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西的阿森纳个大人物
公元2017年8月27日,英超足球联赛第三轮,阿森纳被素有“劫富济贫”传统的利物浦打了个阿森纳比分(4:0)。从内容到结果,彻底的被修理、被羞辱,感谢切赫爸爸,让比分保持在阿森纳。
前两轮一胜一负(侥幸阿森纳:3有众多三十年老球迷的莱斯特城队)。现排名阿森纳X阿森纳:第16名。
这集好像看过?怎么这么熟练?又有点儿不同?
1718赛季的春天(阿森纳定律,前半赛季争冠,到了春天习惯性的谜之崩盘,赛季末段又突然回春见佛杀佛勇夺第4——欧冠资格赛排位,赛季奖金比第五高一档),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或许早了太多。
上赛季,正是卧铺(利物浦)把阿森纳挤出了前阿森纳。这一场对阵阿森纳的阿森纳比分惨案,虽然太早了一点,或许也来得正是时候:将温格的球队彻底打回原形,将全球枪迷(Arsennal,兵工厂,枪手)的苟安幻想撕个粉碎。
在比赛中无奈蹲地叹息、又一次蜜汁苦笑的桑切斯(在许多枪迷心中,他可能是阿森纳队唯一的斗士),此刻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厄齐尔(反观厄祖的大眼,女球迷的最爱)、拉姆塞纷纷向球迷道歉。“Wenger Out”的呼声不绝如缕,也一样比以往来得早了许多。亨利在Sky Sports露出尴尬笑容,诸多名宿都跳出来指点:我厂球迷要做好准备以后就要习惯这样的日子咯。
不是王朝崩灭——阿森纳在诸欧陆豪门中就像春秋时代打肿脸充胖子的宋国一样拿美丽足球遮掩着自己——而是被红军(利物浦)扯掉最后一块遮羞布。人心已散。张伯伦几乎是赛后马上就传出要去切尔西,曼城又开始报价桑切斯。
我一边笑一边在微信上给一个忠实枪迷朋友发去许多虎扑截图——他每逢这集又重演就不敢上网,所以他这几年都不怎么上网。
其实我从前也是阿仙奴的忠实追随者,博格坎普皮雷亨利维尔托德维埃拉永贝里这个中前场进攻组合的CM(现在的FM:《足球经理》)数据我都能背下来。
但我这十几年对阿森纳的态度转变或许也可以代表一部分小破厂球迷的典型路线:从忠心守候到隔膜到痛心疾首到愤怒到麻木冷漠到滑稽……
是啊,这些年,是阿森纳,给我们广大球迷带来了最多的欢乐:“上树”、“体检室太大”(伊瓜因事件)、三年拜仁五年巴萨、4、卖队长、“最已阵”(最强之人已在阵中)、“温差签”、“忠义法”、神秘拉链为何频繁罢工、奖杯仓库竟被洗劫一空、“撸证己”、范佩西的纳斯里叔叔、“迪复强”、“温伙呆”、“亿寸息”……引得网友都哄笑起来,网络上下都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我个人觉得,像我一样对阿森纳从追随到脱坑但仍保持着(滑稽般的)关注的人,或者并非主队但不由自主被破厂气质吸引加以(滑稽般的)关注的人,一定别有所悟。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是被抛的“喜剧演员”,但惟有阿森纳队,却成了尘世中最出色的喜剧演员,不断推出令人叫绝的喜剧表演,简直是活着的寓言。(参阅,格雷厄姆·格林,《喜剧演员》)

有了阿森纳,足球不再只是资本、权力的游戏,也不仅是国族攻击本能、雄性腺体的投射,而仿佛我们看到了人的境况,天黑都不怕。
这次惨案后,球星纷纷流出出走传闻,仿佛超市开张,诸多枪迷都已不再“黑”了,反而“冷静”、“理智”的发言,尤其是对桑大腿,表示赶快走吧,别再留下来耽搁了。
而随着张伯伦转会切尔西,我在不经意间发现,他车已经集齐了阿森纳个大人物,四大伟人。
上赛季中不知不觉也开始关注小破车,也许是因为“美颜盛世”杀伤力实在太大,也许因为孔蒂变阵“343”后横扫英超,证明三后卫也可以在身体流的英超立足并带动了三后卫、边翼卫——拯救了诸多身体流无脑子球员如从热刺转会曼城的沃克可得感谢孔蒂、张伯伦也是同个路子——的战术改革潮流。
这阿森纳个大人物分别是谁呢?
张伯伦(Alex Oxlade-Chamberlain)
历史上有点名气的张伯伦(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是英国首相,不过不够man。另一个赫赫有名的张伯伦(Wilt Chamberlain)是NBA巨星,这一个可就超级man了,声称和20000+女性发生过交媾动作。
偶尔还看阿森纳比赛,大帅其实是场上少数有拼劲的球员。无论如何,转会切尔西之后,还是希望开窍、成长吧。同样是无脑身体流,他可能要与摩西竞争一个位置。
PS.刚看到BBC报道铁板丁丁的转会因为张至中(张居正)不想踢边翼卫只想踢中路而拒绝了切尔西想去利物浦,到底是够man还是不够man呢,就他这无脑身体流属性,网友调侃张志玲(张智零)就算去了红军也只能落得个米尔纳的下场……
肯尼迪(Robert Kenedy Nunes do Nascimento)
历史上最著名的肯尼迪当然是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被刺身亡的美国总统。喜欢政治议题的导演奥利佛·斯通(据说即将开拍剧集《关塔那摩监狱》)的电影《刺杀肯尼迪》(1991)对这一事件有精彩的演绎。
民主美国的制度,自由平等,每个个体皆有同样的生命尊严,但我们知道,当下的美国总统可能是全世界被安全保护最严密的个人,这不是被动的防卫,而是一张主动出击的、铺天盖地的罗网,这是要提前消灭所有的威胁的可能性的,权力如毛细血管无孔不入,你,难道没有被监听、规训、凝视吗?
切尔西的肯尼迪是个小人物,在巴西长大,转会切尔西后基本上无法出场踢不上球。直到今年夏天切尔西来华踢友谊赛(又是和我厂阿森纳),赛前在个人Instagram上发布了“辱华”内容,经过媒体渲染(其中不乏眼红切尔西拿英超冠军的敌对球迷尤其是跟随穆里尼奥“转会”至曼联的前切尔西球迷出了主力推波助澜)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连伟大的《人民日报》也发文批判。
小人物搞了个大新闻。当然,肯尼迪这个小国黑人,口吐污言,必须被批判。肯尼迪的不经意脑残社交状态,其实反应了巴西及英国某部分社会群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而刻板印象,语言的操演,直至种族歧视,又何处不在呢?比如,某崛起中的巨国,对于白种人之爱恨交加,对于黑种人之污蔑诋毁,尤其网络暴力之盛,在在令人目瞪口呆。

尤其在传媒如此发达又没有底线只知引话题且迎圣意的今天,网络上的声音基本上就是只剩激情没有任何反省的被引导的民粹暴力而已。
且崛起中的某泱泱巨国提倡“文化自信”,但上下言行,处处透露出欲盖弥彰、只怕人家不看到的民族自卑感。
话说回来,我个人爱国爱党,我永远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祖国万岁!
摩西(Victor Moses)
看到圣经旧约中受耶和华“十诫”、带领犹太族人迁徙去往应许的奶与蜜之地的老族长摩西(מֹשֶׁה)在足球场上出现,这是什么体验?

摩西也是孔蒂变阵的受益者,无脑身体流的踢法在343中的右翼卫位置发挥出彩,是一个重要的功能型球员。
有时候看到摩西在球场右侧带球过人,如闪电般风驰电掣甩开众人,扯开空间助攻进球,真仿佛看到他分开红海,创造了一块独属于他的神话般“绝对领域”。希望这样的场面越来越多吧。

坎特(N'Golo Kante)
在坎特真正成名之前,其实真有很多人把他名字译成康德,与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Immanuel Kant)同名。那时就有不少牛人看出他的巨大潜力了,逛贴吧常见大神的战术分析帖,全能中场康德如何如何能跑能抢,豪门怎么还不来抢,看得我一愣一愣的。

后来果然成名,与补锅匠拉涅利一起率领一夜之间三十年老球迷如春笋般潮涌出来的狐狸城上演屌丝夺冠的童话般剧情。然后转会到切尔西。
关于康德最著名的段子是:地球表面的70%是被水覆盖,剩余的30%属于坎特的管辖范围。意谓在土地上无处不在,是每一寸球场的统治者。
而哲学家康德,虽然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德国小镇柯尼斯堡,却最早提出了普世主义的世界公民思想。如果他知道两百年后有一个黑人康德接管了整个地球,一定会感觉很滑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