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亲拯救世界[中]
八、不适合谈恋爱的家乡话
明明风生水起地毕业了,在上海找好了工作。入职前明明回村,他爸妈低调地把我们一家请去吃饭,饭桌上低调地说:跟村子人就说明明工资是两千多,千万别说九千多啊!
九千多!!我差点没噎死,我爸更是愣住。要知道,那可是庄稼汉一年累死累活都累不到的数字,我们能不噎么!
我爸妈的表情很丰富,有羡慕、有不甘、有忌妒……然后他们看我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眼神的潜台词是:要不是你,你姐也能这样;还有另一层含义是,你要不好好学习,像明明那样有出息,小心我们揍死你!
我心里一直重复这个数字,一直重复。
我刚工作时,工资是350,然后是600、800、1200这样涨起来。
拿眼角余光略往上瞟,看到那个长大的明明。很多年了,没有仔细看过他。比我大两个月的明明,那么有出息。
明明一次又一次地,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打击我!
我很不善良地想:如果明明是个小痞子,小混混,考不上高中更考不上大学,混到这么大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媳妇,那我该多幸福啊!
吸气,吐气……
我沉浸在对未来富翁明明的忌妒羡慕之中。我爸插了一句:“明明这下能带个上海媳妇回来了吧。”只见明明爸骄傲又得意地大笑,明明妈也没有异议地笑开了。反倒是明明很内敛地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呢。”
一时都有些恍惚了——这个是明明的爸爸吗?是那个拿着擀面杖一样粗的棍子,拉着我到明明面前冲他吼“这才是你老婆”的明明爸吗?
但是,这些都能理解的,是不是?他们对研究生对名牌大学没有太大概念,本以为有工作的我是明明最好的选择,他从来不知道,他的儿子会有这么大的价值,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吃完饭,四个老头老太各怀心事开始打麻将。我弟弟钻到房间看电视,一会又跑出来看他们打麻将。我跟明明一人端一个小竹椅,坐到门口,两人用门神一样的姿势聊天。
聊天的内容如下:
我们共同的同学现在都在干吗。谁谁谁结婚了,谁谁谁生了小孩,谁谁谁在哪里……
明明的工作(我强忍着疯狂的忌妒。)
话题一转,明明问:“你怎么不想着继续考点什么?自考成考都可以啊。”
我如实回答:“年纪大了,不想这些,就指望我弟能有点出息。”
明明叹口气。
这一声,软软地勾起我的伤感。再怎么考,那一张文凭终究是轻飘的吧。
明明又问:“想不想去上海啊?”
我愣一下,淡淡说:“我去上海能干什么呢。”
“好歹挣钱比你当老师要多吧?”
我弟不知那只耳朵听到“去上海”,猴一样窜过来:“什么时候去啊?什么时候去啊?”
明明说:“你明年期末考试考第一,就让你姐带你去!”
明明在家这些天,有几个同学来玩,我们堆在一起,村前村后瞎转悠。我们说起初中时班上漂亮的女生,他们爆料明明还喜欢过其他班的一个班花,只是一直没表白而已。天哪,我总觉得农村娃成熟晚,没想到明明也是早恋的危险儿童啊!
我追问:“你当时咋不跟人家说呢?那个女生我认识的啊,真的挺漂亮哦。”
同学在旁边起哄:“那时明明不是有你嘛!”
我吼一声:“滚一边去!”
然后明明说了一个奇怪的言论:“我们的方言不适合谈恋爱。鼓了好几次勇气都没敢说,写信写纸条又怕留什么证据。”明*眼真是贼多。
此言一出我们先是惊诧,然后若有所思,最后不得不赞同。
用那样乡土纠结的吐字说:“我爱你!”是多么难为情的事!
用那样让人崩溃的发音花前月下是多么煞风景的事!
我们相互作证,不是不爱家乡,只是说出客观事实。
我的脑子里立马出现我跟明明在稻田边,菜地里,草垛旁,鸡鸭鹅只中间风花雪月的滑稽片段。简直不寒而栗。
九、我是明明倾诉的树洞(1)
明明的身上沾满村子人艳羡的眼光,心神不宁地坐四轮车到县城转火车去上海。和他上大学离开村子不一样,这一次,我有明明一去不复返的感觉。不是再也不回家,而是回来的,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明明。
仿佛比弟弟更期待他的第一名,我的生活波澜不惊又暗暗涌动着不安跟焦躁。
明明越来越频繁地给我打电话,我跑小卖部的次数也多起来,因为不好意思老是在他们家接电话,只好每次再买点瓜子、火腿肠之类的东西。总价不超过一块钱。
有时周末也会到城里跟相亲对象见个面什么的,顺便上个小网,跟QQ上的明明聊聊天。最近怎么样,前几天怎么样,以后有什么打算。再不然就是相互打趣,我的相亲对象,他在学校的绯闻女友……老说这些,也不觉得烦。我一表达对他的艳羡,他就会急急解释:“没你们想象得那么好啦。也就是一个打工仔。过得还是蛮辛苦的。”不过那时,我觉得这是明明很违心很虚伪的谦虚。九千块啊!还打工仔?!
开始有点疑惑,不知道为什么在学校的时候会那么疏远,突然却有这么多话可以讲,没有隔阂没有戒心。后来明白,在明明初次进入社会的阶段,我就是他的一个安全的树洞,可以安放他所有的苦闷跟迷惑。还有谁可以让他完全没有防备,坦然说笑没有隔阂?
我弟弟很不争气,考了第七。这和当初的期待差太多了吧!!我真想拿扫把抽他。
他手里捏着成绩单,哭得肩膀都耸起来。我妈护着他:第七也不错。你就别凶他了。
心里说不上来的沮丧,不光为我弟弟,还为我少了一个坚韧的借口。
弟弟倒是没敢再提去上海的事情。
我默默去银行取了3000块钱,给自己还有弟弟一个人买了两套新衣服,一个旅行包,还有我们的新鞋子。我带这些回家的时候,他有些期待又害怕随便猜结果更失望。我拍拍他:“带你去上海玩。”
本来以为他会很雀跃,可是这臭小子只是腼腆笑了笑。居然还那么腼腆,真是被他雷到了。
跟明明联系,明明让我们星期四去,他请周四周五两天假,加上周末可以带我们玩四天,回头我们要是愿意就自由活动。就住他那里。爱咋住咋住。
也许是带着弟弟的原因,没有了上一次去北京的恐慌。尽管我比他强大很多,可是内心依然对他有依赖感。
明明到火车站接我们,他还是上学时的样子。本来以为会看到一个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明明,可跟我想象中太不一样,他普通的装束,跟我的相亲对象没两样。
他带我们打车,我们三个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我弟弟用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地说了一句:“上海好繁华啊!!”
我们被他惊倒。
当时没有任何征兆,有一天我会生活在这里。
窗外林立的大厦,高架桥,商店,这些都让我眼花缭乱,呼吸困难。
下车后,拐了一个又一个弯,周围的房子愈渐陈旧。从繁华一下子跌落到杂乱。
终于到了明明住的地方,他说:“就是这里了。”
我几乎怀疑他是不是带我们走错地方了。那是比我们家还要旧的房子……
明明跟我们介绍:这个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小区,离他们单位近,他跟一个同事合租,两居室。踏上风尘仆仆的木制楼梯,我心里紧紧的。
明明同事暂时搬去跟另一个同事住,明明跟我弟弟就住他同事的房间。我睡明明的屋子。
看得出明明是尽力收拾了,电脑桌、小书架、单人床、布的简易衣橱……小书架上还塞着方便面。然而还是可以看出,明明住得不好。
这个从我们村飞出的凤凰,叫别人羡慕得不能活的每个月九千多的工资,住在这样简陋单薄的地方。
“上海租房子很贵吧?”我问。
明明没吱声。
长途坐车大家都很累,弟弟早早洗澡睡觉,我一个人躺在明明的床上,被子是很久没有晒过的潮湿味道。因为沿街,偶尔有车子开过去,我就在这样的声音里,微微醒着。
九、我是明明倾诉的树洞(2)
第一天明明带我们去浦东,东方明珠,看得出弟弟很兴奋,可是又在竭力忍着兴奋。搞不清楚这是什么乡下小孩的心态。明明一说要照相,他就扭一边去,逮他过来,叫他笑,他就背着手笑。又扭捏又可爱。
我们坐地铁,坐双层巴士在城市的灯海里飘荡,什么事都那么新鲜。
坐在旋转的座位吃寿司。弟弟蘸了芥末,第一口吃下去差点没呛死。我比较小心一点,不时偷看一下明明还有其他人,生怕什么事情做错了丢脸。
我们不太说话,说家乡话不是很好意思,说普通话更不好意思。
但是一到家,弟弟就手舞足蹈,这个也好玩那个也好玩说个不停。说到芥末他总结:这是他一辈子吃过最难吃的东西。哈,他的一辈子哟,才多大点小孩。弟弟白天玩得疯,所以睡很早,上床就睡着。
明明给我端了一杯水,我坐电脑桌旁,他坐床上,两个人这辈子第一次,似有似无有了一点暧昧的气氛。
明明说得很多,初来上海的紧张,初进公司的惶恐,同事间的淡漠,还有不知未来如何的惊慌。
在我们看来是天文数字的工资,除去保险、税、公积金,到手的连上海一个平方的房子都买不起,那些在乡下,在泥土里刨一年都刨不来的钱,在上海也只是一件好点的衣服,一个名牌包,一顿甚至算不上太奢侈的晚餐。
明明说都不敢去逛商场,一发工资就立马去存,一分钱不敢乱花。可是就算这样,自己还是一个贫穷的人,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什么时候能让爸妈享福?什么时候能结婚生子?
一切都遥遥无期。
本来明明一定是跟我们一样,以为毕业了,工作了,一切都好会起来。
谁想到,这仅仅是一个最痛苦的开始。
找一个上海女孩子谈恋爱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房子在哪里?车子在哪里?家里父母做什么工作?明明没有一个问题可以理直气壮回答。
在我们村明明是每个家庭教育小孩子的榜样,小孩不学习了,家里大人都是说这样的套词:你看看人家明明大哥!你看看人家明明大哥!
可就算是这样的张明明,在上海,几乎渺小得可被所有人忽视。
第二天,明明带我们去锦江乐园。我只坐了个海盗船就整个人崩溃了……真是没出息啊!
我整个人都埋到明明衣服里,下来的时候,一脸的眼泪。天旋地转想吐想直接昏倒。
后来所有的项目都是明明跟弟弟一起玩,我负责给他们拍照。弟弟比第一天要开朗很多。我坐在凳子上,漫无边际地幻想:如果我有很多很多很多钱,我希望弟弟能天天这样高兴(尽管我一点不觉得海盗船云霄飞车之类的东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用他念那么多不靠谱的书,不用他辛苦考试。只是让他拼命玩,一直腻到呕吐!让他像个城里的小孩一样吃好穿好,不用考虑生计只负责玩耍,没心没肺长大。
回去的路上,明明和弟弟一起无情地嘲笑我。但是在游乐场玩海盗船这个事情不是我努力就能做好。坐海盗船跟谈恋爱一样,无法勉强。
十、上海第四夜(1)
第三天哪儿也没去,指挥他们收拾屋子,去菜市场买了菜,三个人在家洗衣做饭拖地板。房间的光线不是很好,可是干干净净的看上去会舒服很多吧。我把明明盖的被子、垫被都抱到楼下晒。
中午吃饭的时候,明明说:“来上海这么久,头一次有在家的感觉。”
说得我眼睛一红。
下午没什么事做,弟弟还是抱着电视看,我帮明明整理衣柜的衣服。这个房间真的很潮湿,明明的很多衣服摸到手上都湿漉漉的。我很想哭出来,明明见我这样,讪讪地说:“早跟你说了嘛,现在哪个年轻人在外面不辛苦哦。就算念了书也还是都靠自己的啊。再说了,年轻时不吃苦还等到老了受罪啊。”
我摇摇头:“不是因为这个啦。”
心里酸得难受,我没有想那么多那么复杂,只是很本能地希望明明能过得快活一点,不用整天纠结着钱不够用,房子买不起之类的事情。
晚上弟弟看电视看得很晚,家里收不到这么多频道。明明又教他摆弄电脑。后来他在电脑上看《灌篮高手》看到睡着……
我推醒弟弟,催他到同事的房间睡觉。弟弟咕哝着睡意绵绵地离开。我看着屏幕里的播放器,一时间觉得特别累。
高楼、人群,匆忙而过的时间都让我胸口憋闷。就连坐在旁边的明明也让我憋闷。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特别委屈。为明明也为自己。
我们坐了一会,明明站起来也预备去睡,停了停,又问我用不用电脑。我说不用,他就去关电脑。
他站在电脑前,背对着我,我听到他极小声的叹息。明明转过身,走到我面前,俯身抱住我。我们什么也没说,安静得直到我眼里有泪水。
这是住在明明这里的第四个晚上。是我认识明明的20多个年头。我们亲密地如同已相恋很多年。
我们无法恋爱,也从未爱过。可是有一种类似爱情却又恍然不同的情感仿佛早已深入骨髓。
明明的单人床,我们笨拙痛苦的第一次。尽量不发出大的声响,因为怕惊醒弟弟,也因为羞愧。
没有感觉到幸福,更多的是心疼,身体和心,都一阵阵绞痛。我希望自己不去考虑明明索取的原因,是寂寞还是其他,也不希望考虑自己给予的原因,是爱还是其他。
就这样发生了。没有过渡和预兆。
没什么好争辩,更没任何解释。凌晨明明轻手轻脚回房。晒过的被子有阳光的味道,我却被他抛在迷雾里,没有光亮也没有指引。我甚至安慰自己:没关系没关系,本来就定过亲了啊。
可是那算什么呢?
这是完全没有爱的接触吧,明明根本不爱我的吧。
我很想睡着,却一直半睡半醒。有时感觉像在家里,蓦然醒时才察觉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很害怕天亮,重新面对明明的那一刹那,我们都会尴尬到死吧。
黑暗里,我想回家了,逃离这一切,当什么都没发生好了。也许哭出来会好一点,然而所有的眼泪困在心底,几乎都没办法呼吸。
我为什么要趟明明这摊浑水,为什么要长时间纠结在这件事里?
这么多的心思纠缠,却有一点我清楚知道——这一切如此自然地发生,不管日后想起来多剽悍,当时却不觉得有半点突兀……
天亮以后,我看着床单上的痕迹,准备拿到洗手间去洗,再一看垫被的棉絮上也有……就蹲在旁边一点一点把脏的棉絮抠掉。
那时候我唯一的心思就是把床单洗干净……不知道明明什么时候过来,也不抬头,也不看我,端过盆,低声说:“我洗吧。”
我扔下盆就出去了,实在没办法看他,没办法听他说第二句话。想去把弟弟喊起来,又觉得喊起来让他看到我们这么不自然反而说不清。
其实,已经说不清了吧。
十、上海第四夜(2)
那天是星期天,明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本来明明说他上班以后我们可以自己多玩几天。我心里还想,不好意思把他同事挤走,也不会待很久。这下,是更住不下去了。
弟弟起来后,我说:“今天收拾收拾我们明天回家了啊。”
这话一说,弟弟“啊?”了一声。表示不满。明明也湿个手从洗手间出来。洗被单洗了N久的人……
“这么快就回去干吗?”明明居然用疑惑的口气问。
还能干吗还能干吗!!!我真想冲他吼出来。
“小弟还要回去写作业。已经玩这么多天了。”我压住火气,平淡地说。
“我作业带过来了!”
不识时务的死孩子!
我只好又进了厨房烧水下面条。总要找点事情做,不然这样也太折磨人了。明明又晃了进来:“我来我来。”
我一甩手准备出去。明明又来一句:“被单洗好了!”
这也要汇报!!
吃早饭时,弟弟说:“今天不出去玩了,我在家写作业。”
“你还想赖在这过日子啊!”
“才玩两个地方,你不是带了两千多块钱来了?”
“这你都知道!”我吼他。
埋头吃的明明突然笑出声来。
其实那几天吃喝玩乐全是明明出钱,我除了来之前买衣服跟车票,剩下的一分没花。
我也有点觉得就这么回去对弟弟有点残忍。但是这时候我还能有其他想法么?
吃完饭明明主动洗碗,弟弟主动擦桌子。分明是讨好我啊!
上午明明又拉我们去逛街,死活给我弟买了个学习机。我们在电子城拉扯来拉扯去,拉到最后我都觉得给父老乡亲丢脸……结果当然是我弟美滋滋收了学习机。
我装着去找弟弟,吸了吸鼻子。
明明。我心里念着这个烂熟于心的名字,很想问问他,到底爱不爱我?
弟弟满载而归。明明又给他买了新衣服还有文具。他完全成了我们的挡箭牌,一不小心和明明单独在一起,我就一定要拉了弟弟过来。这样才能稍微平静点。
回家后,小弟迫不及待就摆弄新的学习机。明明在他房间喊我:“莹莹——”
就是到了现在,听到他叫我名字时的心有余悸仿佛还在心头。
我皱着眉,呼吸混乱就进去了。
明明在他的小布衣橱里掏啊掏啊,掏出一个盒子——
是手机。
“早就买了,等你来给你。”
我本能地觉得反感:“我不要!”
他拿着盒子,有点不知所措。呆了一会,往我怀里一塞:“不要也得要。”
然后气呼呼就走了。
待不下去了!
手机扔在他桌子上,第二天我就自己去买票,我要回家!
再没有理由赖在这了。他把我当什么人了?一个手机抵一个晚上的费用?(事实上,是我想得太邪恶了,这个的确是他早就买好的,明明气呼呼是因为没面子……)
我弟老大不情愿,他难得来一次上海,我劝他:“上海有啥好,还没我们家好玩。”这样没说服力的话怕是谁都不信。
他嘀咕:“比我们家好玩。”
但他们终究没拧过我。
我们在火车上,又是一路颠簸。途中,弟弟突然说:“明明大哥怎么还给你买手机呢?”
“你怎么知道?”
“他塞我包里的,让我回家给你。”
我有些不能思想,索性就不想了吧……
回家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办手机卡。
第一个短信是发给明明:“你爱我吗?”
勇气来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过了很久,他回:爱。
可是我不相信。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
如果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他上大学不还是带女朋友回家?
是从他爸摔的那一次?是从他给我打电话那一次?是从我们聊天聊不完的那一次?
还是他根本就骗我……
我就这样一遍遍肯定着,疑惑着,否定着,羞愧着,偶尔想起来又小小甜蜜着。
那一个字的短信,一直留在那一张卡里。
过了一段时间,明明居然发来短信问:你那个正常不正常啊?
我分析很久才分析出来他的含义…
十一、省略过程,直达目的地
暑假过去。很煎熬的夏天。
开学后,我重新回到学校,和明明的事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我的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明明送我的手机几乎是个摆设,每天放在小土房子的窗台下,电满格安静期待着。我没有主动知道真相的勇气,不管他爱不爱,答案对于我都很残忍。
就在我不知道事情如何发展下去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跟明明妈双双找到我们学校,当时我还在上课,那两个人鬼鬼祟祟在门口张望。还故作小声喊:“莹莹,莹莹……”
坐在门口的小孩有个说:“老师有人找你。”
我一偏头看到她们——这可是破天荒啊!!!她们从来没来过我学校啊!我第一个想法是,家里出什么事了,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还是……我爸……我爸没买摩托啊!
我忐忑不安出来后,我妈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好半天才说:“你先上课去吧,下课再说。”
“什么事啊,你不说我哪有心思上课!”我都要急疯了。
“呵呵,呵呵,”明明妈诡异滴笑了两声。
我头脑里面“嗡~~~~~~~~~~~~~~~”
颤抖,事情败露了……
我喊了一个没课的老师帮我看学生自习,低着头,以一种认罪的姿态跟在她们身后,往我的小土屋里走。
没开水没多余的凳子。她们俩坐床上,我坐椅子。
我妈估计也不知道咋说,碰碰明明妈,“你说。”
明明妈再碰回来:“你说。”
两个人推诿了一会,明明妈终于开口:“明明昨天打电话回来了。他说,他说。
他说……”
半天没说出来,我的手攥成拳头,手心里全是汗,随时准备晕倒。
最后我妈运运气,和蔼滴问我:“明明啥都说了,你们俩打算啥时办事啊?”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撕破脸皮捅破窗户纸……没临时怀个娃就算对得起爹妈了。
我最后给自己的理由是:管他爱不爱的呢,相亲的就能有爱了?自谈的就能有爱了?再说能一直爱到柴米油盐里?
这不是我想要的过程,事实上我也的确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
明明也是一样吧。对于他来说,我算是很实惠的特价商品,不会要求他在上海买房,不会要求他买车,不会要求他给我买好的衣服跟化妆品。因为我压根不知道那些牌子。
大了就是要成家,我们也不算随便抓了人结婚,我们好歹有父母之命,有青梅竹马的基础。(打架打大的也是一种基础)
我们都身体健康,有能力养活自己。
我们都善良老实,会孝顺对方父母。
这到底够不够????这个时候我真想有个教授父母及时出面指点,实在指点不好就送我出国……
我逃避的心理远远大于面对的勇气。
明明妈像模像样带着东西到我们家送聘礼,又找了个不知道哪门子亲戚当媒人,又找人回来看黄历选日子。
这下全学校全村子都知道娃娃亲的明明和莹莹要结婚了!
所以人都羡慕我的好运气,赞叹我妈的好眼力,碎言碎语中无不夹杂着对明明的惋惜。学校有和我一起分进来的女教师,很是愤恨这样的命运安排——她的男朋友已经连续考研好几年,一年比一年分数低,还预备一往情深继续考。因为她妈说:考不上两个人就别想结婚。
我知道,这个时候,不止她一个人埋怨自己爸妈没给自己定个娃娃亲。
这么大风险的事,除了该赞美我妈有这样的胆识,还要赞美明明家的厚道,没有嫌弃我的微小。还要赞美上海第四夜。
最要赞美的是我自己。
明明请了婚假,加上过年的假期,我们就在细雪飞扬的正月举行了和村子里其他年轻人一模一样的婚礼。
我的婚纱——这不能叫婚纱吧,只能算是结婚穿的衣服——是一套大红昵子的上衣跟裙子,还有红色的高跟鞋,头发盘起来,抹上超级多的发胶。别上塑料的花,明明妈给了我她的金戒指跟项链。她还特地送到城里去改了样式。
甚至请了摄像!全村子的人都来了。放鞭撒糖。
我们这里结婚~~大家都是这样的!!!
从我家到明明家,小时候的早晨,我走去只要20分钟的路程。
长大后,走快一点,15分钟不到就可以抵达。
那一天,没有安排比我小13岁还未成年的弟弟背我,而是请了大表哥来背。
围观的人群很多,我们走得很辛苦,于是,那么近的路,这样漫长。
明明,在家门口等我。
明明家借了几张大桌子,就在自家院子客厅摆开。鸡鸭鱼肉烟酒茶一应俱全,村子里的人也给红包。都是20、50,最多100,所以就算儿媳妇跟婆婆争红包,也争不出个所以然。
小孩子就在门口拣没有炸开的鞭炮,用火柴点了玩。真是没创意,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玩腻了了,多少年了还是这样。
我耳边听到最多的议论是娃娃亲娃娃亲娃娃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定是我们村最时髦的事情。
结婚前,关于我工作的问题,所有人的意见一致:中断郊区女教师的生涯,追随明明,奔向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然后跟明明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又是我又是我又是我!每次在我和另外一个人之间,众人都是让我做出让步,让我牺牲,我长了一副很容易牺牲的样子吗?
我的学业和我的教育事业……
可是还有别的办法?难不成让明明回村子当村长?我悲愤交加,舍不得学校,舍不得学生,万千舍不得都敌不过生活的召唤。
我们正月结的婚,明明等假放完就回上海,租房子,帮我留意新工作。我在家收拾。
明明临走前特地叮嘱:一定不要带很多东西,到那边缺什么再买。
双方家长包括我都一口答应。但是等他一离开,我妈就着手准备。她的意思是,要带被子、毯子、席子、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家里过年杀猪还腌了一只猪腿……
听得我冒冷汗,不得不慢慢解释,上海房子贵,一平方要一万多。带这么多东西占的地方都要好几万,不如到那边采购。我妈最后让步,一定要让我带一床新棉被。
有没有人见识过乡下结婚的大棉被?我要带到上海去的,是11斤重的新棉花弹的新被子,被面是大红的双喜跟鸳鸯,被里是红格子的双喜。
我实在不好再回绝,这已经是我妈妈最后的让步。她总要在我的包裹里装一些她认为可以表达她对我关怀和思念的东西。
最后我的行李有:一个大箱子里装我的衣服还有几本装模作样的书一些豆子花生之类的东西,一个随身的包,另外就是魁梧的类似LV的编织袋里装着那床大棉被。。
公婆爸妈还有弟弟送我到城里,他们说他们送上火车,明明在那边接我,用不着我拎多远。所以又担忧又自我安慰放心滴把我托付给看似光明的未来。
明明风生水起地毕业了,在上海找好了工作。入职前明明回村,他爸妈低调地把我们一家请去吃饭,饭桌上低调地说:跟村子人就说明明工资是两千多,千万别说九千多啊!
九千多!!我差点没噎死,我爸更是愣住。要知道,那可是庄稼汉一年累死累活都累不到的数字,我们能不噎么!
我爸妈的表情很丰富,有羡慕、有不甘、有忌妒……然后他们看我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眼神的潜台词是:要不是你,你姐也能这样;还有另一层含义是,你要不好好学习,像明明那样有出息,小心我们揍死你!
我心里一直重复这个数字,一直重复。
我刚工作时,工资是350,然后是600、800、1200这样涨起来。
拿眼角余光略往上瞟,看到那个长大的明明。很多年了,没有仔细看过他。比我大两个月的明明,那么有出息。
明明一次又一次地,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打击我!
我很不善良地想:如果明明是个小痞子,小混混,考不上高中更考不上大学,混到这么大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媳妇,那我该多幸福啊!
吸气,吐气……
我沉浸在对未来富翁明明的忌妒羡慕之中。我爸插了一句:“明明这下能带个上海媳妇回来了吧。”只见明明爸骄傲又得意地大笑,明明妈也没有异议地笑开了。反倒是明明很内敛地说:“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子呢。”
一时都有些恍惚了——这个是明明的爸爸吗?是那个拿着擀面杖一样粗的棍子,拉着我到明明面前冲他吼“这才是你老婆”的明明爸吗?
但是,这些都能理解的,是不是?他们对研究生对名牌大学没有太大概念,本以为有工作的我是明明最好的选择,他从来不知道,他的儿子会有这么大的价值,超乎所有人的想象。吃完饭,四个老头老太各怀心事开始打麻将。我弟弟钻到房间看电视,一会又跑出来看他们打麻将。我跟明明一人端一个小竹椅,坐到门口,两人用门神一样的姿势聊天。
聊天的内容如下:
我们共同的同学现在都在干吗。谁谁谁结婚了,谁谁谁生了小孩,谁谁谁在哪里……
明明的工作(我强忍着疯狂的忌妒。)
话题一转,明明问:“你怎么不想着继续考点什么?自考成考都可以啊。”
我如实回答:“年纪大了,不想这些,就指望我弟能有点出息。”
明明叹口气。
这一声,软软地勾起我的伤感。再怎么考,那一张文凭终究是轻飘的吧。
明明又问:“想不想去上海啊?”
我愣一下,淡淡说:“我去上海能干什么呢。”
“好歹挣钱比你当老师要多吧?”
我弟不知那只耳朵听到“去上海”,猴一样窜过来:“什么时候去啊?什么时候去啊?”
明明说:“你明年期末考试考第一,就让你姐带你去!”
明明在家这些天,有几个同学来玩,我们堆在一起,村前村后瞎转悠。我们说起初中时班上漂亮的女生,他们爆料明明还喜欢过其他班的一个班花,只是一直没表白而已。天哪,我总觉得农村娃成熟晚,没想到明明也是早恋的危险儿童啊!
我追问:“你当时咋不跟人家说呢?那个女生我认识的啊,真的挺漂亮哦。”
同学在旁边起哄:“那时明明不是有你嘛!”
我吼一声:“滚一边去!”
然后明明说了一个奇怪的言论:“我们的方言不适合谈恋爱。鼓了好几次勇气都没敢说,写信写纸条又怕留什么证据。”明*眼真是贼多。
此言一出我们先是惊诧,然后若有所思,最后不得不赞同。
用那样乡土纠结的吐字说:“我爱你!”是多么难为情的事!
用那样让人崩溃的发音花前月下是多么煞风景的事!
我们相互作证,不是不爱家乡,只是说出客观事实。
我的脑子里立马出现我跟明明在稻田边,菜地里,草垛旁,鸡鸭鹅只中间风花雪月的滑稽片段。简直不寒而栗。
九、我是明明倾诉的树洞(1)
明明的身上沾满村子人艳羡的眼光,心神不宁地坐四轮车到县城转火车去上海。和他上大学离开村子不一样,这一次,我有明明一去不复返的感觉。不是再也不回家,而是回来的,再也不是原来的那个明明。
仿佛比弟弟更期待他的第一名,我的生活波澜不惊又暗暗涌动着不安跟焦躁。
明明越来越频繁地给我打电话,我跑小卖部的次数也多起来,因为不好意思老是在他们家接电话,只好每次再买点瓜子、火腿肠之类的东西。总价不超过一块钱。
有时周末也会到城里跟相亲对象见个面什么的,顺便上个小网,跟QQ上的明明聊聊天。最近怎么样,前几天怎么样,以后有什么打算。再不然就是相互打趣,我的相亲对象,他在学校的绯闻女友……老说这些,也不觉得烦。我一表达对他的艳羡,他就会急急解释:“没你们想象得那么好啦。也就是一个打工仔。过得还是蛮辛苦的。”不过那时,我觉得这是明明很违心很虚伪的谦虚。九千块啊!还打工仔?!
开始有点疑惑,不知道为什么在学校的时候会那么疏远,突然却有这么多话可以讲,没有隔阂没有戒心。后来明白,在明明初次进入社会的阶段,我就是他的一个安全的树洞,可以安放他所有的苦闷跟迷惑。还有谁可以让他完全没有防备,坦然说笑没有隔阂?
我弟弟很不争气,考了第七。这和当初的期待差太多了吧!!我真想拿扫把抽他。
他手里捏着成绩单,哭得肩膀都耸起来。我妈护着他:第七也不错。你就别凶他了。
心里说不上来的沮丧,不光为我弟弟,还为我少了一个坚韧的借口。
弟弟倒是没敢再提去上海的事情。
我默默去银行取了3000块钱,给自己还有弟弟一个人买了两套新衣服,一个旅行包,还有我们的新鞋子。我带这些回家的时候,他有些期待又害怕随便猜结果更失望。我拍拍他:“带你去上海玩。”
本来以为他会很雀跃,可是这臭小子只是腼腆笑了笑。居然还那么腼腆,真是被他雷到了。
跟明明联系,明明让我们星期四去,他请周四周五两天假,加上周末可以带我们玩四天,回头我们要是愿意就自由活动。就住他那里。爱咋住咋住。
也许是带着弟弟的原因,没有了上一次去北京的恐慌。尽管我比他强大很多,可是内心依然对他有依赖感。
明明到火车站接我们,他还是上学时的样子。本来以为会看到一个西装革履意气风发的明明,可跟我想象中太不一样,他普通的装束,跟我的相亲对象没两样。
他带我们打车,我们三个都不知道从哪里说起。我弟弟用带着家乡口音的普通话字正腔圆地说了一句:“上海好繁华啊!!”
我们被他惊倒。
当时没有任何征兆,有一天我会生活在这里。
窗外林立的大厦,高架桥,商店,这些都让我眼花缭乱,呼吸困难。
下车后,拐了一个又一个弯,周围的房子愈渐陈旧。从繁华一下子跌落到杂乱。
终于到了明明住的地方,他说:“就是这里了。”
我几乎怀疑他是不是带我们走错地方了。那是比我们家还要旧的房子……
明明跟我们介绍:这个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小区,离他们单位近,他跟一个同事合租,两居室。踏上风尘仆仆的木制楼梯,我心里紧紧的。
明明同事暂时搬去跟另一个同事住,明明跟我弟弟就住他同事的房间。我睡明明的屋子。
看得出明明是尽力收拾了,电脑桌、小书架、单人床、布的简易衣橱……小书架上还塞着方便面。然而还是可以看出,明明住得不好。
这个从我们村飞出的凤凰,叫别人羡慕得不能活的每个月九千多的工资,住在这样简陋单薄的地方。
“上海租房子很贵吧?”我问。
明明没吱声。
长途坐车大家都很累,弟弟早早洗澡睡觉,我一个人躺在明明的床上,被子是很久没有晒过的潮湿味道。因为沿街,偶尔有车子开过去,我就在这样的声音里,微微醒着。
九、我是明明倾诉的树洞(2)
第一天明明带我们去浦东,东方明珠,看得出弟弟很兴奋,可是又在竭力忍着兴奋。搞不清楚这是什么乡下小孩的心态。明明一说要照相,他就扭一边去,逮他过来,叫他笑,他就背着手笑。又扭捏又可爱。
我们坐地铁,坐双层巴士在城市的灯海里飘荡,什么事都那么新鲜。
坐在旋转的座位吃寿司。弟弟蘸了芥末,第一口吃下去差点没呛死。我比较小心一点,不时偷看一下明明还有其他人,生怕什么事情做错了丢脸。
我们不太说话,说家乡话不是很好意思,说普通话更不好意思。
但是一到家,弟弟就手舞足蹈,这个也好玩那个也好玩说个不停。说到芥末他总结:这是他一辈子吃过最难吃的东西。哈,他的一辈子哟,才多大点小孩。弟弟白天玩得疯,所以睡很早,上床就睡着。
明明给我端了一杯水,我坐电脑桌旁,他坐床上,两个人这辈子第一次,似有似无有了一点暧昧的气氛。
明明说得很多,初来上海的紧张,初进公司的惶恐,同事间的淡漠,还有不知未来如何的惊慌。
在我们看来是天文数字的工资,除去保险、税、公积金,到手的连上海一个平方的房子都买不起,那些在乡下,在泥土里刨一年都刨不来的钱,在上海也只是一件好点的衣服,一个名牌包,一顿甚至算不上太奢侈的晚餐。
明明说都不敢去逛商场,一发工资就立马去存,一分钱不敢乱花。可是就算这样,自己还是一个贫穷的人,什么时候能买得起房?什么时候能让爸妈享福?什么时候能结婚生子?
一切都遥遥无期。
本来明明一定是跟我们一样,以为毕业了,工作了,一切都好会起来。
谁想到,这仅仅是一个最痛苦的开始。
找一个上海女孩子谈恋爱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房子在哪里?车子在哪里?家里父母做什么工作?明明没有一个问题可以理直气壮回答。
在我们村明明是每个家庭教育小孩子的榜样,小孩不学习了,家里大人都是说这样的套词:你看看人家明明大哥!你看看人家明明大哥!
可就算是这样的张明明,在上海,几乎渺小得可被所有人忽视。
第二天,明明带我们去锦江乐园。我只坐了个海盗船就整个人崩溃了……真是没出息啊!
我整个人都埋到明明衣服里,下来的时候,一脸的眼泪。天旋地转想吐想直接昏倒。
后来所有的项目都是明明跟弟弟一起玩,我负责给他们拍照。弟弟比第一天要开朗很多。我坐在凳子上,漫无边际地幻想:如果我有很多很多很多钱,我希望弟弟能天天这样高兴(尽管我一点不觉得海盗船云霄飞车之类的东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不用他念那么多不靠谱的书,不用他辛苦考试。只是让他拼命玩,一直腻到呕吐!让他像个城里的小孩一样吃好穿好,不用考虑生计只负责玩耍,没心没肺长大。
回去的路上,明明和弟弟一起无情地嘲笑我。但是在游乐场玩海盗船这个事情不是我努力就能做好。坐海盗船跟谈恋爱一样,无法勉强。
十、上海第四夜(1)
第三天哪儿也没去,指挥他们收拾屋子,去菜市场买了菜,三个人在家洗衣做饭拖地板。房间的光线不是很好,可是干干净净的看上去会舒服很多吧。我把明明盖的被子、垫被都抱到楼下晒。
中午吃饭的时候,明明说:“来上海这么久,头一次有在家的感觉。”
说得我眼睛一红。
下午没什么事做,弟弟还是抱着电视看,我帮明明整理衣柜的衣服。这个房间真的很潮湿,明明的很多衣服摸到手上都湿漉漉的。我很想哭出来,明明见我这样,讪讪地说:“早跟你说了嘛,现在哪个年轻人在外面不辛苦哦。就算念了书也还是都靠自己的啊。再说了,年轻时不吃苦还等到老了受罪啊。”
我摇摇头:“不是因为这个啦。”
心里酸得难受,我没有想那么多那么复杂,只是很本能地希望明明能过得快活一点,不用整天纠结着钱不够用,房子买不起之类的事情。
晚上弟弟看电视看得很晚,家里收不到这么多频道。明明又教他摆弄电脑。后来他在电脑上看《灌篮高手》看到睡着……
我推醒弟弟,催他到同事的房间睡觉。弟弟咕哝着睡意绵绵地离开。我看着屏幕里的播放器,一时间觉得特别累。
高楼、人群,匆忙而过的时间都让我胸口憋闷。就连坐在旁边的明明也让我憋闷。不知道为什么,我特别特别委屈。为明明也为自己。
我们坐了一会,明明站起来也预备去睡,停了停,又问我用不用电脑。我说不用,他就去关电脑。
他站在电脑前,背对着我,我听到他极小声的叹息。明明转过身,走到我面前,俯身抱住我。我们什么也没说,安静得直到我眼里有泪水。
这是住在明明这里的第四个晚上。是我认识明明的20多个年头。我们亲密地如同已相恋很多年。
我们无法恋爱,也从未爱过。可是有一种类似爱情却又恍然不同的情感仿佛早已深入骨髓。
明明的单人床,我们笨拙痛苦的第一次。尽量不发出大的声响,因为怕惊醒弟弟,也因为羞愧。
没有感觉到幸福,更多的是心疼,身体和心,都一阵阵绞痛。我希望自己不去考虑明明索取的原因,是寂寞还是其他,也不希望考虑自己给予的原因,是爱还是其他。
就这样发生了。没有过渡和预兆。
没什么好争辩,更没任何解释。凌晨明明轻手轻脚回房。晒过的被子有阳光的味道,我却被他抛在迷雾里,没有光亮也没有指引。我甚至安慰自己:没关系没关系,本来就定过亲了啊。
可是那算什么呢?
这是完全没有爱的接触吧,明明根本不爱我的吧。
我很想睡着,却一直半睡半醒。有时感觉像在家里,蓦然醒时才察觉自己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很害怕天亮,重新面对明明的那一刹那,我们都会尴尬到死吧。
黑暗里,我想回家了,逃离这一切,当什么都没发生好了。也许哭出来会好一点,然而所有的眼泪困在心底,几乎都没办法呼吸。
我为什么要趟明明这摊浑水,为什么要长时间纠结在这件事里?
这么多的心思纠缠,却有一点我清楚知道——这一切如此自然地发生,不管日后想起来多剽悍,当时却不觉得有半点突兀……
天亮以后,我看着床单上的痕迹,准备拿到洗手间去洗,再一看垫被的棉絮上也有……就蹲在旁边一点一点把脏的棉絮抠掉。
那时候我唯一的心思就是把床单洗干净……不知道明明什么时候过来,也不抬头,也不看我,端过盆,低声说:“我洗吧。”
我扔下盆就出去了,实在没办法看他,没办法听他说第二句话。想去把弟弟喊起来,又觉得喊起来让他看到我们这么不自然反而说不清。
其实,已经说不清了吧。
十、上海第四夜(2)
那天是星期天,明明假期的最后一天,本来明明说他上班以后我们可以自己多玩几天。我心里还想,不好意思把他同事挤走,也不会待很久。这下,是更住不下去了。
弟弟起来后,我说:“今天收拾收拾我们明天回家了啊。”
这话一说,弟弟“啊?”了一声。表示不满。明明也湿个手从洗手间出来。洗被单洗了N久的人……
“这么快就回去干吗?”明明居然用疑惑的口气问。
还能干吗还能干吗!!!我真想冲他吼出来。
“小弟还要回去写作业。已经玩这么多天了。”我压住火气,平淡地说。
“我作业带过来了!”
不识时务的死孩子!
我只好又进了厨房烧水下面条。总要找点事情做,不然这样也太折磨人了。明明又晃了进来:“我来我来。”
我一甩手准备出去。明明又来一句:“被单洗好了!”
这也要汇报!!
吃早饭时,弟弟说:“今天不出去玩了,我在家写作业。”
“你还想赖在这过日子啊!”
“才玩两个地方,你不是带了两千多块钱来了?”
“这你都知道!”我吼他。
埋头吃的明明突然笑出声来。
其实那几天吃喝玩乐全是明明出钱,我除了来之前买衣服跟车票,剩下的一分没花。
我也有点觉得就这么回去对弟弟有点残忍。但是这时候我还能有其他想法么?
吃完饭明明主动洗碗,弟弟主动擦桌子。分明是讨好我啊!
上午明明又拉我们去逛街,死活给我弟买了个学习机。我们在电子城拉扯来拉扯去,拉到最后我都觉得给父老乡亲丢脸……结果当然是我弟美滋滋收了学习机。
我装着去找弟弟,吸了吸鼻子。
明明。我心里念着这个烂熟于心的名字,很想问问他,到底爱不爱我?
弟弟满载而归。明明又给他买了新衣服还有文具。他完全成了我们的挡箭牌,一不小心和明明单独在一起,我就一定要拉了弟弟过来。这样才能稍微平静点。
回家后,小弟迫不及待就摆弄新的学习机。明明在他房间喊我:“莹莹——”
就是到了现在,听到他叫我名字时的心有余悸仿佛还在心头。
我皱着眉,呼吸混乱就进去了。
明明在他的小布衣橱里掏啊掏啊,掏出一个盒子——
是手机。
“早就买了,等你来给你。”
我本能地觉得反感:“我不要!”
他拿着盒子,有点不知所措。呆了一会,往我怀里一塞:“不要也得要。”
然后气呼呼就走了。
待不下去了!
手机扔在他桌子上,第二天我就自己去买票,我要回家!
再没有理由赖在这了。他把我当什么人了?一个手机抵一个晚上的费用?(事实上,是我想得太邪恶了,这个的确是他早就买好的,明明气呼呼是因为没面子……)
我弟老大不情愿,他难得来一次上海,我劝他:“上海有啥好,还没我们家好玩。”这样没说服力的话怕是谁都不信。
他嘀咕:“比我们家好玩。”
但他们终究没拧过我。
我们在火车上,又是一路颠簸。途中,弟弟突然说:“明明大哥怎么还给你买手机呢?”
“你怎么知道?”
“他塞我包里的,让我回家给你。”
我有些不能思想,索性就不想了吧……
回家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办手机卡。
第一个短信是发给明明:“你爱我吗?”
勇气来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过了很久,他回:爱。
可是我不相信。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
如果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他上大学不还是带女朋友回家?
是从他爸摔的那一次?是从他给我打电话那一次?是从我们聊天聊不完的那一次?
还是他根本就骗我……
我就这样一遍遍肯定着,疑惑着,否定着,羞愧着,偶尔想起来又小小甜蜜着。
那一个字的短信,一直留在那一张卡里。
过了一段时间,明明居然发来短信问:你那个正常不正常啊?
我分析很久才分析出来他的含义…
十一、省略过程,直达目的地
暑假过去。很煎熬的夏天。
开学后,我重新回到学校,和明明的事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我的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明明送我的手机几乎是个摆设,每天放在小土房子的窗台下,电满格安静期待着。我没有主动知道真相的勇气,不管他爱不爱,答案对于我都很残忍。
就在我不知道事情如何发展下去的时候,有一天我妈跟明明妈双双找到我们学校,当时我还在上课,那两个人鬼鬼祟祟在门口张望。还故作小声喊:“莹莹,莹莹……”
坐在门口的小孩有个说:“老师有人找你。”
我一偏头看到她们——这可是破天荒啊!!!她们从来没来过我学校啊!我第一个想法是,家里出什么事了,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还是……我爸……我爸没买摩托啊!
我忐忑不安出来后,我妈支支吾吾欲言又止,好半天才说:“你先上课去吧,下课再说。”
“什么事啊,你不说我哪有心思上课!”我都要急疯了。
“呵呵,呵呵,”明明妈诡异滴笑了两声。
我头脑里面“嗡~~~~~~~~~~~~~~~”
颤抖,事情败露了……
我喊了一个没课的老师帮我看学生自习,低着头,以一种认罪的姿态跟在她们身后,往我的小土屋里走。
没开水没多余的凳子。她们俩坐床上,我坐椅子。
我妈估计也不知道咋说,碰碰明明妈,“你说。”
明明妈再碰回来:“你说。”
两个人推诿了一会,明明妈终于开口:“明明昨天打电话回来了。他说,他说。
他说……”
半天没说出来,我的手攥成拳头,手心里全是汗,随时准备晕倒。
最后我妈运运气,和蔼滴问我:“明明啥都说了,你们俩打算啥时办事啊?”
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就可以撕破脸皮捅破窗户纸……没临时怀个娃就算对得起爹妈了。
我最后给自己的理由是:管他爱不爱的呢,相亲的就能有爱了?自谈的就能有爱了?再说能一直爱到柴米油盐里?
这不是我想要的过程,事实上我也的确不知道到底想要什么。
明明也是一样吧。对于他来说,我算是很实惠的特价商品,不会要求他在上海买房,不会要求他买车,不会要求他给我买好的衣服跟化妆品。因为我压根不知道那些牌子。
大了就是要成家,我们也不算随便抓了人结婚,我们好歹有父母之命,有青梅竹马的基础。(打架打大的也是一种基础)
我们都身体健康,有能力养活自己。
我们都善良老实,会孝顺对方父母。
这到底够不够????这个时候我真想有个教授父母及时出面指点,实在指点不好就送我出国……
我逃避的心理远远大于面对的勇气。
明明妈像模像样带着东西到我们家送聘礼,又找了个不知道哪门子亲戚当媒人,又找人回来看黄历选日子。
这下全学校全村子都知道娃娃亲的明明和莹莹要结婚了!
所以人都羡慕我的好运气,赞叹我妈的好眼力,碎言碎语中无不夹杂着对明明的惋惜。学校有和我一起分进来的女教师,很是愤恨这样的命运安排——她的男朋友已经连续考研好几年,一年比一年分数低,还预备一往情深继续考。因为她妈说:考不上两个人就别想结婚。
我知道,这个时候,不止她一个人埋怨自己爸妈没给自己定个娃娃亲。
这么大风险的事,除了该赞美我妈有这样的胆识,还要赞美明明家的厚道,没有嫌弃我的微小。还要赞美上海第四夜。
最要赞美的是我自己。
明明请了婚假,加上过年的假期,我们就在细雪飞扬的正月举行了和村子里其他年轻人一模一样的婚礼。
我的婚纱——这不能叫婚纱吧,只能算是结婚穿的衣服——是一套大红昵子的上衣跟裙子,还有红色的高跟鞋,头发盘起来,抹上超级多的发胶。别上塑料的花,明明妈给了我她的金戒指跟项链。她还特地送到城里去改了样式。
甚至请了摄像!全村子的人都来了。放鞭撒糖。
我们这里结婚~~大家都是这样的!!!
从我家到明明家,小时候的早晨,我走去只要20分钟的路程。
长大后,走快一点,15分钟不到就可以抵达。
那一天,没有安排比我小13岁还未成年的弟弟背我,而是请了大表哥来背。
围观的人群很多,我们走得很辛苦,于是,那么近的路,这样漫长。
明明,在家门口等我。
明明家借了几张大桌子,就在自家院子客厅摆开。鸡鸭鱼肉烟酒茶一应俱全,村子里的人也给红包。都是20、50,最多100,所以就算儿媳妇跟婆婆争红包,也争不出个所以然。
小孩子就在门口拣没有炸开的鞭炮,用火柴点了玩。真是没创意,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玩腻了了,多少年了还是这样。
我耳边听到最多的议论是娃娃亲娃娃亲娃娃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定是我们村最时髦的事情。
结婚前,关于我工作的问题,所有人的意见一致:中断郊区女教师的生涯,追随明明,奔向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然后跟明明一起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生活。
又是我又是我又是我!每次在我和另外一个人之间,众人都是让我做出让步,让我牺牲,我长了一副很容易牺牲的样子吗?
我的学业和我的教育事业……
可是还有别的办法?难不成让明明回村子当村长?我悲愤交加,舍不得学校,舍不得学生,万千舍不得都敌不过生活的召唤。
我们正月结的婚,明明等假放完就回上海,租房子,帮我留意新工作。我在家收拾。
明明临走前特地叮嘱:一定不要带很多东西,到那边缺什么再买。
双方家长包括我都一口答应。但是等他一离开,我妈就着手准备。她的意思是,要带被子、毯子、席子、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家里过年杀猪还腌了一只猪腿……
听得我冒冷汗,不得不慢慢解释,上海房子贵,一平方要一万多。带这么多东西占的地方都要好几万,不如到那边采购。我妈最后让步,一定要让我带一床新棉被。
有没有人见识过乡下结婚的大棉被?我要带到上海去的,是11斤重的新棉花弹的新被子,被面是大红的双喜跟鸳鸯,被里是红格子的双喜。
我实在不好再回绝,这已经是我妈妈最后的让步。她总要在我的包裹里装一些她认为可以表达她对我关怀和思念的东西。
最后我的行李有:一个大箱子里装我的衣服还有几本装模作样的书一些豆子花生之类的东西,一个随身的包,另外就是魁梧的类似LV的编织袋里装着那床大棉被。。
公婆爸妈还有弟弟送我到城里,他们说他们送上火车,明明在那边接我,用不着我拎多远。所以又担忧又自我安慰放心滴把我托付给看似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