区强国,即使夹杂在强国之间,也能顽强的生存到战国结束。韩国和南非的相似之处,除了都是新时期,新兴政治经济的代表之外,恐怕体量也是一个原因。韩国在七雄之中,国力确实并不靠前,国土局促,仅能保持地区大国的地位,对天下,难再有觊觎之心。南非在以经济论强弱的金砖五国中,国土不能与其他四国相其并论,国力也仅能在非洲地区占有较大优势。但同韩国一样,国小而不可欺,南非有着自己独特的战略优势和经济潜力,足以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历史大势周而复返,这是中国数千年来王朝周期论的经验之谈。它证明,在没有强烈外力的干扰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金砖五国和战国中的这五雄,所处环境并不完全相同,结果和前途也不一定类似,只是聊作戏言,以供茶余,还诸君一笑泯之罢了。
![]() |
一、田氏齐国 (中国)
争霸时代结束,如果不是归于统一,就是涌现出新兴的政治势力重新洗牌。春秋五霸之后是如此,美苏争霸之后也是如此。春秋五霸之后出现了战国七雄,其中有些国家与春秋时代是一脉相承,比如燕、楚,也有的国家则是以新兴国家的面目出现的,田氏齐国即是如此。说田氏齐国是新兴势力,许多人或许有异议,因为齐国不仅是五霸之一,甚至历史可以追溯到姜子牙时代。不过,既然叫田氏齐国,那么他的国君自然不姓姜,就和姜子牙建立的齐国血脉上没有多大关系了。政治上并不是姜氏齐国的继承,而是通过宰相专权的形式改朝换代。经济上,田氏齐国代表的是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通过对旧齐国奴隶经济的改造而完成更替的。他与现代金砖中最为相像的似乎是中国,同样是东方大国,同样有着辉煌的历史,同样代表了新兴的经济体。
![]() |
二、秦国 (俄罗斯)
秦国虽在某些学说中曾是春秋五霸之一,但依旧不妨碍它是金砖国家的资格,因为它是最不成功的五霸之一。所谓五霸既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国力,聚集中原各路诸侯,胁迫东周王室给予册封,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效果。可惜秦国参与的诸侯会盟,多是给别国做嫁衣,没有一场是主角。国威止于函谷关,反而屡屡吃了各个称霸的国家明暗亏无数次。进入战国时代后,秦国展开了那个时代最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商鞅变法”,从此不是要称霸而是一统天下。如果硬套现代金砖五国的话,虎狼之师的秦国无疑只有战斗民族俄罗斯才可比拟。两者疆土都十分辽阔,其然其中大部分是荒凉的地区,也都进行了颠覆体制的政治改革,只不过俄罗斯的改革成效还有待观察,但所展现的积极进取的决心都是一样,尤其是现任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确实有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度。
![]() |
三、赵国 (印度)
赵国是战国时代名符其实的暴发户,伙同姓魏的和姓韩的,一起推翻了原来的晋国老板姬老大,分了地,分了钱,分了人,从此成为雄踞一方的牛国。赵国的国力虽比不上以上两国,但却是野心勃勃。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曾亲自扮作使者入秦,想勘察道路,为以来赵军奔袭秦国做准备。若勉以现代金砖五国而论,印度或有几分相似。印度同样是推翻了原来的殖民宗主英国而实现政治独立,对外同样展现出咄咄逼人的进取势头,多次与强国发生激战。从地理位置而言,赵、魏、韩三国中,赵国是最为靠北的国家,这与印、巴、南三个国新独立的国家中,印度是最为靠北的国家类似。北人悍战,这是一个不成文的历史惯例。在这三国中,也属印度用兵最为频繁,野心最为膨胀,还是这三国中唯一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 |
四、魏国 (巴西)
魏国地处中原富庶的核心地区之地,自从从晋国分离出去后,表现出了强大的上升势头,甚至创造了首霸的局面,周围各国都对其敬畏三分。但随着时事转移,这种优势慢慢被消磨,即使如此,魏国仍然是七雄之一,各国不敢小觑。以金砖五国而言,巴西或有几分貌似。首先,巴西地理上在印度之南,南非之北的中间位,同地理上居赵之南,韩之北的魏国。其次,处在南美核心中位置的巴西从葡萄牙的殖民体系分离之后,同样面对这魏国一样的外部形势。看似天下太平的南美其实却暗藏汹涌,由于没有了历史、文化、地缘的羁绊,各国间的领土往往只有凭借武力来决定,而巴西的邻国在当地最多,有十个之众,纠纷可见。最后,作为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被一大群西班牙殖民的南美各国包围,其内心的紧张恐怕一点也不输给“四战之国”的魏国吧。
![]() |
五、韩国 (南非)
韩国作为战国的金砖国家,原因类同于赵国和魏国,都是新时代,刚独立,快发展的国家。韩国国家虽然小,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地区强国,即使夹杂在强国之间,也能顽强的生存到战国结束。韩国和南非的相似之处,除了都是新时期,新兴政治经济的代表之外,恐怕体量也是一个原因。韩国在七雄之中,国力确实并不靠前,国土局促,仅能保持地区大国的地位,对天下,难再有觊觎之心。南非在以经济论强弱的金砖五国中,国土不能与其他四国相其并论,国力也仅能在非洲地区占有较大优势。但同韩国一样,国小而不可欺,南非有着自己独特的战略优势和经济潜力,足以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 |
历史大势周而复返,这是中国数千年来王朝周期论的经验之谈。它证明,在没有强烈外力的干扰下,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金砖五国和战国中的这五雄,所处环境并不完全相同,结果和前途也不一定类似,只是聊作戏言,以供茶余,还诸君一笑泯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