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江风寺

江风寺始建于唐南诏时期,与阁逻凤所筑龙尾城墙相连。寺庙由民间集资修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江风寺正殿为风伯雨师殿,旁有魁阁,海珠楼等建筑,四周被龙尾城墙圈住,这里既是人们祭祀风伯雨师的场所,又是古代守关兵士的驻地,每年农历三月三日是江风寺庙会,人们纷纷前来祭祀风伯雨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历经千年经久不衰。四月二十五日还有祈雨庙会,八月十三日黄龙会纪念小黄龙功德。
至本世纪四十年代,(1940)阁楼庙宇,古城墙尚完好,保留了原有历史风貌。五十年代初被毁。1997年经大理市人民政府批准,从发展旅游业角度重建档次较高,主体工程江风寺为砖混结构,二层空心重檐阁,设置夜景灯光,工程已于1998年9月竣工

风伯雨师争高下
传说,古时候怒江坝瘴气严重,危害过往的商贾,四方生灵,观音遂派风伯、雨师带十瓶风吹散瘴气,救一方苦难。二仙家领旨后,携了风瓶,半云半雾前往,途径西洱河谷口时,他俩被天生桥、江风山、一线天、不谢梅等山水景色迷住,越看越喜欢,越看越不想走,遂忙里偷闲,在江风山顶,摆下楚河汉阵,一争高下。不料二位大仙棋艺精湛,杀的难解难分,三天三夜不见分晓,一过路神仙看见便偷偷放了风瓶,一时苍山洱海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人畜不得安宁。风伯雨师使尽浑身解数,也不能把风收回,观音得知震怒,令他俩坐镇江风山专司风雨,接受苍洱百姓祭祀,一年四季只准冬末春初有一定风量,其余吹微风,所以下关二三月风大,又称风城。虽然年年吹大风但不成风灾,乃风伯雨师调节风雨也。

苍山玉局峰望夫云的传说:
南诏王的公主与苍山猎人相爱,遭父王阻挠,一对情人只好私奔,躲在苍山玉局峰洞穴里,海东的罗荃法师施法用大雪封山,公主受不了寒冷,猎人到海东罗荃寺窃取七宝袈裟,被罗荃打入洱海化为石骡,公主盼夫不归,每天悲伤的哭嚎声感动了玉局峰的白狐仙子,她到南海观音那里借风瓶,要吹开海水,救出石骡使猎人再现。观音同情公主的遭遇,令风仙给了九个风瓶,不料白狐仙子回到天生桥一带,遇到罗荃施法,双方激烈打斗,打破了六只风瓶,从江风寺吹到下关,危及人畜安全,观音知道后,请了风伯雨师来调制风量,虽然狂风得治,但仍有剩余风量,常年劲吹不停,特别是每当玉局峰白云凝成一团的时候,便狂风怒作,直往洱海面猛吹,风浪打在礁石上发出古乐箜篌的声响,则预示更大的风浪即将袭来,这时渔人就高喊所有船要停开靠岸了!为此民间还传有一首诗:望夫云起点苍啊!舟子停船唤奈何?!短引箜篌教无渡,为因前途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