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生活于香港记录-1
与先生结婚已将近4年,我们是异地恋(SZ-HK),一直以来都是周末情人&后来的周末夫妻。
今年8月,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新阶段,我也开始了,常住香港的日子。
7月新房子收楼,可是装修搞得一塌糊涂,家里到目前依然是空荡荡,临时买了沙发、床垫、电视,暂时住着。香港的事宜均是先生独立完成,由于工作繁忙,装修的事情出了一件又一件的烦心事,但孩子要读书,我们也只能将就这样住着。
孩子一直在深圳长大,直到上学才搬回香港,想着新家、幼儿园等等,孩子都需要时间适应,我辞职了,全身心陪伴孩子渡过这段时间。确实孩子出现了不适应的状态,开始总是闹别扭,也常哭,没有安全感。由于不会抒发自己的不高兴,就各种折腾我,和我各种不对付。除了耐心对待,也无别的办法。
我开始只是觉得应该孩子不适应,没想到,最后我出现了不适应的状态,无法说出的郁闷感。深圳总觉得那是自己的地方,想去哪就去哪,今日想去书店就去书店,想去喝珍珠奶茶就去喝珍珠奶茶(喜茶,奈雪的茶,85度C)。但是在香港就连坐小巴都很无奈,不报站&要自己喊下车,完全是跟着先生,自己硬背站名&认路。有时候不知道时,只能让司机提醒你,可是碰到不好的司机,反而顶得你一肚子气。离开了先生总觉得有种无力感,好像去哪,一点方向感都没有。原来在深圳,菜我都不用买,一切由外婆打理,在香港事事要自己独立操作,买菜时发现骨头名都与我们不一致,强烈的无力感出现了,幸好自己公公无需上班,一步步教我进入香港菜场。社交方面,固然香港也有朋友,但是我一家庭妇女,朋友们周一至周五上班,我在家跟着孩子做老妈子,周六日还要带孩子返深看外婆外公,社交几乎是零。再次感叹家庭主妇,不是那么好当。幸好,先生是位体贴的人,事事照顾妥当,就算我闹别扭,也宽容对待。想想从前做周末夫妻时,没什么矛盾,还担心以后一起生活,会相处不好,感叹自己找了位性格温顺的先生,万事体贴,家事做得比我还好。
9月的开始,孩子逐步适应幼儿园及新家的生活,孩子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我也开始走出那种莫名的无力感。从前我总觉得深圳与香港差异不大,估计不会出现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而且我无任何的语言问题,但其实怎么都是会有的。想想那些内地过来的新移民,估计比我难一倍不止。确实我不应该存在消极的想法,积极生活才是。
从前豆瓣一直都没记录下日记,希望之后记录下,在港生活,也让自己有个抒发的平台。
今年8月,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新阶段,我也开始了,常住香港的日子。
7月新房子收楼,可是装修搞得一塌糊涂,家里到目前依然是空荡荡,临时买了沙发、床垫、电视,暂时住着。香港的事宜均是先生独立完成,由于工作繁忙,装修的事情出了一件又一件的烦心事,但孩子要读书,我们也只能将就这样住着。
孩子一直在深圳长大,直到上学才搬回香港,想着新家、幼儿园等等,孩子都需要时间适应,我辞职了,全身心陪伴孩子渡过这段时间。确实孩子出现了不适应的状态,开始总是闹别扭,也常哭,没有安全感。由于不会抒发自己的不高兴,就各种折腾我,和我各种不对付。除了耐心对待,也无别的办法。
我开始只是觉得应该孩子不适应,没想到,最后我出现了不适应的状态,无法说出的郁闷感。深圳总觉得那是自己的地方,想去哪就去哪,今日想去书店就去书店,想去喝珍珠奶茶就去喝珍珠奶茶(喜茶,奈雪的茶,85度C)。但是在香港就连坐小巴都很无奈,不报站&要自己喊下车,完全是跟着先生,自己硬背站名&认路。有时候不知道时,只能让司机提醒你,可是碰到不好的司机,反而顶得你一肚子气。离开了先生总觉得有种无力感,好像去哪,一点方向感都没有。原来在深圳,菜我都不用买,一切由外婆打理,在香港事事要自己独立操作,买菜时发现骨头名都与我们不一致,强烈的无力感出现了,幸好自己公公无需上班,一步步教我进入香港菜场。社交方面,固然香港也有朋友,但是我一家庭妇女,朋友们周一至周五上班,我在家跟着孩子做老妈子,周六日还要带孩子返深看外婆外公,社交几乎是零。再次感叹家庭主妇,不是那么好当。幸好,先生是位体贴的人,事事照顾妥当,就算我闹别扭,也宽容对待。想想从前做周末夫妻时,没什么矛盾,还担心以后一起生活,会相处不好,感叹自己找了位性格温顺的先生,万事体贴,家事做得比我还好。
9月的开始,孩子逐步适应幼儿园及新家的生活,孩子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我也开始走出那种莫名的无力感。从前我总觉得深圳与香港差异不大,估计不会出现有什么不适应的感觉,而且我无任何的语言问题,但其实怎么都是会有的。想想那些内地过来的新移民,估计比我难一倍不止。确实我不应该存在消极的想法,积极生活才是。
从前豆瓣一直都没记录下日记,希望之后记录下,在港生活,也让自己有个抒发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