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我妈都觉得冗长的结婚仪式
说不清这是我第几回参加婚礼,只知道这是第一次摆正心态“无趣的形式,但我妈一个人去颇为无聊,所以陪同着去让她开心一下”,所以全程我都只吃些黄瓜,菠菜,亦或者周围阿姨怂恿我吃了一块小牛排。

菜品俗套,形式依旧是带婚戒鼓掌亲吻唱歌玩游戏,竟然连游戏的题目也一模一样。母亲在一旁对我抱怨菜品上得慢,饿得不行了,结婚仪式这么冗长,你看旁边桌的人都睡着了,我笑着说,那是人家在玩手机,菜要是都上齐了,客人就没心情参加后面的游戏了,这都是既定的规则(套路)。
后来,仪式过掉,热菜终于一个个的上来,我拼命的往母亲碗里夹菜,倒食物残渣,身边的阿姨又套路般的夸还是女儿好,不夸倒是没事,夸了便令人产生作秀之意。今晚我对母亲殷勤其实也有缘由,一是她极少参加酒席,不晓得骨头吐处,全都装在盛菜的碗里;二是母亲平时节俭,就连酒席上的许多平常的大菜,她也未曾吃过,所以这次索性让她吃个畅。朝右看去,平日里睡眠不足的她,此刻脸皮发黄地谈笑着。
谈笑的,也不过是儿时学校隔壁班的同学,并没有特别要好的,但不知为何新娘的母亲,都称她们为小姐妹。
想着自己以后的婚礼,绝不能这么俗套,首先不要这种烂大街的仪式,其次,不要请关系一般的朋友,来的呀,都必须是见了面要互道思念狠狠拥抱的好朋友。
伴手礼要做的文艺些,蒲扇、手工饼干,但绝不要喜糖店的批发蛋卷、红枣、花生果……
不是因为廉价,而是没什么人会吃。既然如此,干嘛不准备一些少而精的东西呢?
不过即使是这样做,我仍感到庸俗。人是很难免俗的。为什么呢?一是父母要收回红包,这时为了红包钱就必须把那些自己不喜欢但又之前给过钱的人叫回来。二是婚礼没法有创意,既然需要仪式感,创意就很难实现,你要么干脆不要办这个仪式。想到之前微博上有个新娘在婚礼上突然跳起了街舞,而新郎不知所措的站在后方,视频显得有些好笑,因此上了热门。可这热门,也不过短短维持几小时,许多人都会在一夜之后彻底忘却,那么这种创新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倒不如和心爱的人在阳台喝喝酒谈谈心看看电影来得畅快。
办酒这种形式,就好比古代皇子拍皇帝老儿的马屁,给他建一座什么塔,说是吉祥,造福万民,实则呢,劳民伤财,新娘和新郎官本人,都得不到什么爱的滋养。
放在桌上的手机一直响的不停,我拿起来看,才发现是闺蜜又一次被迫相亲了。她深觉浪费时间,又不得不遵循母亲的意愿,我曾问过她,你为什么不反抗呢?她说,反抗过,没用。不知是她的母亲没那么爱她,还是她据理力争的不够。
试想天下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快乐呢?
我的母亲其实也想(不想大约是不正常的母亲了),希望我早早找了男朋友,她也算放下了一件心事,只是她的方式温柔,委婉,总想着让我自己选择,自己高兴。当年她做错过的决定,她自然不希望我再错一次。
对于这样的现实,我心怀感恩。
临结束时,我冲上台去回答了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人从来不看医生?盲人!然后就顺顺利利的拿到了一个毛绒玩具,绿色的,软软的。和过去的每一场婚礼一样,总算留下一样让自己高兴的小玩意。伴手礼最终都会送人,只有这小小的玩具,给我荒废的一夜一个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