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设计I TIGEROSA遇上达利&毕加索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
——萨尔瓦多·达利
天才难得,而二十世纪的西班牙艺术领域就出了两位。达利把毕加索尊称为“父亲”,前者为立体主义代言,后者提出“我就是超现实主义”。
带着对艺术大师的致敬,也为了探究艺术领域和室内设计的共通性,TIGEROSA设计“重案组”来到成都太古里“毕加索&达利真迹展”。
两位大师非凡创造力和无尽的想象力,带给设计师们许多体会与灵感。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所感所想吧。
高级软装设计师 秦静
看到的是莫名其妙的、极其真实的“荒诞”,是精神世界中的内容。他开创了“偏执狂批评方法”。
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画家们开始探索自己非理性的一面,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
虽然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情景通常奇异怪诞,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的特征,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给人以一种虚无的感觉。这是一个被抑制的日常世界,这些作品隐喻了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矛盾。
达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着重重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最好办法是精神堕落和呆痴"。
所以他总是把性、死亡、梦境与变态心理等作为其主要的描绘课题。
从他们的作品联系到室内设计,想到这些色块。
*1F 达利部分作品*
《龙虾电话》
《空间维纳斯》
《凯旋的大象》
《天使的幻想》
热映电影《春娇救志明》中,
深得男主喜爱和收藏的达利名作。
高级主创设计师 李言希
对绘画领域的浅薄研究,不足以让我对两位大师的评头论足,但两位大师带来的非凡创造力和无尽的想象力,让我不由自主的与西班牙一位同样非凡的建筑师联想到一块。他便是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安东尼奥·高迪。
一个浪漫、狂野不失细腻的艺术家,他也真的是个疯子!他的作品只有草图,没有图纸,每一细节该怎么做,只有他知道,只有他理解。
“大自然是没有直线存在的,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上帝。” 高迪的很多论点与达利,毕加索不谋而和。
*2F 毕加索部分作品*
《女人》
《人类的邪恶系列》
《猫头鹰》
区别于传统展厅冰冷的白墙设计,这次展览采用灰色、蓝色、红色的展墙,分别匹配不同主色调的大师作品,以呈现最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毕加索陶艺作品
远远看,规律的光源互相交叠
深化设计师 郭伟
参观完展览后,回头发现这幅画展海报很是让人回味。创作者将两位大师的经典作品和艺术特色融合在一张面孔中。
强烈的对比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起到海报功能的同时还富有艺术张力。就像我们做室内设计时,规划空间功能是基础;让空间产生情趣、融入艺术,让空间以美呈现,才是给空间赋予灵魂。
青年艺术家邓筱的设计
与再生混凝土树池座椅相映成趣
软装设计师 杨阳
达利的绘画多数是关于梦境和潜意识的,所以,他几乎没有正常的绘画,但是奇妙的构图和造型总是给人似乎梦中见过的感觉。
达利说过:当我画画的时候,大海会咆哮,而其他人只是在浴缸里拍水花玩儿呢。他以梦境为土壤,精确描绘不合理的世界,尽情的挥洒心中的恐慌、欲望和不确定性。
达利在描绘这类题材时,尤其强调直觉性,或者同时运用意识流,展现人生梦中所能组合的一切。有的直接是从一个患有精神病的认知中或儿童心理的活动中抽取出来的。
为了让人感到似是而非,他采取极端的自然主义手法刻画每一个细节,素描表现是细腻的,用色是恰到是处的。
细致入微与荒诞不经纠缠在一起,一些内容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气氛独特,令人不可捉摸。这就是画家所要达到的目的。
深化设计师 卢开亮
“不想模仿任何东西的人,什么也创作不出来。”
——萨尔瓦多·达利
很赞同达利这句话,放佛突然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从入行到现在,身边的设计工作者不管是平面、建筑还是室内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人都渴望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但提高之路总如雾里看山。
平日我们埋头工作,灵感枯竭之时往往脑中一片空白。这时才意识到阅历的宽度、思考的深度从根本限制着我们。感谢大师们留下的伟大创作,借由这些闪耀的智慧结晶,我思考如何踏着巨人的肩膀飞得更高。
Hail to the masters!
青年艺术家Mr.Lapin和洛洛设计
互动空间
深化设计师 鲍鲍
达利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虚构的物体和情景,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
他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这些清晰存在却非真实的形象才是如此令人不安。达利就像玩游戏一样地使用它们,发展它们,画的题目本来就不想说清楚:它打算引起观众的奇思遐想,将他引向一些想法的组合。
可见,超现实主义绘画着重解决的是“画什么”而不是“怎么画”的问题,多半依靠具象表现形式与抽象画面情景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意境与具象实体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提供了追寻艺术家个体感受的信息。
就像TIGEROSA思考的是:
为客人带来何种“感受-experience”,
而非单纯提供某种“风格-style”。
——萨尔瓦多·达利
![]() |
天才难得,而二十世纪的西班牙艺术领域就出了两位。达利把毕加索尊称为“父亲”,前者为立体主义代言,后者提出“我就是超现实主义”。
带着对艺术大师的致敬,也为了探究艺术领域和室内设计的共通性,TIGEROSA设计“重案组”来到成都太古里“毕加索&达利真迹展”。
![]() |
两位大师非凡创造力和无尽的想象力,带给设计师们许多体会与灵感。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所感所想吧。
![]() |
高级软装设计师 秦静
看到的是莫名其妙的、极其真实的“荒诞”,是精神世界中的内容。他开创了“偏执狂批评方法”。
![]() |
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画家们开始探索自己非理性的一面,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才是绝对的真实。
虽然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情景通常奇异怪诞,与现实格格不入,体现了“反常”的特征,却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感,给人以一种虚无的感觉。这是一个被抑制的日常世界,这些作品隐喻了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矛盾。
达利认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着重重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的"最好办法是精神堕落和呆痴"。
所以他总是把性、死亡、梦境与变态心理等作为其主要的描绘课题。
![]() |
从他们的作品联系到室内设计,想到这些色块。
*1F 达利部分作品*
![]() |
《龙虾电话》
![]() |
《空间维纳斯》
![]() |
《凯旋的大象》
![]() |
《天使的幻想》
热映电影《春娇救志明》中,
深得男主喜爱和收藏的达利名作。
![]() |
高级主创设计师 李言希
对绘画领域的浅薄研究,不足以让我对两位大师的评头论足,但两位大师带来的非凡创造力和无尽的想象力,让我不由自主的与西班牙一位同样非凡的建筑师联想到一块。他便是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安东尼奥·高迪。
![]() |
一个浪漫、狂野不失细腻的艺术家,他也真的是个疯子!他的作品只有草图,没有图纸,每一细节该怎么做,只有他知道,只有他理解。
![]() |
![]() |
“大自然是没有直线存在的,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上帝。” 高迪的很多论点与达利,毕加索不谋而和。
*2F 毕加索部分作品*
![]() |
《女人》
![]() |
《人类的邪恶系列》
![]() |
《猫头鹰》
![]() |
区别于传统展厅冰冷的白墙设计,这次展览采用灰色、蓝色、红色的展墙,分别匹配不同主色调的大师作品,以呈现最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 |
毕加索陶艺作品
远远看,规律的光源互相交叠
![]() |
深化设计师 郭伟
参观完展览后,回头发现这幅画展海报很是让人回味。创作者将两位大师的经典作品和艺术特色融合在一张面孔中。
![]() |
强烈的对比产生极强的视觉冲击,起到海报功能的同时还富有艺术张力。就像我们做室内设计时,规划空间功能是基础;让空间产生情趣、融入艺术,让空间以美呈现,才是给空间赋予灵魂。
![]() |
青年艺术家邓筱的设计
与再生混凝土树池座椅相映成趣
![]() |
软装设计师 杨阳
达利的绘画多数是关于梦境和潜意识的,所以,他几乎没有正常的绘画,但是奇妙的构图和造型总是给人似乎梦中见过的感觉。
![]() |
达利说过:当我画画的时候,大海会咆哮,而其他人只是在浴缸里拍水花玩儿呢。他以梦境为土壤,精确描绘不合理的世界,尽情的挥洒心中的恐慌、欲望和不确定性。
![]() |
达利在描绘这类题材时,尤其强调直觉性,或者同时运用意识流,展现人生梦中所能组合的一切。有的直接是从一个患有精神病的认知中或儿童心理的活动中抽取出来的。
为了让人感到似是而非,他采取极端的自然主义手法刻画每一个细节,素描表现是细腻的,用色是恰到是处的。
![]() |
细致入微与荒诞不经纠缠在一起,一些内容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气氛独特,令人不可捉摸。这就是画家所要达到的目的。
![]() |
深化设计师 卢开亮
“不想模仿任何东西的人,什么也创作不出来。”
——萨尔瓦多·达利
很赞同达利这句话,放佛突然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从入行到现在,身边的设计工作者不管是平面、建筑还是室内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每个人都渴望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但提高之路总如雾里看山。
平日我们埋头工作,灵感枯竭之时往往脑中一片空白。这时才意识到阅历的宽度、思考的深度从根本限制着我们。感谢大师们留下的伟大创作,借由这些闪耀的智慧结晶,我思考如何踏着巨人的肩膀飞得更高。
Hail to the masters!
![]() |
青年艺术家Mr.Lapin和洛洛设计
互动空间
![]() |
深化设计师 鲍鲍
达利贯以写实的手法表现虚构的物体和情景,惯用不合逻辑地并列事物的方法,将自己内心的荒诞、怪异加入外在的客观世界,将人们熟悉的东西扭曲变形。
他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入微,这些清晰存在却非真实的形象才是如此令人不安。达利就像玩游戏一样地使用它们,发展它们,画的题目本来就不想说清楚:它打算引起观众的奇思遐想,将他引向一些想法的组合。
![]() |
可见,超现实主义绘画着重解决的是“画什么”而不是“怎么画”的问题,多半依靠具象表现形式与抽象画面情景的巧妙嵌合,即有意将抽象意境与具象实体搭配,构成一种既具体又模糊的虚实相交的境界,从而提供了追寻艺术家个体感受的信息。
就像TIGEROSA思考的是:
为客人带来何种“感受-experience”,
而非单纯提供某种“风格-sty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