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
看阿婆
一个人去了看了《二十二》,故意没有约朋友。作为学编导专业的人其实我很少走进电影院看部电影的,除非它值得我花这几十块钱去。例如这部,作为纪录片的类型,刚上线就达到了9.3分好评,确实让我有兴趣走进影院一看究竟。
然而片子的评分是在下降的,不信你返回豆瓣页面去看看。片子有这么大的反响无非就是赢在了题材上。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片子的镜头语言,空镜头的构图、人物脸部的特写,同时灰色冷调为情感服务,都让画面有了很强的感染力。好的片子就是这样,截取每一帧都是一张优秀的摄影作品。而片中阿婆说到一半不想讲下去的画面,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这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只不是它遵循了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则。把机器架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可以出来这样的效果。因为这是阿婆亲身的经历,因为这是发生过的事实。开篇和结尾同时展现为阿婆办丧事的画面,嗯,片子在告诉你她们在离开,在强调我们不能忘记。除了这一点前后照应之外,整体没有清楚的叙事结构。在纪录片当中这样的画龙点睛之笔还是有必要考虑的,也是受众有欲望看下去的重要因素。 也是我说期望和实际情况有差距的原因。

你要是去电影院睡觉的你就别去看《二十二》。首先没有做到对如此沉重话题的尊重;对于片子来说,是资源的浪费。“你们来看阿婆,阿婆就很开心啊!”阿婆不知道有些人没有认真看你啊。我当时真想把那个在我旁边睡着还打呼噜的人请出去。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