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畔蒙尘的明珠啊,愿你能早日再次闪耀|看见埃及(七)
中国人在埃及走一遭回来,你问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多半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晒化了、穷怕了。
晒是真的晒。热带沙漠里的太阳,像是永远正悬在头顶上,赤果果热辣辣晒得人一不小心就会晕厥过去。努力半睁眼睛望开去,目之所及,白花花的一片光晕之下,所有事物都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穷也是真的穷。仿佛穿越到了老电影里80年代的中国偏远乡镇,破败不堪。到处都可以看见屋顶裸露着钢筋、水泥的老房子(埃及依据房子外观的装修程度来收税,这样做可以合法避税)。首都开罗街道上,破旧的小公交车载着满车的人连门都关不上,车门大敞扬尘而去。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马车、驴,在今天这个时代居然还是常用的交通工具,甚至是某些城镇晚上仅有的公共出行工具!在埃德福(Edfu)感受过夜里马车颠簸劳顿的中国游客,总是忍不住一再感慨:“天啊,幸亏我妈把我生在了中国!”
贰
可是,我知道,其实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感受,关于埃及人的感受,过于沉重、不合时宜或者不知道该从哪儿讲起。总之,很少有人当面对人说,但在网上搜索关于埃及的信息时,总能看到类似的评价:“金字塔那儿到处都是骗子和坏人”“全是乞丐,走哪儿都有人问你要钱”……说实话,从小对埃及抱有强烈向往,身临其境后又明显感受到了埃及人特别的善意的我,对此也很难辩驳。因为,确实亲眼目睹过,大大小小的景区里多次亲眼目睹过。
蜂拥而上的小商品摊贩们,看见中国人就争先恐后地疯狂售:“5 Egyptian Pounds !”,(1块钱软妹币想不多相当于2.5埃磅)可是刚接过东西付钱时,5埃磅瞬间就变成了5美元,不给钱不让抽身。
走在路上,经常会听到背后一声响亮的“China!”,可一回头,并没有一个大拇指竖起来“very good ”,等待着的是一个男孩或男人,郑重其事地对你喊:“money!”,顺便送上一个手势。还有不少人,一看见中国人就脱口讨要“笔”或者“风油精”(在埃及笔和风油精很受欢迎,很多场合可以当一美元用)。
在金字塔景区,有人假装热情地指导游客拍照,然后乘机拿过手机来勒索;
前往埃德福神庙欣赏声光秀的晚上,导游阿德不断地提醒我们,一定不能坐车夫旁边,“小心他偷你的东西”。
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是,一次我们的大巴车在沙漠高速上穿行,经过服务区正准备停下来时休息,远远见一个包着头巾、一身红衣,估摸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驾着一匹白马,挥动马鞭朝我们奔驰而来。马到车前,只见她抬起右腿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跨了下来,好生英姿飒爽。可是,等游客下车时,她却怒目圆瞪,“hey,money!money!”一行人错愕不已……
叁
“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这道理咱们中国人很早就懂。尤其是在以贫穷著称的非洲,食不果腹之下产生了一堆乞丐和骗子,似乎再正常不过。可是,对于埃及,对于有着7000多年璀璨历史,在世界一片蒙昧混沌时,就刺破人类文明的黑夜大放光芒的埃及,对于血液里流淌着千年的荣耀的埃及人,我多有不忍,也深深痛惜。
历史悠久的国度,大多罹难深重,可多难未必兴邦。埃及的苦难是黏重的,几千年的血泪黏得化不开。从3000多年前就开始了不断被外族侵略、殖民、奴役的命运,从亚述、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到阿拉伯、土耳其,再到法国、英国,动荡、易主、战乱、流血,不曾消停。原始的古埃及文明早已断流,原著民在自己祖先生活的土地上沦为了流浪者。时至今日,错综复杂的关于政治、宗教、领土的争端和冲突,仍在继续,硝烟依然弥漫……
埃及国旗
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过去的黑暗岁月
贫穷是什么?是一种人生困境。它就像沼泽,陷入其中的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解脱出来,要么坠入无底深渊。有幸脱离的,感慨“贫穷是一所大学”、“贫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死死围困的,则认定它是罪恶的温床,滋生出绝望、自弃、堕落等等恶之花朵。
我了解贫穷的滋味,埃及物质上的匮乏,并没有让我恐惧和担忧。真正让我深深忧虑的,是每每想起路人索物时的理直气壮,阿德讲起“埃及薪水最高的是毫无作为的警察”时的绝望,大白天里乡镇的马路边到处是无所事事躺着睡大觉的男人,很难找到一件制作不那么粗糙的纪念品等等的时候,我会担心:这个原本让人类尊敬和骄傲的民族,会不会被贫穷磨损得麻木自适,抛弃了自立与自尊?会不会在长久的苦难中放弃了的挣扎与抗争,背弃了历史的荣光也忘记了明日的梦想?
肆
之前说过,我有被埃及人善待。游轮上的经理帮我从一群缠着卖水的小孩中脱围,带我去船顶看尼罗河畔最美的日落;服务员收拾房间时,拿过我的眼镜,借助电视机遥控器、枕巾等道具,制作了一个超级可爱的鳄鱼作为惊喜;阿拉伯商人执意要送我漂亮的饰品;看守哈素女王神庙和帝王谷的老人,拉着满眼都是好奇心的我,偷偷前往暂时不对外开放的区域……许多细碎又无比美好的点点滴滴。
不敢说善良能让人免于苦厄,但它深蕴着一种力量,至少能让人从看不见边际的匮乏和深重得直不起腰的困苦中短暂抽离,保有一点点温柔,保有一点点能爱之心,而这正是希望的光芒照进来的罅隙。
图案为新婚场景。男女脚上各执一鞋,意为“以命交付,天涯相随”
伍
中学地理书上说:“埃及是尼罗河带来的礼物”。但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礼物,领略过它的雄伟、神秘、瑰丽的世人,就知道它有多么璀璨、辉煌,是尼罗河畔当之无愧的明珠。
只不过,当我越过千山万水,穿过漫漫黄沙抵达,看见的是它疲惫不堪、风尘仆仆的样子。
人们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会再次来到埃及。在阿斯旺时,看着湛蓝清澈的河水,我忍不住舀起喝了一口。我信。
尼罗河畔蒙尘的明珠啊,愿你早日再次闪耀!
更多精彩原创,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妖洞O”
![]() |
晒是真的晒。热带沙漠里的太阳,像是永远正悬在头顶上,赤果果热辣辣晒得人一不小心就会晕厥过去。努力半睁眼睛望开去,目之所及,白花花的一片光晕之下,所有事物都失去了原本的色彩。
穷也是真的穷。仿佛穿越到了老电影里80年代的中国偏远乡镇,破败不堪。到处都可以看见屋顶裸露着钢筋、水泥的老房子(埃及依据房子外观的装修程度来收税,这样做可以合法避税)。首都开罗街道上,破旧的小公交车载着满车的人连门都关不上,车门大敞扬尘而去。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马车、驴,在今天这个时代居然还是常用的交通工具,甚至是某些城镇晚上仅有的公共出行工具!在埃德福(Edfu)感受过夜里马车颠簸劳顿的中国游客,总是忍不住一再感慨:“天啊,幸亏我妈把我生在了中国!”
贰
可是,我知道,其实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感受,关于埃及人的感受,过于沉重、不合时宜或者不知道该从哪儿讲起。总之,很少有人当面对人说,但在网上搜索关于埃及的信息时,总能看到类似的评价:“金字塔那儿到处都是骗子和坏人”“全是乞丐,走哪儿都有人问你要钱”……说实话,从小对埃及抱有强烈向往,身临其境后又明显感受到了埃及人特别的善意的我,对此也很难辩驳。因为,确实亲眼目睹过,大大小小的景区里多次亲眼目睹过。
蜂拥而上的小商品摊贩们,看见中国人就争先恐后地疯狂售:“5 Egyptian Pounds !”,(1块钱软妹币想不多相当于2.5埃磅)可是刚接过东西付钱时,5埃磅瞬间就变成了5美元,不给钱不让抽身。
走在路上,经常会听到背后一声响亮的“China!”,可一回头,并没有一个大拇指竖起来“very good ”,等待着的是一个男孩或男人,郑重其事地对你喊:“money!”,顺便送上一个手势。还有不少人,一看见中国人就脱口讨要“笔”或者“风油精”(在埃及笔和风油精很受欢迎,很多场合可以当一美元用)。
在金字塔景区,有人假装热情地指导游客拍照,然后乘机拿过手机来勒索;
前往埃德福神庙欣赏声光秀的晚上,导游阿德不断地提醒我们,一定不能坐车夫旁边,“小心他偷你的东西”。
最让我触目惊心的是,一次我们的大巴车在沙漠高速上穿行,经过服务区正准备停下来时休息,远远见一个包着头巾、一身红衣,估摸十三四岁的小姑娘驾着一匹白马,挥动马鞭朝我们奔驰而来。马到车前,只见她抬起右腿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跨了下来,好生英姿飒爽。可是,等游客下车时,她却怒目圆瞪,“hey,money!money!”一行人错愕不已……
叁
“仓廪实而后知礼节”,这道理咱们中国人很早就懂。尤其是在以贫穷著称的非洲,食不果腹之下产生了一堆乞丐和骗子,似乎再正常不过。可是,对于埃及,对于有着7000多年璀璨历史,在世界一片蒙昧混沌时,就刺破人类文明的黑夜大放光芒的埃及,对于血液里流淌着千年的荣耀的埃及人,我多有不忍,也深深痛惜。
历史悠久的国度,大多罹难深重,可多难未必兴邦。埃及的苦难是黏重的,几千年的血泪黏得化不开。从3000多年前就开始了不断被外族侵略、殖民、奴役的命运,从亚述、波斯、马其顿、罗马帝国到阿拉伯、土耳其,再到法国、英国,动荡、易主、战乱、流血,不曾消停。原始的古埃及文明早已断流,原著民在自己祖先生活的土地上沦为了流浪者。时至今日,错综复杂的关于政治、宗教、领土的争端和冲突,仍在继续,硝烟依然弥漫……
![]() |
埃及国旗
红色象征革命,白色象征纯洁和光明前途,黑色象征过去的黑暗岁月
贫穷是什么?是一种人生困境。它就像沼泽,陷入其中的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解脱出来,要么坠入无底深渊。有幸脱离的,感慨“贫穷是一所大学”、“贫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死死围困的,则认定它是罪恶的温床,滋生出绝望、自弃、堕落等等恶之花朵。
我了解贫穷的滋味,埃及物质上的匮乏,并没有让我恐惧和担忧。真正让我深深忧虑的,是每每想起路人索物时的理直气壮,阿德讲起“埃及薪水最高的是毫无作为的警察”时的绝望,大白天里乡镇的马路边到处是无所事事躺着睡大觉的男人,很难找到一件制作不那么粗糙的纪念品等等的时候,我会担心:这个原本让人类尊敬和骄傲的民族,会不会被贫穷磨损得麻木自适,抛弃了自立与自尊?会不会在长久的苦难中放弃了的挣扎与抗争,背弃了历史的荣光也忘记了明日的梦想?
肆
之前说过,我有被埃及人善待。游轮上的经理帮我从一群缠着卖水的小孩中脱围,带我去船顶看尼罗河畔最美的日落;服务员收拾房间时,拿过我的眼镜,借助电视机遥控器、枕巾等道具,制作了一个超级可爱的鳄鱼作为惊喜;阿拉伯商人执意要送我漂亮的饰品;看守哈素女王神庙和帝王谷的老人,拉着满眼都是好奇心的我,偷偷前往暂时不对外开放的区域……许多细碎又无比美好的点点滴滴。
不敢说善良能让人免于苦厄,但它深蕴着一种力量,至少能让人从看不见边际的匮乏和深重得直不起腰的困苦中短暂抽离,保有一点点温柔,保有一点点能爱之心,而这正是希望的光芒照进来的罅隙。
![]() |
图案为新婚场景。男女脚上各执一鞋,意为“以命交付,天涯相随”
伍
![]() |
中学地理书上说:“埃及是尼罗河带来的礼物”。但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礼物,领略过它的雄伟、神秘、瑰丽的世人,就知道它有多么璀璨、辉煌,是尼罗河畔当之无愧的明珠。
只不过,当我越过千山万水,穿过漫漫黄沙抵达,看见的是它疲惫不堪、风尘仆仆的样子。
人们说,喝过尼罗河水的人,会再次来到埃及。在阿斯旺时,看着湛蓝清澈的河水,我忍不住舀起喝了一口。我信。
尼罗河畔蒙尘的明珠啊,愿你早日再次闪耀!
更多精彩原创,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妖洞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