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建筑——汉斯早期的工作
表现主义建筑在建筑语汇中是一种特殊的形式。门德尔松(Mendelsohn)在1920年的早期作品特点是多变的,伸展和波动的。在之后的十年,他致力于新唯物主义(New Objectivity),一些具有表现主义特点的作品涵盖了他更多的功能主义的设计,例如他圣彼得堡的红旗工厂(Red Banner Factory)(译者注:这种转变较之更早期的爱因斯坦纪念塔是十分巨大的)。 陶特(Taut)的玻璃展亭(Glass Pavilion)同样是绝妙的,当然他的“城市的分解”(The dissolution of cities)的概念图也是十分有趣的(译者注:陶特的城市的分解是一组(可能是一组,译者并没有找寻到确切的资料)关于城市规划的乌托邦式的概念设计,其中若干表现图都具有多个透视点,将城市分解在自然环境中。)汉斯沙隆(Hans Scharoun)婀娜的形式语言更加国际化,同时具有大量的倒角的表现,一些涟漪的轮廓线出现在他很多的建筑立面中。例如他的西门子大楼(Siemensstadt),很容易让人联想起维斯宁兄弟(Vesnins)同时期在莫斯科的ZIL文化馆(ZIL Palace of Culture)。 但是汉斯波尔兹克(Hans Poelzig)却完全像来自另一个星球的。汉斯的建筑不仅仅是特殊,它们完全是一种神经质的,阿弗雷德库宾(Alfred Kubin)的“另一面”(The Other Side)在文字上实现了与维也纳分离派和新艺术运动的比肩和回应,而汉斯的建筑则是将他们实体化。建筑杂志San Rocco最近在进行一个关于“骇俗的建筑”(Scary Architecture)主题的论文征集。而汉斯就作为其封面人物。这毫不意外,他的建筑的感染力从来不属于他那些现代主义建筑同僚的风格。他的建筑矗立于德国工业和半传统风格的城市尺度之中。他在柏林的大剧院的装饰,被他称作“钟乳石”的建筑,犹如一个噩梦中的场景,但却不得不承认,它令人无比震惊。 甚至汉斯的装扮也是如此的癫狂,圆框眼镜,Moe Howard(译者注:一个美国喜剧演员)式的发型,并且稍稍有些斜眼。另外,1934年环球影视(Universal Studios)出品的电影“黑猫”(The Black Cat)中由波瑞斯卡洛夫(Boris Karl off)饰演的角色亚马尔波尔兹克(Hjalmar Poelzig),一位奥地利建筑师显然是以汉斯波尔兹克为原型的,这无疑铺垫了他在之后实验科学怪人,这一角色给了他极高声誉。以下是汉斯在“建筑中的发酵”(Fermentation in Architecture)的论文中最后欢迎的部分翻译。 译者言: 我将在后续的几天,翻译正式的汉斯的论文节选。本人在一次与“图博士”的短暂聊天中知晓汉斯其人,并对德国表现主义建筑产生了不小的兴趣,这一主义在德国这一特殊的地方和20世纪初这一特殊的时期酝酿而生,其建筑师的建筑作品表现出令人惊叹的表现力和想象力。甚至某些作品具有预测性,可以窥察到很多当下流行的元素,尽管当下流行的建筑元素纷繁复杂,各种风格并存,但回顾近一百年前的作品,我相信仍然能汲取不少的力量。希望此文的翻译工作能在本人这段“特殊的时期”作为一个反思重建的契机,如果能给某些有机缘并且有耐心阅读到这里人一些帮助,是我的荣幸。 未完待续......