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个生日蛋糕
讲一个悲伤的故事吧。
小时候,我们老家那儿,过生日有一些讲究。比如,小孩子是不过生日的,因为孩子年龄小,所谓“无福消受”,其意便在于此。成年后,可以过生日,但不会大操大办。印象中,父母过生日时会包一顿肉馅大包子,或者炒两个菜,以示庆贺。只有老年人有“做寿”的资格,会宴请亲友,七碟八碗——重要的是,会有生日蛋糕。
可能有人会说那是礼仪之邦讲传统,其实并不是,我们只是单纯地穷而已。如果有钱,小舅子才不想大吃大喝。
其实现在想来,那生日蛋糕并不好吃,乡下手工制品,混了点洋手艺,吃起来就像发面烙饼上铺满五颜六色的糖。但那东西稀罕,大家就都觉得好吃。
我在乡下一直长到9岁,接着转入县城读小学。我爸每天一大早骑着自行车送我到学校,然后去工厂上班。下班时,再来接上我回家。
到城里之后,我才发现同学们都过生日,并且他们会有生日蛋糕。而且他们的生日蛋糕与烙饼不同,坯子是真正的松软香甜的蛋糕,上面盖的是真正的香甜的奶油。一个偶然机会我分得一小块,吃到嘴里,含了十分钟没舍得咽下去,那味道至今忘不了。
我也在城里见到了蛋糕店,店里各色蛋糕琳琅满目,至今我仍记得那个摆在玻璃柜里的三层大蛋糕,顶上端放着一个白巧克力做的拳头大的寿桃。
大家都有蛋糕,我自然心生羡慕,便对我爸旁敲侧击,暗示自己也该过生日,也该有个生日蛋糕。就算我年龄小,不配有大蛋糕,也该有个小蛋糕。
但我爸装傻,无论我怎么暗示,他都不给我买,一扛就是两年多。
在这两年里,我甚至熟悉了蛋糕店里每个蛋糕的摆放位置。在那个玻璃柜的角落里,有一个巴掌大的小蛋糕。从个头上看,它应该是全店里最便宜的生日蛋糕了,但它不大的奶油层上,却用果酱写着“生日快乐”四个红字,显示它与普通蛋糕不是一回事。并且,在“快乐”两字的上方,端端正正放着一朵红色的奶油花,很是漂亮。
我中午上学从蛋糕店门前路过,天天去瞟一眼。那个小蛋糕常被人买走,但店家立刻会做一个新的补上。我曾亲眼见到一个比我小得多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拿着小蛋糕开心地离去,心里想,那是我的蛋糕啊。
我11岁那年农历生日,终于很严肃地跟我爸说:“你能不能给我买个生日蛋糕?”
我爸还没说话,我赶紧补充道:“是个很小的蛋糕,只有巴掌大,不贵。”
我爸同意了。
那天下班之后,我爸骑车接上我,直奔蛋糕店,花6块钱,买下了那个小蛋糕。
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村后头的小路两旁长满了白色的野花,我爸开心地骑着自行车,飞快地从野花中间穿过,不时有飞鸟自花丛中被惊起。我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手捧着装在透明盒子里的小蛋糕,像捧着一缸金鱼一样小心。虽然隔着盒子,我也能闻到奶油的香味。
回到家,正遇到奶奶和二奶奶在院子里坐着聊天。我捧着蛋糕快乐地给奶奶展示,还揭开盒子让奶奶闻奶油味儿。奶奶看我开心,也十分高兴。
二奶奶眼睛不好,看什么都一团糊,嚷嚷着要我把蛋糕拿给她看清楚。我献宝一样把蛋糕捧给她。她左手托住盒子,右手一不留神,“扑哧”!手指正好戳在那朵奶油花上。
“哎呀,这是什么!”二奶奶还没弄明白眼前这是什么东西,一忙乱,又是一戳,连“生日快乐”也不见了。
我忙抢过我的蛋糕,盒子里已经一片狼藉。
这就是我的第一个生日蛋糕。
这个故事我好多年没跟别人提起过。但那天的每一个细节,至今都如发生在眼前。
2013年冬天,我跟毛老师、郑马甲还有周幽灵一行,驾车去明十三陵玩,大家有说有笑。
半路上聊起小时候的事,我便讲了这个故事。
他三人从小在城市长大,家境虽不优渥,但也衣食无忧。听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车里一阵沉默。
沉默之后,开车的郑马甲说:“不行,我太难过了,我要去给你买蛋糕。”
于是,他立刻拐到昌平市区,找到一家蛋糕店,给我买了各色蛋糕一大袋子。
我为他的仗义所感动,觉得交朋友如此夫复何求啊。于是我们四人就在车里,把那一大袋子蛋糕吃得干干净净,我活了三十多年,还是头一次拿蛋糕当饭吃。毛老师和周幽灵更是吃得打嗝儿。
毛老师说:我吃饱了。
周幽灵说:我吃撑了。
这时,郑马甲说:“我刚想起,我们订了晚上的自助餐,而且钱已经交了。”
梅花牛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大运河边的大聪明 (40人喜欢)
- 爱干净的葵总 (37人喜欢)
- 《浪客剑心》之《红姐姐绿姐姐大战蜜蜂》 (45人喜欢)
- 思念 (8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