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渴望生活及亲爱的提奥
亲爱的提奥是梵高写给他弟弟的亲笔信、渴望生活的一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这些信的内容及作者自己的调研写成。渴望生活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传记,里面有作者自己的加工,是根据作者理解以后给我们呈现的梵高。所以建议的话可以先从网上了解一下梵高大概的生平,然后再看亲爱的提奥,最后再看渴望生活。 梵高开始画画的时间已经27岁,之前当过画片销售、老师、牧师。一直没有获得成功,最终在27岁这年正式踏上当画家的路。伟大的作家必然是个作家,伟大的画家也必然是个画家。因为他们内心都有一种表达的欲望。他们看到这个世界,看到和凡人不一样的世界,从这种不一样的地方吸取养分,在内心慢慢潜伏等待一天破土。梵高画画是因为他想画,他想向世人分享他眼里的世界。到他去世的十年间,他并没有获得成功,可是作画的欲望一直在驱使着他画下去。十年间饥寒交迫是常态,孤独苦痛也常常伴随着他。只有画画才是他唯一的安宁的方法。什么是艺术呢?我认为艺术就是表现美和人有益思维成果的一种方式。梵高说画画就是一场美的狩猎。每个人的眼里的风景都是不一样的,哪怕是同样的风景观者的内心感受和体悟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画画其实是一件很私人很孤独的事,画家表现的只是他个人的世界,是他对原始世界加工后的。画家的画就是在对世人敞开他世界的入口。所以画作里其实不止是画画的技巧或者单纯对所见之物单调的呈现,能称为艺术的画作必然是有画家自己的对世界的认知在里面。梵高不是学院派的,前期画作的时候不少人对他批评的是他的画缺乏正确的比例和画作技巧。画画如果完全按照比例来绘画,那画的不就是千篇一律的画作,只不过是皮囊不同本质却是一样。梵高的画作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和情感,人物形体的正确却是次要。而且梵高画作里都是小人物,对贵族充满不屑。他崇拜农民,喜欢单纯的底层劳动人民,认为他们才是真实的值得画的。对那些贵族太太,小姐却不屑一顾,认为她们娇娆做作,只是一具空壳。梵高对色彩的把握也是非凡,特别是后期接触印象派之后对颜色的运用。画家的世界真的和我们不一样,有一篇梵高给提奥的信中,梵高提到晚霞的颜色,如同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我才知道原来平常可见的晚霞有那么的颜色。我们平时可能只看到洋葱最外面的一层,还以为见到了真实了。所以艺术能不朽的一点是因为艺术家是奉献他们看到我们没看到的真实的世界,是超越表面表达本质的美。 梵高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他的作品一直没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在事业上从未获得成功。在感情生活上,几段感情生活都不顺,不是被拒绝就是最后被抛弃。他一直靠着弟弟的接济生活,一直渴望能靠自己的画作谋生,把自己当成提奥的负担。十年画家生活一直很落魄,经常挨饿,衣服都是破旧的或者穿他弟弟爸爸的。后来患了病,被病痛所纠缠。在阿尔的时候,被邻居攻击,被路人厌恶,连小孩子都能欺负他,被关进了精神病院,自杀身亡。 梵高的一生也是不朽的一生。苦痛、孤独、贫穷在画画的时候却落成了最强烈的色彩。我们因为梵高看到了旋转的太阳,看到了麦田里原子朝着最后的成熟努力,看到了他画里男人涛涛的一生。因为梵高让我们对世界多了一种理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