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心理看客的命
中学时候在学生之中流行一种一页一页看的书,本来我对中学流传的书是不感冒的,色情共言情一色,暴力与武侠齐飞。但在这其中有一本我竟然看了不少,甚至在高中时候还能看到有人在看。这本书的名字叫《校园江湖》,它的另一个名字更加响亮——《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一般情况下大家传阅闲书是不想上课随意看看,但不巧当时班里转学过来一个混社会的学生。有多混?我也只是听闻,在小县城的几乎每个中学都有自己的手下,人数在两百多人左右,而且有组织有名号,参与群架时候只要报上是谁谁谁的小弟还能享受不被打折优惠。
他爸爸见他如此放纵不羁,只好把他转到当时校风比较严厉的我们中学。和他一起转来的,还有这本书。来班里后他把书一页一页分发给男生,不几天,大部分男生都着魔掉了,我看过几页,开始讲的是学霸被校园霸凌,然后作为主角对自己下了狠手制服了一帮混混,之后收编为门徒一级一级成为绝对大boss的存在。那时候作为年轻人脑力比较脆弱,满腔热血竟然就这么沸腾起来,这种感觉直到几年后看小栗旬的《热血高校》才激荡起百分之一。
作为常年混迹书斋中的我尚且如此不可自制,其他人更加走火入魔。不几日,据地下传言全班男生已经被其收编,并制定了帮会名称规定还有人事安排。当时几个人也极力邀请我入会,我推脱一心只读圣贤书,无心入公民。但那几人竟不依不挠起来:老大看中你了,不行也得行。此时那人过来淡淡得说:不想入就不要入,我是看你像沈浪所以想让你加入。
沈浪是谁?我不知道,多年以后看了古龙的《武林外史》时候才知道有这号人,再后来百度才知道沈浪是黄海冰。
这些都是后话,其实看书走火入魔并加自己的心理不自觉得加到主角身上给自己也幻想一番,大概是大部分读书人的通病,这种心理叫“痴”。
老马说自己在读《红楼梦》的时候读到黛玉葬花时候就泪湿满襟,《葬花吟》她也倒背如流,每次说起读书戳心的细节时候就会默默朗诵《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红楼梦》到底该分到什么种类里,这是不确切的,人们总说是“宝黛恋”为主,按这样划分的话算是言情,可是言情又会给其降格,就当是一千人眼中又一千个《红楼梦》罢。
言情总是被女孩子们所喜爱,琼瑶能火这么多年完全就是又广大的女孩子市场。以前的言情总是比较实际而带有疯狂的,不像现在的霸道总裁爱上我和穿越回某朝被霸道皇上爱上我一样露骨,所以也满足不了女孩们十分的心愿。
霸道总裁文流行起来之后,即便是搜TF-boys也能搜出一大批此类作品,女孩们因为有了具体参照便可以把幻想联系于实际,可以情不自禁得喊出:
易烊千玺是我老公!
有段时间自己沉迷于心理学书籍,便从图书馆淘了一套心理学教材和一些专业领域的书籍。但是在翻看的时候心中总是跳出一种奇怪的想法:
我是不是精神分裂?此刻看书的这个我是不是我现在知道的这个我,而还有另外一个我不被这个我所知。
赶紧抛却掉心理书籍阅读一些杂史,读到中东伊斯兰前自然哲学时候感觉自己又着道了。原始哲学有很深的个人神秘色彩成分,他的思考都是源自当时哲学家普遍的苦恼,这种苦恼会随着你的阅读而逐渐进入到意识里,进而去认可他的想法,当时差点因为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哲学家的一段话我进了山洞去修行。
摒弃掉哲学,开始关注关注科学吧。简单一点,从几十年前就出版的《时间简史》读起。在一知半解的囫囵完理论后开始思考宇宙的问题,当这个问题越想越细致,如在浩瀚的宇宙种地球算什么,肯定有其他的生命,我们的操劳到底是为什么?当有外星人降临时候我们又能做什么?当思考进一定的门槛后,越发自己渺小,也越发对人类各种自相残杀或者欺骗掠夺行为感到可笑。
古人云:读书可以明智。我想这句话只对于有独立精神和怀疑主义乐于实践的人有用。对大部分人来说,读书却是搅乱自己的思维,徒增一些虚妄的痛苦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你仔细想,便可以发现整个世界的进程是不以任何物为参照的,我们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只会形成于以后漫长历史长河种倒映的几颗星而已,而读书只是暂时让你站在岸边感叹一下:啊,多么精彩的人生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